“奈何伊。恣性靈、忒煞些兒。”譯文及注釋
柳永簡介
宋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柳永的詩(180篇)〕猜你喜歡
- 奈何伊。恣性靈、忒煞些兒。
- 時覺春殘,漸漸飄花絮。
出自 宋代 柳永: 《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
- 寂寂鎖朱門,夢承恩。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
- 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 別有堯階試罷。
出自 宋代 柳永: 《柳初新·東郊向曉星杓亞》
- 獨吾郡潛、霍、司空、龍眠、浮渡,各以其勝出名于三楚。
- 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 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孫泯沒而無聞,況欲長有此石乎?
-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 回首風流,紫竹村邊住。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點絳唇·寄南海梁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