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掉隊的孤雁正迎風飛翔。已經沒有適合休息的棲息地了。
田野中的射手看著被獵殺正在下落的大雁,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著烹調。看來今天的晚飯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注釋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②天末:天邊。同云:雪云。黯四垂:雪云向四面布散。
③失行:離群。
④寥落:冷靜。爾:指雁。安歸:歸向何處。
⑤陌上:路上。金丸指彈丸。落羽:受傷墜地的鳥。
⑥閨中:內室。素手:女子潔白的手。調醯(xī):調和作料,醯指醋。
⑦宵:作“朝”。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鑒賞
賞析
王國維寫詞刻意求新,這首詞可以說是一篇代表之作。它的新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詞中寫出了詩的格調和意境,二是在詠雁的舊題材中寫出了前人沒有寫過的新內容。
古代的詠雁詞,像張炎的《解連環》、元好問的《摸魚兒》,也借對孤雁的傷感暗寓亡國之痛,但他們抒發主要是個人的悲哀,或者說至多是由個人遭遇引起的對國家的悲哀,而王國維這首詞不同,它是一種沉甸甸的社會歷史感,有一種生存競爭帶來的血腥氣味。可以說是一種洞察人類社會的眼光及由此而生的惻隱之心。這種哲人式的悲哀是王國維詩詞中所特有的,在這首詞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天末同云黯四垂”預示首大雪將臨的同時云彩已經在天邊密布,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這是環境渲染,給人一種災難將臨的暗示。“失行孤雁逆風飛”又在說一個生靈不屈不顧風雪將至的危險仍獨自在空中飛翔。僅此兩句,已不同于前人常寫的那些傳書的雁或驚弦的雁。作為喻體的雁,逆風而飛目的是要尋找一個可以棲息的地方躲避即將到來的風雪。然而“江湖寥落爾安歸”又在說嚴寒的冬天,江湖中已經沒有適合雁子棲息的蘆塘。
接著王國維在下半闋一轉,沒有接著寫那些沉甸甸的東西,而是忽然變換了觀察角度。“陌上金丸看落羽,閨中素手試調醯”一改上半闋的緊張、寒冷的氣氛而變為輕松、溫馨。這兩句是對仗,上一句寫射雁者的技藝和風采,下一句寫殷勤體貼的妻子。當我們想到這血淋淋的“落羽”和“歡宴”中的佳肴正是那倔強的孤雁時,所有的輕松和溫馨就全變成了沉重和寒冷了。但作者還嫌不夠,又加了一句“今宵歡宴勝平時”。
創作背景
此詞寫于1905年秋,海寧。當時整個社會處于變革之中,而王國維依然對舊社會的清王朝抱有幻想,感覺到自己被當時的社會所孤立了。 ?
王國維簡介
清代·王國維的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的詩(60篇)〕猜你喜歡
淡黃柳·空城曉角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一曲清商,人別后、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
嶧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界圍巖水簾
界圍匯湘曲,青壁環澄流。
懸泉粲成簾,羅注無時休。
韻磬叩凝碧,鏘鏘徹巖幽。
丹霞冠其巔,想像凌虛游。
靈境不可狀,鬼工諒難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詔釋縲囚。
采真誠眷戀,許國無淹留。
再來寄幽夢,遺貯催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