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雁”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夜間,春風(fēng)吹遍了衡陽城,雁兒盤算著路程,準(zhǔn)備立刻從楚水邊飛回燕山旁。
不要怪我春天一來就要回去,江南雖好,卻是他鄉(xiāng)!
注釋
衡陽:今屬湖南省,在衡山之南、有山峰勢如大雁回旋,名回雁峰。相傳北來的大睚到此不再南飛,遇春飛回北方。
楚水:泛指古代楚地的江湖。戰(zhàn)國時,楚國占有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浙的大部地區(qū),這里言楚,即指江南。
燕山:在河北平原北側(cè)從潮白河谷到山海關(guān),由西向東綿延數(shù)百里。這里泛指北方地區(qū)。
“春雁”鑒賞
賞析
詠雁的詩通常借秋雁南飛的形象,抒發(fā)在北方的游子對南方家鄉(xiāng)的懷念,以及對北方艱苦環(huán)境的厭倦。這首詩卻相反,塞北雖苦,但終究是故土。這首詩構(gòu)思別具一格,主題更上一層樓。
詩歌首句從春到衡陽切入,語氣中充滿歡欣。詩人一開章就說“春風(fēng)一夜到衡陽”,仿佛“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從冬到春的歲序交替。乍看起來,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細(xì)一琢磨,這洋溢著人們對暖風(fēng)乍至、大地春回的輕松喜悅之情,也從側(cè)面反映了雁兒正久久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因而對此特別敏感,暖風(fēng)初至,便喜不自勝。
第二句,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大雁并不是因此贏得舒緩喘息的時機,而是產(chǎn)生急切離開的歸念,忖量著“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準(zhǔn)備立刻從楚水之畔飛回燕山之旁。這一層跳躍,寫出大雁歸心的急切,可說是“聞風(fēng)而動”,絕無猶豫?!俺保?dāng)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卻是寒冷的北國,山水互文見義,正說明從南到北,這中間,要經(jīng)歷千山萬水?!叭f里長”顯示了大雁征程的遙遠。而此時的江南,春色佳麗,正好流連。對此,人們心頭困惑自然轉(zhuǎn)化為對大雁的質(zhì)疑,不但詩人要“怪”,連讀者也要“怪”。
后兩句當(dāng)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詩人用托物詠懷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達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感,當(dāng)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閩侯縣人,江南本來就是他的故鄉(xiāng),他卻說“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由此看來,詩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確指某個地域或方位,只不過是一種借代性的語句,指的是享受榮華富貴的朝堂。因而本詩的主題不是表現(xiàn)對故鄉(xiāng)的執(zhí)著的愛,而是表現(xiàn)了詩人想辭官歸隱、遁跡林泉,尋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園,也表現(xiàn)了詩人不愿為官,愿過漁樵隱逸生活的意趣。
本詩獨特之處,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寫秋雁南歸,寄托羈宦北方的士大夫?qū)δ戏洁l(xiāng)土的思念,而是寫春雁,在春風(fēng)吹到衡陽時,不計從“楚水”到“燕山”的“萬里”之遙、程途之苦,堅決要回艱苦的北方去。詩旨不在于區(qū)別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現(xiàn)不留戀溫柔富貴的官場,甘愿終老田園過吟嘯自得的清高日子。
詩歌四句的結(jié)構(gòu),從棄優(yōu)就劣這一違背常情的舉動,引出疑問,而后歸結(jié)到全詩的中心,有助于將主題表現(xiàn)得更鮮明,藝術(shù)手法上從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驚詫后再以擬人的口吻亮底,加強了藝術(shù)效果。
創(chuàng)作背景
明成祖永樂四年,即公元1406年,詩人王恭被薦舉為翰林待詔,參與修《永樂大典》,書成之后,被授為翰林典籍??墒窃娙藚捑胧送?,于是辭官返回家鄉(xiāng),這首詩便寫在回歸家鄉(xiāng)的途中。 ?
王恭簡介
明代·王恭的簡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fēng)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fēng)臺清嘯》等。
...〔? 王恭的詩(1篇)〕猜你喜歡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在昔聞南畝,當(dāng)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jié),泠風(fēng)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fù)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先師有遺訓(xùn),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zhuǎn)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wù),解顏勸農(nóng)人。
平疇交遠風(fēng),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
朝雁鳴云中,音響一何哀!
問子游何鄉(xiāng)?戢翼正徘徊。
言我寒門來,將就衡陽棲。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遠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頹。
??謧」牵黼E沉黃泥。
簡珠墮沙石,何能中自諧。
欲因云雨會,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階。
公子敬愛客,樂飲不知疲。
和顏既已暢,乃肯顧細(xì)微。
贈詩見存慰,小子非所宜。
為且極歡情,不醉其無歸。
凡百敬爾位,以副饑渴懷。
摸魚兒·雁丘詞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wǎng)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庇枰蛸I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dāng)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