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病中”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精美的幃帳里感到春寒,覺得香爐上的煙又弱又細,病中的心懷是這樣愁凄。悠長的白天里精神不振,黃昏時又靜靜地發愁,博山爐的燈心更添人憂郁。薄情的楊花紛紛揚揚,攪亂了人的心緒;多情的燕子似曾相識,不時飛到窗前呢喃細語。怨恨那東風太無情,一夜之間竟幾次吹落紅雨。
曲曲折折的欄桿,寂寂無聲的簾幕,嫩草阻斷了丈夫的歸路。短短的相思夢如云飛散,醒來感到冷香侵透身上飾物,令人別有一番傷心處。時值“半暖微寒”的暮春,又遇“欲晴還雨”的天氣,這許多愁又怎能禁受得起?自入春以來啊,愁就隨著春天增長,如今又不肯放春天歸去。
注釋
翠帳:用翡翠鳥的羽毛制成的幃帳。這里泛指精美的幃帳。
玉爐:香爐的美稱。
永晝懨懨:永,長。晝,白天。懨懨,病弱的樣子。
悄悄:憂愁的樣子?!对娊洝ぐ刂邸罚骸皯n心悄悄?!?/p>
金博添愁炷:金博,金屬制成的博山爐,一種燈盞。炷,指燈心。
薄幸:薄情。
瑣窗:雕花的窗。
無端:無緣無故,沒有理由,沒來由。
狼藉幾番紅雨:狼藉,縱橫散亂貌。幾番,幾次。紅雨,落花如紅雨一般。劉禹錫《百舌吟》:“花枝滿空迷處所,搖動繁英墜紅雨?!?/p>
嫩草王孫歸路:化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可能暗指正出門在外的丈夫。
消得:禁受得起。
“永遇樂·病中”鑒賞
賞析
詩是志的凝結,只有身處無可奈何之境,懷有萬不得已之情,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時,才能寫出好詩。徐燦身遭國變,家事復有難言之隱,而己身又在病中,以其善感之心,如何能堪!因而寫下這首優秀的《永遇樂》。
清晨,小雨未停,氣溫變冷,帳中的主人公抱著衰病之身,更加感受到節候的無常。她是一夜未睡,還是臨明驚醒,詞中并未明說,只用“病懷如許”一句輕輕帶過,隨即詳為敘寫其情。主人公整整一天都感覺到愁病之深,直到黃昏,未得紓解,那華美的博山爐,香氣裊裊,也只是徒增愁懷而已。懨懨,歐陽修《定風波》有“年年三月病懨懨”語;悄悄,則出自《詩·庸風·柏舟》:“憂心悄悄?!钡?,令詞人憂心的是什么呢?又打斷不說,轉為寫景。楊花輕浮無根,所以為薄幸;燕子不忘舊巢,所以為多情。二者本非同類,不僅自然屬性不同,人類所賦予它們的品質也不同,但現在卻一齊來到了詞人的窗前,細語低訴。看似矛盾,聯系作者的身世,正見出其萬感橫集,五中無主的狀態,確是“剪不斷,理還亂”,于是仍集中筆力寫傷春。紅雨,喻落花。劉禹錫《百舌吟》:“花枝滿空迷處所,搖動繁英墜紅雨。”李賀《將進酒》:“桃花亂落如紅雨?!钡皫追倍?,卻具見詞人觀察之細,感懷之深。一夜風雨,摧折花落,原在意想中,不過,詞人卻在一樣狼藉的落花中,發現凋零的時間還有長短的不同,因而更加感到夜間風雨之威,不管枝頭花朵多么具有生命力,仍然是不堪摧殘。所以有“無端”之感,所以要“怨”.
過片由景到情,抒發主人公心中的感受。起首三句,刻畫了深閨中盼歸的女子形象。“嫩草”句出自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闭须[之說,向有二解。或曰招致山谷潛伏之士,或曰含有離開朝廷,避禍遠引之意。今取后者。徐燦的丈夫陳之遴原為明朝顯宦,人清再仕,有虧品節。徐燦雖然心中不滿,格于身份,無以表之,所以在用典時,賦予微言大義??墒牵归L夢短,連夢中都無法充分表達此中幽情,只有像屈原一樣,“制菱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離騷》)這也就是“冷香浸佩”的意思。在這樣的感情形態中,自然逗出“別有傷心處”一句。接下來三句,有兩層意思。天氣陰晴寒暖不定,就病中的主人公來說,當然是難以將息;但反清復明之大業渺茫難知,努力總是伴隨著失望,不也使人感到愁之無極嗎?于是末三句就專門寫愁。淵源所自,見于趙德莊《鵲橋仙》“春愁元自逐春來,卻不肯隨春歸去”以及辛棄疾《祝映臺近·晚春》“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但翻進一層,又有發展。趙、辛僅說到春天帶來春愁,因而希望春歸之時,再把原樣的愁帶走。徐燦卻認為,愁并不是靜態的。它隨著春天的到來而到來,也隨著春天的發展而增長。它增長到這種程度,甚至連春天也不肯放走,意即主人公的心里將永遠為春天而感傷,永遠有排遣不盡的春愁。這一寫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又翻出了新意。
讀徐燦此詞,難免讓我們想起宋代杰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的確,徐詞化用李詞之處甚多。如“怨東風”數句,出自李《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永晝懨懨”數句,出自李《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薄鞍肱⒑睌稻?,出自李《聲聲慢》:“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痹~中的疊字,也和李清照的《聲聲慢》頗有淵源。宋代以后的女詞人,在創作時,心目中往往有李清照在,這首詞也可以提供一個例證。但徐燦和李清照雖然時代和身世有相同之處,但徐由于丈夫的仕清,顯然有更多的難言之隱。像“嫩草王孫歸路”這樣的感受,李清照的詞中就不曾出現過。因此,這兩位不同時代的杰出女詞人在對各自生活的感情體味上,仍然有不少非常個性化的東西,不獨藝術上各出機杼而已。
徐燦簡介
清代·徐燦的簡介

徐燦(約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號深明,又號紫言(竹字頭)。江南吳縣(今蘇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詞人、詩人、書畫家,為“蕉園五子”之一。光祿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妻。從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詩,尤長于詞學。她的詞多抒發故國之思、興亡之感。又善屬文、精書畫、所畫仕女設色淡雅、筆法古秀、工凈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著有《拙政園詩馀》三卷,詩集《拙政園詩集》二卷,凡詩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徐燦的詩(7篇)〕猜你喜歡
永遇樂·病中
翠帳春寒,玉爐香細,病懷如許。永晝懨懨,黃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楊花,多情燕子,時向瑣窗細語。怨東風、一夕無端,狼藉幾番紅雨。
曲曲闌干,沉沉簾幕,嫩草王孫歸路。短夢飛云,冷香侵佩,別有傷心處。半暖微寒,欲晴還雨,消得許多愁否。春來也、愁隨春長,肯放春歸去。
昭君辭
朝發披香殿,夕濟汾陰河。
于茲懷九逝,自此斂雙蛾。
沾妝如湛露,繞臆狀流波。
日見奔沙起,稍覺轉蓬多。
朔風犯肌骨,非直傷綺羅。
銜涕試南望,關山郁嵯峨。
始作陽春曲,終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暫經過。
悲從弟仲德
銜哀過舊宅,悲淚應心零。
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
禮服名群從,恩愛若同生。
門前執手時,何意爾先傾!
在數竟不免,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數齡。
雙位委空館,朝夕無哭聲。
流塵集虛坐,宿草旅前庭。
階除曠游跡,園林獨馀情。
翳然乘化去,終天不復形。
遲遲將回步,惻惻悲襟盈。
怨郎詩
一朝別后,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金縷曲·聞杜鵑
少日都門路。聽長亭,青山落日,不如歸去。十八年間來往斷,白首人間今古。又驚絕,五更一句。道是流離蜀天子,甚當初,一似吳兒語。臣再拜,淚如雨。
畫堂客館真無數。記畫橋,黃竹歌聲,桃花前度。風雨斷魂蘇季子,春夢家山何處?誰不愿,封侯萬戶?寂寞江南輪四角,問長安,道上無人住。啼盡血,向誰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