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帕上新題閑舊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手帕上的新題詞疊著就題詞,只恨沒有佳句能媲美當年羅虬所提的《比紅兒詩》。在那可憐愛的桃花花蕾剛剛綻放的日子,哪里相信她也會如揚花般注定有漂泊無依的時候呢?
人生寂靜,陽光明媚,殷勤的好夢只能托付給蛛絲。在錦繡羅帷中的金鴨香爐邊熏香靜坐,完全不知旁人所說的春日寒冷為何物。
注釋
帕上新題閑舊題:形容手帕上題詞之多,以至于新舊間雜難分。間,間雜,夾雜。
比紅兒:鄢州籍中有歌妓紅兒善歌,羅虬為作絕句百首,號《比紅兒詩》。在此比字雙關,既指《比紅兒詩》名,又指比得上羅虬詩的佳句。
晝遲遲:陽光明媚溫暖的樣子,用辛棄疾《摸魚兒》“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詞意。因“絲”、“絮”與“思”、“緒”同音,故蜘蛛網的千思百結,正如同思念愛人的千頭萬緒一樣,相對會有同病相憐之感,因此將好夢托付給他。但蜘蛛絲是易碎易斷的,這就暗示著好夢也是易醒的,不現實的。
繡幃金鴨薰香坐二句:形容在繡幃熏香的暖和環境中,無憂無慮,完全不知春寒的苦況。金鴨,指用金屬鑄成的鴨形香爐。語出王維《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畫閣朱樓盡相望……狂夫富貴在青春……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p>
“思佳客·帕上新題閑舊題”鑒賞
賞析
這首追念舊情的懷人詞,按其實際內容來說應屬愛情詞范疇。雖然詞中所展現的依戀難忘的倩影顯然是一名歌妓,但詞情不僅不見浮艷,相反卻抒述得誠摯純真,而且落筆的角度多取身世之慨,所以,頗有耐讀之處。詞牌《思佳客》,就是《鷓鴣天》,周之琦此作共四首,這里選的是組詞中的第二首。
詞寫于嘉慶二十年(1815)之際,周之琦三十四歲時。從起句“帕上新題間舊題”可以知道,這段離合悲歡的戀情的發生、發展到中斷應是多年前的事?!伴g”,是夾和聯的意思。帕是女郎用的香帕,當年或許是作為定情物贈給詞人,也可能是別有苦衷被迫分離時的信物。在一方手帕上“新題間舊題”地寫了許多思戀苦念的詩詞,足見時間的綿長,是在相當長一段時空里聊以自慰自解、自我平衡的行為,見物如見人么!作為情愛的見證信物,“舊題”也好,“新題”也好,在上面題的詩句不必有贊美艷羨之語,可是詞人卻以“苦無佳句比紅兒”來表述。“苦無佳句”并非沒有佳句。而是說任何佳句都不足以來贊比心上人,這是不寫之寫的最高贊辭。生活往往如此,愈是傾心得無可喻說的癡戀,一旦失落,必然愈顯得失魂落魄地巨痛,更不知所云了。所以,“苦無佳句”和“新題間舊題”之間所表現出來的“無”和“多”的奇妙而矛盾的激蕩情思,已把一顆淪肌浹髓、銘心鏤骨的相思苦心托起于紙上了。“比紅兒”是借用唐代詩人羅虬寫《比紅兒詩》一百首贊美歌妓紅兒的典故。從這可以確認周之琦所戀的女郎的身分。
詞的三四兩句緊承“比紅兒”所揭示的身份轉入沉重的感慨?!吧鷳z”句是說當年初遇時戀人正當“桃萼初開”的二八荳蔻之年,其妍麗嬌美之貌可以想見。然而“那信楊花有定時”的悲哀,正是其貌愈美,其難以把握自己命運的飄泊身世就愈令人傷懷。周之琦晚年雖官至廣西巡撫,為一方重臣,但早年并無能力去為一個歌女脫籍,這就是萍水情緣終于分離的緣故。
人似楊花飄無定,是上片情思的一個苦結,暗示出了別離情節。下片由此進入苦思癡念,終于在無法消解的空間阻隔面前,愛而轉怨,以怨寫愛,怨愈深,思戀益見苦。
“人悄悄”六字把坐立不安的心態刻劃得極深細。境愈靜寂,心愈空蕩,無可解開百思愁結。為何覺得“晝遲遲”,天老不暗下來呢?原來他盼黑夜早來,是為能做個“殷勤好夢”。人在現實中得不到所追求的事物時,每每會發生一種心態的變幻現象,求之于好夢。以夢境聊解渴念,原是夠苦的事,然而這適足以見其癡?!巴兄虢z”三字,一些注本釋為借蛛絲隨風飄游把好夢帶給她去,或釋為形容懷人纏綿情思。后者等于無解,前者未見愜意。如果注意到蛛絲結網這個事實,而“好夢”亦須結構(事實上“夢”的做成不可能預設,所以預想“好夢”的愿望更須祈求某種神力),從“結”這個特定意義上去理解,詞人的匠心就畢見了。因為,如果要托蛛絲傳帶情思,何必嫌“晝遲遲”呢?游絲飄揚,白日也可。所以,“殷勤”句是一個精致的意象表現,當意為祈求能借蛛絲結網那樣的神奇功能來做個周正圓滿的好夢吧?
末二句筆一轉,“繡幃金鴨薰香坐”是設想舊日戀人所處環境,這個“她”顯然已被勛戚權貴金屋藏嬌了。因而詞人說:我自苦思苦想,但求夢遇一回,可是“說與春寒總未知”啊!“繡幃”中人怎能“知”我此時此地的心境感受呢?“春寒”擬喻一種特定心境,凄冷、寂寥、惆悵……。在手法上,這叫頓挫,從“好夢”的企待,到“說與總未知”,一個大起落,由熱望到心灰意冷,是大跌宕,哀怨苦戀之情正從這起伏折轉中得到深化。
其實,即使真的結成“好夢”,又怎樣呢?又能真正解慰痛苦,挽回悲劇性的現狀嗎?所以,這一轉成怨恨的語氣原也是愛戀的另一種表現,并非真怨“繡幃”中人。
譚獻《篋中詞》評此詞,認為“寄托遙深”,意思是別有深意而不是寫戀情。寄托什么呢?大概認為是借此抒發懷才未遇,未能邀上寵。楊鐘羲《雪橋詩話》初集卷十也說頗有“樓高不見”之意。事實上,周之琦二十七歲中進士,在當時已算早年得志了,他的仕途生活一開始就不見坎坷,從其詞作中并不能審辨出如譚、楊等人所揣摩的這類寄托。我們不必跟著常州派理論經常導致的穿鑿附會的迷霧走去。
周之琦簡介
清代·周之琦的簡介

周之琦[清](公元一七八二年至一八六二年)字稚圭,河南群符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卒于穆宗同治元年,年八十一歲。嘉慶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累官廣西巡撫,疏言筑堤賑災等事,凡數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卒于家。之琦工詞,渾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夢月詞》二卷,《懷夢詞》二卷,《鴻雪詞》二卷,《退庵詞》一卷,總名《心日齋詞》,傳于世。輯有《心日齋十六家詞選》。
...〔? 周之琦的詩(4篇)〕猜你喜歡
重贈盧諶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鉤。
茍能隆二伯,安問黨與讎?
中夜撫枕嘆,想與數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
誰云圣達節,知命故不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
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辀。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