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元好問的詩 > 外家南寺

      外家南寺

      [元代]:元好問

      郁郁秋梧動晚煙,一夜風露覺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殘陽更亂蟬。

      去國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記當年。

      白頭來往人間遍,依舊僧窗借榻眠。


      “外家南寺”譯文及注釋

      譯文

      茂密的梧桐隨著瑟瑟秋風,輕輕晃動在黃昏的炊煙;滿庭的風露襲來陣陣寒意,更覺得秋意偏側到這邊。

      眼簾中,高高的河岸已變成深深的山谷;憂愁里,西墜的殘陽下更怕聽亂噪的鳴蟬。

      離開了國都的衣冠之士啊,竟落得凄愴的今日;來到了外家的梨栗樹下啊,更記起快活的當年。

      我披著滿頭的白發(fā)已經(jīng)把人間走遍;卻仍到寺廟的窗下,借臥榻冷清而眠。

      注釋

      外家:指母親的父母家,這里指養(yǎng)母張氏的外家。

      郁郁:樹木枝葉茂密的樣子。

      動晚煙:在傍晚的秋風中搖擺。

      秋偏:秋天來的太早。

      高岸移深谷:用《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為陵。”意,言山川易位,面目全非。喻世事多變,金國被蒙古滅亡了。

      去國:故國,指已覆滅的金朝。衣冠:士大夫、官紳。

      梨栗:出自晉陶淵明《責子》詩:“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焙笥靡愿爬ㄍ晟?。

      “外家南寺”鑒賞

      賞析

      首聯(lián)抑揚有致,渲染悲秋氛圍。時值秋日傍晚,高大挺拔的梧桐樹,伸展繁枝茂葉,不停地搖晃,舞動著一縷縷裊裊上升的炊煙。庭院內,秋風瑟瑟,秋露滴滴,詩人才感覺到深秋已悄然來臨。梧桐在古人眼中是一種嘉美的奇樹。齊謝眺《游東堂詠桐詩》說它“高枝百丈余,枝生既婀娜,葉落更扶疏”。一個“動”字,給梧桐樹注人了生機,仿佛是它在傍晚時分當空舞動著輕裊的炊煙。秋日梧桐的繁盛豐茂,在視覺上給人一種錯覺,使詩人未能強烈意識到秋色的浸染;只是滿院的風露,才從觸覺上使詩人真切感受到濃重的秋意。前揚后抑,頓挫有致。這兩句不避重復,連用兩個“秋”字,濃濃地釀造了“悲哉秋之為氣也”的氣氛。這首詩的前二聯(lián)狀寫外家南寺的深秋暮景,景中寓情。后二聯(lián)抒發(fā)國破家亡的感慨,議論警醒。詩中用秋梧、晚煙、亂蟬等富有象征意義的凄涼意象,構成一幅蕭瑟黯淡的深秋圖景,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的體味詩人在詩中所涵詠的意味,體現(xiàn)了“神余象外”的藝術特點。

      頷聯(lián)虛實相參,傳寫故國哀思。眼中看到的是高岸崩陷,變成洼地,深谷填塞,反成山陵。詩人用自然界地理上高下易位的變化,比喻世事發(fā)生巨大變化,這里指國破家亡。滄桑之感與悲愴之情,使詩人久久陷在深重的憂愁里。而西墜的殘陽,亂噪的寒蟬,又添愁助恨,使詩人更加心煩意亂。這里,“高岸”、“深谷”并非“眼中”所見的實有之景,而是詩人拈來比喻的虛擬之物;“殘陽”、“亂蟬”是“眼中”具象的實有之景,詩人卻將它們置于抽象的“愁里”。筆姿虛實互生,更增沉郁之情和頓挫之致。

      頸聯(lián)今昔對比,喟嘆滄桑巨變。元氏家族幾代為官。曾祖做過北宋的隰州團練使,祖父為金朝的柔服丞,父隱居不仕,叔父格屢任縣令,詩人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可謂“世代衣冠”。然而,金亡后,他淪為階下囚、亡國奴,自此,他抱定“今是中原一布衣”(《為鄧人作詩》)、“衰年那與世相關”(《乙卯端陽日感懷》)的生活宗旨,成為金朝遺民。從昔日的“世代衣冠”到今日的“中原布衣”,他有多少故國盛衰興亡的感嘆?。∷氐絻簳r讀書的外家南寺時,人已垂垂老矣,物是人非,怎不追憶當年那尋梨覓栗的生活情景呢!從“衣冠”到“布衣”,地位懸殊,從少年到白頭,歲月漫長,時空的強烈對比呈示詩人內心巨大的愴痛。

      尾聯(lián)撫事興嘆,回首人生歷程。詩人從外家南寺“僧窗借榻眠”開始讀書生涯,輾轉二十多年后,又回到外家南寺,“依舊僧窗借榻眠”。人生仿佛畫了一個圓圈,一切重又回復原樣。只是詩人作為歷史長河中的一位匆匆過客,經(jīng)歷了人世間各種變遷,參透了人生真諦,如今已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翁。平平的敘述,卻蘊含著深沉的身世感嘆和深邃的歷史內涵?!耙琅f”二字看似等閑,萬不可輕輕放過:以前是金廷臣民,現(xiàn)在金廷雖亡,自己“依舊”不改忠于金廷的初衷。這二字正體現(xiàn)了他矢志不仕的民族氣節(jié)。

      這首詩善于運用富有內蘊的物象呈露內心情感世界的震顫。秋梧、晚煙、風露、殘陽、亂蟬,這些肅殺、蕭瑟凄涼、衰微的意象,一經(jīng)詩人驅使,即準確而有力地渲染了環(huán)境氛圍,成為詩人宣泄哀傷悲痛心緒的媒介。這首詩又善于在平和沖淡的敘述中寓含深刻強烈的議論。“今日”、“當年”的興亡感喟,“白頭”、“依舊”的忠貞信念,不著一字,卻讓人受到深深的感染,其內含的精神力量勝過長篇泛泛而談的大論。

      創(chuàng)作背景

      金哀宗天興二年(公元1232年)春天,汴京守將西面元帥崔立發(fā)動兵變,開城投降蒙古。這一改朝換代的變亂,致使元好問與其他留守官員淪為亡國奴,于同年四月被羈管聊城(今屬山東),又于蒙古太宗七年(1235)由聊城移居冠氏(今山東冠縣),直到十一年(1239),他才返回闊別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秀容(今山西忻州),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遺民生活。《外家南寺》當作于回故里不久。

      元好問簡介

      元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的詩(100篇)

      猜你喜歡

      醉蓬萊·漸亭皋葉下

      宋代柳永

      漸亭皋葉下,隴首云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渡白溝

      元代劉因

      薊門霜落水天愁,匹馬沖寒渡白溝。

      燕趙山河分上鎮(zhèn),遼金風物異中州。

      黃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風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彫落,天涯孤劍獨誰投?


      獄中上母書

      明代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本圖復見天日,以報大仇,恤死榮生,告成黃土;奈天不佑我,鐘虐先朝,一旅才興,便成齏粉。去年之舉,淳已自分必死,誰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養(yǎng)無一日焉。致慈君托跡于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一門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淳今日又溘然先從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嗚呼!雙慈在堂,下有妹女,門祚衰薄,終鮮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為生?雖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遺;淳之身,君之所用。為父為君,死亦何負于雙慈!但慈君推干就濕,教禮習詩,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難,大恩未酬,令人痛絕?!染兄x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婦遺腹得雄,便以為家門之幸。如其不然,萬勿置后!會稽大望,至今而零極矣!節(jié)義文章,如我父子者幾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銘先生,為人所詬笑,何如不立之為愈耶!嗚呼!大造茫茫,總歸無后。有一日中興再造,則廟食千秋,豈止麥飯豚蹄,不為餒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與先文忠在冥冥誅殛頑嚚,決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亂且未有定期。雙慈善保玉體,無以淳為念。二十年后,淳且與先文忠為北塞之舉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負!武功甥將來大器,家事盡以委之。寒食盂蘭,一杯清酒,一盞寒燈,不至作若敖之鬼,則吾愿畢矣!新婦結褵二年,賢孝素著。武功甥好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陽情也。

      語無倫次,將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父得為忠臣,子得為孝子。含笑歸太虛,了我分內事。大道本無生,視身若敝屣。但為氣所激,緣悟天人理。惡夢十七年,報仇于來世。神游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秋夜

      南北朝謝朓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佇立。

      北窓輕幔垂,西戶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視階前濕。

      誰能長分居,秋盡冬復及。


      飲酒·十一

      魏晉陶淵明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

      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yǎng)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送征雁

      唐代錢起

      秋空萬里凈,嘹唳獨南征。

      風急翻霜冷,云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馀聲。

      悵望遙天外,鄉(xiāng)愁滿目生。


      代東武吟

      南北朝鮑照

      主人且勿喧,賤子歌一言。

      仆本寒鄉(xiāng)士,出身蒙漢恩。

      始隨張校尉,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輕車,追虜出塞垣。

      密途亙萬里,寧歲猶七奔。

      肌力盡鞍甲,心思歷涼溫。

      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時事一朝異,孤績誰復論。

      少壯辭家去,窮老還入門。

      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豚。

      昔如鞲上鷹,今似檻中猿。

      徒結千載恨,空負百年怨。

      棄席思君幄,疲馬戀君軒。

      愿垂晉主惠,不愧田子魂。


      座右銘

      兩漢崔瑗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隱心而后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

      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菩薩蠻·回文秋閨怨

      宋代蘇軾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題衡翁扇頭鞋書秋聲賦

      明代彭年

      碧梧庭院露華清,一葉翻階鶴夢驚。

      綠發(fā)方瞳玉堂客,蠅頭燈下寫秋聲。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xxxx18|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 男人的天堂av亚洲一区2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