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岱的詩 > 陶庵夢憶序

      陶庵夢憶序

      [明代]:張岱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入山,駴駴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作《自挽詩》,每欲引決,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然瓶粟屢罄,不能舉火。始知首陽二老,直頭餓死,不食周粟,還是后人妝點語也。

      饑餓之余,好弄筆墨。因思昔日生長王、謝,頗事豪華,今日罹此果報:以笠報顱,以蕢報踵,仇簪履也;以衲報裘,以苧報絺,仇輕煖也;以藿報肉,以糲報粻,仇甘旨也;以薦報床,以石報枕,仇溫柔也;以繩報樞,以甕報牖,仇爽塏也;以煙報目,以糞報鼻,仇香艷也;以途報足,以囊報肩,仇輿從也。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中見之。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旋蟻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問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

      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酒,失足破其甕。念無以償,癡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一寒士鄉試中式,方赴鹿鳴宴,恍然猶意未真,自嚙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癡人則一也。

      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因嘆慧業文人,名心難化,正如邯鄲夢斷,漏盡鐘鳴,盧生遺表,猶思摹榻二王,以流傳后世。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


      “陶庵夢憶序”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陶庵國破家亡,無可歸宿之處。披頭散發進入山中,變成了可怕的野人。親戚朋友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藥猛獸,愕然地望著,不敢與我接觸。我寫了《自挽詩》,每每想自殺,但因《石匱書》未寫完,所以還在人間生活。然而存米的瓶子里常常是空的,不能生火做飯。我這才懂得伯夷、叔齊實在是餓死的,說他們不愿吃周朝的糧食,還是后人夸張、粉飾的話。

      饑餓之余,我喜歡舞文弄墨。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長在王、謝這樣的家庭里,很享受過豪華的生活,現在遭到這樣的因果報應:用竹笠作為頭的報應,用草鞋作為足跟的報應,用來跟以前享用過的華美冠履相對;以衲衣作為穿皮裘的報應,以麻布作為服用細葛布的報應,用來跟以前又輕又暖的衣服相對;以豆葉作為食肉的報應,以粗糧作為精米的報應,用來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對;以草薦作為溫暖床褥的報應,以石塊作為柔軟枕頭的報應,用來跟溫暖柔軟之物相對;以繩樞作為優良的戶樞的報應,以甕牖作為明亮的窗的報應,用來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對;以煙熏作為眼睛的報應,以糞臭作為鼻子的報應,用來跟以前的享受香艷相對;以跋涉路途作為腳的報應,以背負行囊作為肩膀的報應,用來跟以前的轎馬仆役相對。以前的各種罪案,都可以從今天的各種果報中看到。

      在枕上聽到雞的啼聲,純潔清靜的心境剛剛恢復。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華靡麗于轉眼之間,已化為烏有,五十年來,總只不過是一場夢幻。現在自己應當從黃粱夢、南柯夢中醒來,這種日子應該怎樣來受用?只能追想遙遠的往事,一想到就寫下來,拿到佛前一樁樁地來懺悔。所寫的事,不按年月先后為次序,與年譜不同;也不分門別類,以與《志林》相差別。偶爾拿出一則來看看,好像是在游覽以前到過的地方,遇見了以前的朋友,雖說城郭依舊,人民已非,但我卻反而自己高興。我真可說是不能對之說夢的癡人了。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個腳夫,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跤,把酒壇子打破了。估計無從賠償,就長時間呆坐著想道:“能是夢便好!”又有一個貧窮的書生考取了舉人,正在參加鹿鳴宴,恍恍惚惚地還以為這不是真的,咬著自己的手臂說:“別是做夢吧!”同樣是對于夢,一個唯恐其不是夢,一個又唯恐其是夢,但他們作為癡人是一樣的。

      我現在大夢將要醒了,但還在弄雕蟲小技,這又是在說夢話了。因而嘆息能運用智力、寫作文章的人,其好名之心真是難改,正如盧生在邯鄲夢已要結束、天就要亮的時候,在其遺表中還想把其摹榻二王的書法流傳后世一樣。因此,他們的一點名根,實在是像佛家舍利子那樣堅固,雖然用猛烈的劫火來燒它,還是燒不掉的。

      注釋

      駴駴(hài):通“駭駭”,令人驚異的樣子。

      愕(è)窒不敢與接:不敢喘氣,害怕接近。愕,陡然一驚的樣子。窒,指窒息。接,接近、接觸。

      引決:自裁,自殺。

      視息:觀看和呼吸,即指活著。

      罄(qìng):空。

      舉火:指生火做飯。

      首陽二老:指伯夷、叔齊。傳說他們因反對周武王伐紂,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因而餓死。

      直頭:竟自,一直。

      王、謝:指東晉時王導、謝安兩大望族,他們的生活都很豪華。后世因以代指門高世族。

      罹(lí)此果報:遭到這樣的因果報應。罹,遭遇。果報,佛教說法,認為人作了什么樣的事,就會得到什么樣的后果,稱為“果報”,也稱“因果報應”。

      笠:草帽。

      簣(kuì):草編的筐子,這里指草鞋。踵(zhǒng):腳跟。

      仇:報答、報應。

      衲:補裰的衣服。裘:皮袍。

      苧(zhù):麻織品。絺(chī):細葛布。

      輕煖(nuǎn):輕而溫暖,比喻衣服鮮厚。煖,同“暖”。

      藿(huò):一種野菜。

      糲(lì):粗米。粻(zhāng):好糧米。

      甘旨:美味的食品。

      薦:草褥子。

      樞:門軸。

      牖(yǒu):窗口。這里說用繩拴門板,用瓦甕的口作窗戶,極言其貧窮之狀。

      爽塏(kǎi):指明亮干燥的房子。

      輿從:車、轎和隨從。

      雞鳴枕上:在枕上聽見雞叫。

      夜氣方回:夜氣,黎明前的清新之氣。《孟子·告子上》:“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孟子認為,人在清明的夜氣中一覺醒來,思想未受外界感染,良心易于發現。因此用經比喻人未受物欲影響時的純潔心境。方回,指思想剛一轉動。

      黍熟黃粱:自己剛從夢中醒來。黃粱,事出唐沈既濟作的《枕中記》。大意是說,盧生在邯鄲路上遇見道士呂翁,呂翁給他一個磁枕,他枕著入睡,夢見自己一世富貴,夢醒以后,才明白是道士警告他富貴是一場虛空。在他初睡時,旁邊正煮著一鍋黃黍,醒來時,黃黍還沒有熟。

      車旋蟻穴:自己的車馬剛從螞蟻穴中回來。蟻穴,事見唐李公佐作的《南柯太守傳》。大意是說,淳于棼在家中酒醉,夢至“槐安國”,國王以女嫁之,任南柯太守,榮華富貴,顯赫一時。后與敵戰而敗,公主亦死,被遣回,夢醒之后,尋找夢里蹤跡,見槐樹南枝下有蟻穴,即夢中所歷。以上兩句都是借比自己歷經艱難之后的寂寥時刻。旋,一作“旅”。

      不次歲月:不排列年月。

      《志林》:書名,后人整理蘇軾的筆記,分類編輯而成。這里借指一般分類編排的筆記書。

      城郭人民:古代傳說漢朝人丁令威學道于靈虛山,后來變成了一只鶴,飛回家鄉遼東,見到人世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于是唱道:“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見《搜神后記》)這兩句是說,如同見到了昔日的城郭人民,自己反而能因此高興。張岱所作《陶庵夢憶》一書,多記明代舊事,所以暗用了這個典故。

      鹿鳴宴:唐代鄉試后,州縣長官宴請考中舉子的宴會。因宴會時歌《詩經·小雅·鹿鳴》之章,故名。(見《新唐書·選舉志上》)明清時,于鄉試放榜次日,宴請主考以下各官及考中的舉人,稱鹿鳴宴。

      猶意非真:還以為不是真的。

      嚙(niè):咬。

      大夢將寤(wù):這里指人的一生將盡。佛家常稱人生一世為大夢一場。寤,醒。

      雕蟲:雕琢蟲書,比喻小技巧。這里指寫作。

      慧業文人:能運用智力、寫作文章的人。慧業,佛家名詞,指生來賦有智慧的業緣。

      邯鄲夢斷:即指前所述的黃粱夢醒。

      漏盡鐘鳴:亦作“鐘鳴漏盡”。古代用銅壺滴漏來計時刻,又在天明時打鐘報曉。兩者都是說夜夢該醒的時候,也比喻已屆殘年。

      盧生遺表,猶思摹榻二王:《枕中記》載盧生將歿時上疏,沒有“猶思摹榻二王”的事。湯顯祖根據同一故事寫的戲曲《邯鄲記》中,在盧生臨死說:“俺的字是鐘繇法貼,皇上最所愛重,俺寫下一通,也留與大唐作鎮世之寶。”二王,指王羲之、王獻之,他們和鐘繇都是著名書法家。

      名根:指產生好名這一思想的根性。根,佛家的說法,是能生之義。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能生出意識,稱為六根。

      舍利:梵語“身骨”的譯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體內一些燒不化的東西,結成顆粒,稱為“舍利子”。

      劫火:佛家以為壞劫中有水、風、火三劫災。這里指焚化身體(結束一生)的火。劫,梵語“劫波”的略稱。劫波是一在段時間的意思。這里指人的一生。

      “陶庵夢憶序”鑒賞

      賞析

      這是張岱《陶庵夢憶》的自序,一篇“說夢”的散文佳作。文章第一段簡述國破家亡后,自己的思想矛盾和貧困生活;第二段以簡凈的句法,將早年的豪華生活與今日的蔽敗潦倒作種種對比,認為這都是現世的因果報應;第三段用黃粱夢、槐安國的典故,點明“五十年來,總成一夢”的主旨,自比“癡人”,猶喜說夢;第四段說了兩則故事來比喻人生的虛幻;末段承認,自己雖大夢將醒,仍舊難舍名根,故有種種記敘。

      全文字數有限,但作者的生活變遷、心路歷程、著文淵源清晰可見,自嘲、自悔、自詡之情畢備,可謂言約而意豐。同時多處用典,講究對仗,文字整齊凝練,清麗活潑,饒有詩意,既增強了文章的品味、厚度,又提高了語言的表現力。

      作者出身于累代仕宦之家,盡管并不十分闊氣,但祖上的余蔭和家私已頗夠他受用的了。正如文章第二節羅列的種種“果報”所云,他往昔是生活在“輕煖”“甘旨”“溫柔”“爽塏”和“香艷”之中的。如今,“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入山,駴駴為野人”,甚至連故舊見了,也視為“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這不能不令他回首往事,頓生“隔世”之感,憤激得幾乎要自殺。胸中有塊壘,不能不吐。他有自己的武器,那便是手中的筆。他寄希望于散文,用“夢憶”“夢尋”來追念鄉土和故國,留下了《陶庵夢憶》一類的散文篇章。這些文字,記錄了晚明社會生活的種種瑣事,包括許多掌故,篇幅短小,內涵甚豐,戚而能諧,歌哭同聲,舊夢中微露新夢的曙色,輕松中含蘊著寒冰下的艱澀與嗚咽。此序說得何等深沉:“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伍崇曜跋《陶庵夢憶》亦指出:“昔孟元老撰《夢華錄》,吳自牧撰《夢粱錄》,均于地老天荒滄桑而后,不勝身世之感;茲編實與之同。”斯言點出此序旨意,頗中肯綮。

      正由于張岱用日常生活瑣事作經緯,編織他的故國之夢,所以,這種夢細絲密縷,光彩迷離,很難經受動蕩時事的凄風苦雨。此種寫作困厄與辛酸直接體現在本序之中,他嘆息:“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他長嘯:“今當黍熟黃粱,車旋蟻穴,當作如何消受?”很明顯,張岱是用淚眼來觀夢、察夢、尋夢的。透過他追憶的昔日繁華和諸多意趣,可以體察到的是一種無可如何、揮之不去的沉郁的哀愁。在品味此序時,應當注意把握這一種基調。

      當然,作者的感情表露還有其他一些復雜的形式,如:第一節說首陽二老不食周粟乃“后人妝點語也”,分明是悲絕生辛,用詼諧的筆調去抒寫胸中的陣陣狂瀾。又如:第二節連用七個排句大談“因果報應”,節奏短促,一氣呵成,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種被壓抑、被扭曲的悔恨與憤懣;接下來,第三節以“雞鳴枕上,夜氣方回”為轉折,推出了對“往事”的“遙思”,心旌飄搖,不能自持,頹傷中夾清新之氣,決絕中帶眷戀之情,忽喃喃自語,忽捶胸詰問,終于恍惚癡迷地將“說夢”的主題點破;至于四、五兩節,則以議論和剖白的方式,進一步強調了自己尋夢而又懼夢、夢醒了又祈求新夢的矛盾心態和復雜意緒。這樣,通篇嘈嘈切切,似亂非亂,主調明晰而又富于變幻,綱繩擎起而又美目盼兮,一種動人心弦、催人共鳴的藝術感染力便油然而生。

      由于此文是一篇“自序”,故作者要簡括地回顧著述的起緣、宗旨以及全書的內容和特色。張岱盡管在落墨時情緒跌宕起伏,但對于以上這些要點仍給予了冷靜的關照。他以抒情為線索,巧妙地嵌入記敘與議論,這就使全文虛實相依,靜深而又靈敏,實用而又好看。一般認為,張岱的文章凝練得有如“唐人絕句”,其間點染依稀,煙云滅沒,給人以神思蕩漾的奇趣。此篇雖屬“應用文體”,但作者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功力仍然發揮得淋漓盡致,使人讀罷免不了要心馳神往,再三吟哦。

      創作背景

      作者張岱生當明清社會大變動之際,由貴族公子而淪為山間野人,由鮮衣美食而降為衲苧粗糲,常“瓶粟屢罄,不能舉火”,感“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因此“遙思往事,憶即書之”,創作了《陶庵夢憶》,此文即是序文。

      《陶庵夢憶》成書于甲申明亡(1644)之后,書中追敘了昔日的生活,包括蘇、杭、寧、揚等地的山川名勝、風土人情。

      張岱簡介

      明代·張岱的簡介

      張岱

      張岱(1597年~167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精于茶藝鑒賞,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為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瑯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張岱的詩(4篇)

      猜你喜歡

      社日

      宋代謝逸

      雨柳垂垂葉,風溪澹澹紋。

      清歡唯煮茗,美味祇羹芹。

      飲不遭田父,歸無遺細君。

      東皋農事作,舉趾待耕耘。


      歸園田居·其二

      魏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浣溪沙·桃杏風香簾幕閑

      五代孫光憲

      桃杏風香簾幕閑,謝家門戶約花關,畫梁幽語燕初還。

      繡閣數行題了壁,曉屏一枕酒醒山,卻疑身是夢魂間!


      碧城三首·其一

      唐代李商隱

      碧城十二曲闌干,犀辟塵埃玉辟寒。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


      題袁氏別業

      唐代賀知章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單于使衛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于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后,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後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無復再言。」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后陵復至北海上,語武:「區脫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于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圣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常惠后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滿庭芳·失雞

      明代王磐

      平生淡薄,雞兒不見,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閑鍋灶,任意烹炮。煮湯的貼他三枚火燒,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開東道。免終朝報曉,直睡到日頭高。


      南鄉子·南北短長亭

      元代劉秉忠

      南北短長亭,行路無情客有情。年去年來鞍馬上,何成!短鬢垂垂雪幾莖。

      孤舍一檠燈,夜夜看書夜夜明。窗外幾竿君子竹,凄清,時作西風散雨聲。


      滿江紅·無利無名

      宋代張昪

      無利無名,無榮無辱,無煩無惱。夜燈前、獨歌獨酌,獨吟獨笑。況值群山初雪滿,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饒百歲擬如何,從他老。

      知富貴,誰能保。知功業,何時了。算簞瓢金玉,所爭多少。一瞬光陰何足道,便思行樂常不早。待春來攜酒殢東風,眠芳草。


      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

      近現代魯迅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