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青山憶舊
[清代]:王士禎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江上望青山憶舊”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深秋暮雨的揚子江霧色迷蒙,笛聲追隨著孤雁共同沒入無邊天際。
初春時節重新走在這青山道上,江面航船靜靜行駛,柳條猶如絲帶滿掛堤岸。
注釋
青山:于今江蘇儀征西南,南臨揚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風帆:船帆或張帆乘風而行的船。
“江上望青山憶舊”鑒賞
賞析
王士禎善于通過時差來造成意境的虛幻,也就是說,詩人善于將記憶中的景物同眼前的景物枚合起來,創造似真非真的效果。《江上望青山憶舊(選一》這首詩就運用了這一手法。
順治末年,詩人初下揚州不久,兩次經過儀征赴金隴,一次是在秋八月,另一次是在次年的春三月。這首詩寫于第二次經過時。詩中把兩次見到的景物對照起來描繪,一清晰,一朦朧,一蕭瑟,一明麗,造成了特殊的藝術效果。青山,在這里是地名,山位于今江蘇儀征西南,南臨揚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這兩句寫的是作者回憶第一次經過的景象。深秋暮雨的揚子江,霧色迷蒙,細雨瀟瀟,江岸上隱隱的青山,紛飛的黃葉,給入一片迷茫的感覺。夭空中有一只依稀可見的孤雁,悄然地掠過,又沒入了迷蒙的天邊;岸邊上傳來隱隱的笛聲,似在向誰訴說,又似獨自孤吟。笛聲雁影,織出一派迷蒙蕭瑟的意境。“迷離”這個詞具有多重的意味,從表層著,景象模糊不清,樂調傳得不真,這是對景物實況的寫照。透過一層看,這其間恐怕更有詩人初到時,對這一帶景物的陌生之感。這是當時詩人心境的寫照,這種心境在今天已覺惘然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迷離”者,忘言之意也。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這兩句寫的是眼前的景象。陽春三月重來青山,面貌已是完全不同了,詩中只用了一句來描寫春天的景色,表現力極強。顯然這是個晴朗和明媚的日子,遠遠的一片白帆鼓足了春風,在平靜的江面上自由地行駛,鵝黃的柳絲掛滿了春堤,在陽光下輕輕搖擺。“一”和“萬”,兩個數詞表現力何等豐富!遠處一切都可以看得真切入微,與前面的“迷離”形成了鮮明對照。當然這幅春江圖里也融進了詩人的心情。經過一年多的異地生活,詩人已消除了初到時的陌生感,他對揚子江漸生出許多的親切和熱愛,一景一物都成了自己的朋友,加上揚州任上的工作初見成效,這一切怎不讓年青的詩人感到興奮呢?
兩幅景象寫出了兩種心貴時差和景差的對照,說到底是一種心靈的對照。當詩人用審美的眼光觀照生活時,往日和眼前的一切,遠處和近處的一切全放射出了誘人的光彩。▲
清代·王士禎的簡介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博學好古,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后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馀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于麟”,然傳其衣缽者不少。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然辨駁議論多錯愕、失當。
...〔
? 王士禎的詩(17篇)〕
清代:
王士禎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唐代: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宋代: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遊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宋代: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元代:
唐珙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元代:
張可久
鐵衣披雪紫金關,彩筆題花白玉欄,漁舟棹月黃蘆岸。幾般兒君試揀,立功名只不如閑。李翰林身何在,許將軍血未干,播高風千古嚴灘。
鐵衣披雪紫金關,彩筆題花白玉欄,漁舟棹月黃蘆岸。幾般兒君試揀,立功名隻不如閑。李翰林身何在,許將軍血未幹,播高風千古嚴灘。
元代:
盍西村
淡煙微雨鎖橫塘,且看無風浪。一葉輕舟任飄蕩,芰荷香,漁歌雖美休高唱。些兒晚涼,金沙灘上,多有睡鴛鴦。
淡煙微雨鎖橫塘,且看無風浪。一葉輕舟任飄蕩,芰荷香,漁歌雖美休高唱。些兒晚涼,金沙灘上,多有睡鴛鴦。
魏晉:
陸機
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遠遊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清代:
納蘭性德
脂粉塘空遍綠苔,掠泥營壘燕相催。妒他飛去卻飛回。
一騎近從梅里過,片帆遙自藕溪來。博山香燼未全灰。
脂粉塘空遍綠苔,掠泥營壘燕相催。妒他飛去卻飛回。
一騎近從梅裡過,片帆遙自藕溪來。博山香燼未全灰。
明代:
張寧
一曲清商,人別后、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
嶧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一曲清商,人別後、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采,舊遊何處。
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
嶧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誤。
歎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