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夢”譯文及注釋
譯文
時下恰逢戰亂,道路時通時堵,江山的氣象一天天地冷落蕭條。
茍且偷生,四處漂泊只有我這一位老人,如今興兵伐叛已經歷了三朝。
歸夢中風驟雨急,一片昏暗看不清湘水兩岸蒼翠的楓樹,歸夢中云層濃厚,看不見那黑水在遠方漂流。
我的魂魄至今不能返回長安,仍在楚地飄游,哎,算了吧!用不著再作楚辭以招魂魄。
注釋
時:有時。通塞:通暢與阻塞。
江山:本指江河山岳,借指國家疆土、政權。晉郭璞《江賦》:“蘆人漁子,擯落江山。”日:每天,一天天地。寂寥:冷落蕭條。
偷生:茍且求活。唯:獨,僅,只有。一老:一位老人。是作者自謂之語。
伐叛:指討伐亂臣賊子,指安祿山、史思明、仆固懷恩和吐蕃等。三朝:指玄宗、肅宗、代宗三朝。
青楓:蒼翠的楓樹。青,深綠色。暮:如入夜昏暗不清
云深:指積云濃厚。深:色彩濃。黑水:水名,在秦地。遙:飄蕩。
夢魂:一作“夢歸”,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歸:指回歸朝廷。未:不。
“歸夢”鑒賞
賞析
這首五律是四、二、二結構,上四句寫現實,五,六句寫夢境,末二句寫感嘆。道路時而通行時而阻塞—因為戰亂時而停頓時而發生,仍未平息。由于人民不能安于生計,田園荒蕪,江山便日見冷寂蕭條,沒有生氣。盡管討伐安史之亂的平叛戰爭已經歷了玄宗,肅宗、代宗三朝,而詩人仍避地偷生,衰老西南的窮山惡水之間。感時傷世,去國懷鄉,憂思成夢。然而,即使是夢中,詩人之夢魂此不見得輕松一點,夢境亦如現實般險惡。夢魂要飛越楚地青郁郁的楓林,在急雨的灰蒙蒙的霧靄中難辨方向,而天際是黑魃魑的層云,無窮無盡,秦地的黑水更在層云之外,何其遙遠。夢魂的歸路亦如現實般艱難險惡。如此遙遠艱險的路途,就是夢魂也未必能飛越,即使親人效《楚辭》之舉來招魂,亦是徒勞無功的。
詩人用了兩處有關屈原的典故,“雨急青楓暮"和“不用楚辭招”均出自《楚辭·招魂》,一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一為“魂兮歸來,返故居些。”兩典不僅貼切夢中境象,而且亦暗示了詩人和屈原有相近的處境、相似的命運和相同的憂國憂民之愛國情懷。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大歷三四年(768—769年)間。杜甫已近遲暮之年,身多疾病,受盡了流離漂泊之苦。此時,詩人漂泊湖湘間,流落屈原當年被流放之地,心中時時縈繞著屈原的形象。在湘南這偏僻荒涼的南蠻之地,詩人更是歸心似箭。于是作下這首詩。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的詩(111篇)〕猜你喜歡
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相別始一歲,幽憂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樂多悲患。
每憶少年日,未知人事艱。
顛狂無所閡,落魄去羈牽。
三月入洛陽,春深花未殘。
龍門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見已開顏。
不暇謁大尹,相攜步香山。
自茲愜所適,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賢。
希深好風骨,迥出風塵間。
師魯心磊落,高談羲與軒。
子漸口若訥,誦書坐千言。
彥國善飲酒,百盞顏未丹。
幾道事閑遠,風流如謝安。
子聰作參軍,常跨跛虎韉。
子野乃禿翁,戲弄時脫冠。
次公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為閬仙。
惟予號達老,醉必如張顛。
洛陽古郡邑,萬戶美風煙。
荒涼見宮闕,表里壯河山。
相將日無事,上馬若鴻翩。
出門盡垂柳,信步即名園。
嫩籜筠粉暗,淥池萍錦翻。
殘花落酒面,飛絮拂歸鞍。
尋盡水與竹,忽去嵩峰巔。
青蒼緣萬仞,杳藹望三川。
花草窺澗竇,崎嶇尋石泉。
君吟倚樹立,我醉欹云眠。
子聰疑日近,謂若手可攀。
共題三醉石,留在八仙壇。
水云心已倦,歸坐正杯盤。
飛瓊始十八,妖妙猶雙環。
寒篁暖鳳嘴,銀甲調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黃金船。
珠簾卷明月,夜氣如春煙。
燈花弄粉色,酒紅生臉蓮。
東堂榴花好,點綴裙腰鮮。
插花云髻上,展簟綠陰前。
樂事不可極,酣歌變為嘆。
詔書走東下,丞相忽南遷。
送之伊水頭,相顧淚潸潸。
臘月相公去,君隨赴春官。
送君白馬寺,獨入東上門。
故府誰同在,新年獨未還。
當時作此語,聞者已依然。
短歌行
周西伯昌,懷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墜。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專征,為仲尼所稱。
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齊桓之功,為霸之道。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