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離恨”譯文及注釋
譯文
女子背向著盈盈而立,故意作出含羞的姿態,手中揉搓著梅花的花蕊,任其打落在肩頭。想要找到她的郎君,將離別的愁怨向他訴說,等到郎君歸來,她的愁怨卻消散無蹤。
白云安靜地漂浮,江水閑適地流動,一聲橫笛,笛音幽怨空靈,凝滯在那寂寞的空樓。想著何時才能在春溪的明月下共同泛舟,卻只能望著江邊堤岸低垂的楊柳下那一葉孤舟。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填詞名解》:“鷓鴣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
盈盈:美好貌。此指女子之風姿、儀態的美妙動人。《古詩十九首》之二:“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手挼(ruó):用手揉弄。
鎖空樓:謂笛聲縈繞在空寂的樓閣中。鎖,形容笛聲不絕,仿佛凝滯在樓中。
斷岸:江邊絕壁。
“鷓鴣天·離恨”鑒賞
賞析
這首小詞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態抒寫“離恨”的,全用白描,不假雕飾,極樸素,極清麗,幾類小曲。上片追憶往日的幽會,刻畫女子嬌慎佯羞的形象,情意婉轉但遣詞造句問并不讓人覺得刻意雕琢。
“背立盈盈故作羞”的“盈盈”二字的確是靈動精巧,將詞中女主人公的風姿、儀態之美妙動人濃縮在其中。《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之句。這里用“盈盈”二字,也體現出詞中女主人公與《古詩十九首》中這位嬌美、輕盈、光彩照人的女子一樣的形象。“手按梅蕊打肩頭”是極能體現納蘭詞風的一句化用。女子纖纖素手揉碎了梅蕊,拋向情郎肩頭,嗔怪之情與嬌羞之態相融,旖旎萬分。上片四句,酷似李煜詞“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曉妝初過》)所描繪的情景,而在香艷中更覺清新,在婉麗處又現俊逸。
下片寫眼見耳聞之景,淡淡之云與悠悠之水,伴和著耳畔的笛聲,更烘托出離恨的凄苦。“一片橫笛鎖空樓”寫笛聲縈繞在空寂的閣樓中。一個“鎖”字形容笛聲不絕,仿佛凝滯。笛聲與梅花,向來是詩詞中道盡凄清的意象,觀梅聞笛,便勾起古往今來多少人的感情。唐朝崔道融就有《梅花》一詩:“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笛聲總是清冷空幽的,而此時又是離別在即,相見無期,讓人怎能不滿心愁緒。結句以虛筆勾畫了一幅月夜春泛的美妙圖畫,并以此虛設之景,進一步抒發了離恨的心·曲。“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想象中的良辰美景,更襯得當下的離別之苦不堪忍受。
古時不比如今,車行不便,一別之后有可能就是余生難再相見,時間,距離,生死,再如何情比金堅在這樣的刁難前也都只能面對。縱是帝王,李煜也要說“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放之納蘭,更是無可奈何。
創作背景
納蘭性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與兩廣總督兵部尚書都察院右督御史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納蘭20歲,盧氏18歲。他們婚后的生活恩愛異常。然妻子突因產后受風而離世,對納蘭的打擊非常大。這首《鷓鴣天》很可能是詞人因懷念自己的妻子盧氏而創作的。
納蘭性德簡介
清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的詩(220篇)〕猜你喜歡
秦中吟十首·議婚
天下無正聲,悅耳即為娛。
人間無正色,悅目即為姝。
顏色非相遠,貧富則有殊。
貧為時所棄,富為時所趨。
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見人不斂手,嬌癡二八初。
母兄未開口,已嫁不須臾。
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余。
荊釵不直錢,衣上無真珠。
幾回人欲聘,臨日又踟躕。
主人會良媒,置酒滿玉壺。
四座且勿飲,聽我歌兩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輕其夫。
貧家女難嫁,嫁晚孝于姑。
聞君欲娶婦,娶婦意何如?
滿庭芳·香叆雕盤
香叆雕盤,寒生冰箸,畫堂別是風光。主人情重,開宴出紅妝。膩玉圓搓素頸,藕絲嫩、新織仙裳。雙歌罷,虛檐轉月,余韻尚悠揚。
人間,何處有,司空見慣,應謂尋常。坐中有狂客,惱亂愁腸。報道金釵墜也,十指露、春筍纖長。親曾見,全勝宋玉,想像賦高唐。
美人梳頭歌
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
轆轤咿啞轉鳴玉,驚起芙蓉睡新足。
雙鸞開鏡秋水光,解鬟臨鏡立象床。
一編香絲云撒地,玉釵落處無聲膩。
紆手卻盤老鴉色,翠滑寶釵簪不得。
春風爛漫惱嬌慵,十八鬟多無氣力。
妝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數步踏雁沙。
背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
六幺令·綠陰春盡
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畫簾遮匝,新翻曲妙,暗許閑人帶偷掐。
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昨夜詩有回文,韻險還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記取來時霎。不消紅蠟,閑云歸后,月在庭花舊欄角。(欄角 一作: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