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曲
[清代]:曹雪芹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后,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滿喉;照不見菱花鏡里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挨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滿喉;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挨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紅豆曲”譯文及注釋
譯文
拋著紅豆相思的血和淚滴也滴不盡,滿畫樓的是春柳春花,開也開不完。
在風雨中的黃昏后,紗窗內的我怎么也睡不踏實,因為我忘不了舊愁加上新愁。
吃不下去珍美的飯食菜肴,看不到菱花鏡里面的容貌也已經消瘦。
舒展不開的眉頭,在更漏聲中熬著等待不到天亮。
呀!恰巧像那遠方遮不住等等隱隱約約的青山,悠悠的綠水流也流不斷。
注釋
紅豆:做相思之意。
金莼(chún ):到江南,莼菜應市。莼菜,在我國很早就被視為珍貴食品。
清代·曹雪芹的簡介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而被鑰空房。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敗飽嘗人世辛酸,后以堅韌不拔之毅力,歷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 曹雪芹的詩(43篇)〕
清代:
吳錫麒
說相思,問相思,楓落吳江雁去遲。天寒二九時。
怨誰知?夢誰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
說相思,問相思,楓落吳江雁去遲。天寒二九時。
怨誰知?夢誰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
清代:
納蘭性德
記綰長條欲別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翦春旙。不禁辛苦況相關。
記綰長條欲別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翦春旙。不禁辛苦況相關。
清代:
徐燦
翠帳春寒,玉爐香細,病懷如許。永晝懨懨,黃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楊花,多情燕子,時向瑣窗細語。怨東風、一夕無端,狼藉幾番紅雨。
曲曲闌干,沉沉簾幕,嫩草王孫歸路。短夢飛云,冷香侵佩,別有傷心處。半暖微寒,欲晴還雨,消得許多愁否。春來也、愁隨春長,肯放春歸去。
翠帳春寒,玉爐香細,病懷如許。永晝懨懨,黃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楊花,多情燕子,時向瑣窗細語。怨東風、一夕無端,狼藉幾番紅雨。
曲曲闌幹,沉沉簾幕,嫩草王孫歸路。短夢飛雲,冷香侵佩,別有傷心處。半暖微寒,欲晴還雨,消得許多愁否。春來也、愁隨春長,肯放春歸去。
清代:
王鵬運
蘼蕪春思遠。采芳馨愁貽,黛痕深斂。薄命憐花,倚東風羅袖,淚珠偷泫。瞑入西園,容易又、林禽聲變。那得相思,付與青蘋,自隨蓬轉。
惆悵羅衾捫遍。便夢隔歡期,舊恩還戀。芳意回環,認鴛機錦字,斷腸緘怨。縷縷絲絲,拚裊盡、香心殘篆。漫想歌翻璧月,臨春夜滿。
蘼蕪春思遠。采芳馨愁貽,黛痕深斂。薄命憐花,倚東風羅袖,淚珠偷泫。瞑入西園,容易又、林禽聲變。那得相思,付與青蘋,自隨蓬轉。
惆悵羅衾捫遍。便夢隔歡期,舊恩還戀。芳意回環,認鴛機錦字,斷腸緘怨。縷縷絲絲,拚裊盡、香心殘篆。漫想歌翻璧月,臨春夜滿。
南北朝:
蕭衍
誰言生離久,適意與君別。
衣上芳猶在,握里書未滅。
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
常恐所思露,瑤華未忍折。
誰言生離久,適意與君別。
衣上芳猶在,握裡書未滅。
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
常恐所思露,瑤華未忍折。
宋代:
晏幾道
墜雨已辭云,流水難歸浦。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弦語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墜雨已辭雲,流水難歸浦。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弦語願相逢,知有相逢否。
清代:
納蘭性德
風滅爐煙殘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尊前。
風滅爐煙殘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閑愁總付醉來眠,隻恐醒時依舊到尊前。
五代:
孫光憲
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揚州初去日。
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還一只。
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揚州初去日。
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還一隻。
宋代:
鄭會
酴醾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酴醾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宋代:
陸游
寶釵樓上妝梳晚,懶上秋千。閑撥沈煙。金縷衣寬睡髻偏。
鱗鴻不寄遼東信,又是經年。彈淚花前。愁入春見十四弦。
寶釵樓上妝梳晚,懶上秋千。閑撥沈煙。金縷衣寬睡髻偏。
鱗鴻不寄遼東信,又是經年。彈淚花前。愁入春見十四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