灉湖山寺
[唐代]:張說
空山寂歷道心生,虛谷迢遙野鳥聲。
禪室從來塵外賞,香臺豈是世中情。
云間東嶺千尋出,樹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將蘿薜易簪纓。
空山寂曆道心生,虛谷迢遙野鳥聲。
禪室從來塵外賞,香臺豈是世中情。
雲間東嶺千尋出,樹裡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將蘿薜易簪纓。
“灉湖山寺”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林寂寂濾盡了俗念凡塵,空蕩的山谷里傳來山鳥啼鳴。
幽靜的禪堂讓凡人肅然生敬,香煙繚繞怎會是塵世中的俗情?
東嶺的層巒自云間涌出,叢林的倒影在南湖歷歷分明。
巢父和許由如果能來這里,再大的官職也舍不下這份幽情。
注釋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八十七。灉(yōng )湖;在今岳陽市南,又稱南湖。
禪室從來塵外賞:一作“禪室從來云外賞”。
云間東嶺千重出:一作“云間東嶺千尋出”。
巢由:古代的隱士巢父和許由。
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后遂借以指高官顯宦。
“灉湖山寺”鑒賞
賞析
這首詩雖寫禪寺,但所戀的是湖山,且對信徒拜佛提出了含蓄的疑問,覺得簪纓不能與蘿薜交換,流露出因為剛直而遭貶的不滿,同時又十分曠達的情懷。
灉湖,河水泛濫形成的湖泊。詩人被貶,便生出世念頭,聊以自慰。此時來到山寺中,尋求隱士的感覺,也真的有了這種感覺。
首聯點題,要在道心生。產生了隱者情懷。原因是到了人煙稀少的空山,遙遠的山谷中時時傳來鳥叫,不是感到寂寞,而是感到很愜意。中間二聯展開。云外賞禪室,是超凡;近香臺而遠世情是脫俗;是一種精神境界——道心。頸聯寫景,這么美好的景色,是世俗中不可以看到的。尾聯總括心境。意思是說:就是巢父、許由,也會贊成我隱居的,誰還拋棄蘿薜去換取簪纓呢?巢父、許由是上古隱者,帝堯曾經要把帝位讓給他們,他們都拒絕了。蘿薜,借代山野隱居;簪纓,借代在朝為文武官員。
這首詩,在情調上,開了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先河。
唐代·張說的簡介

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
...〔
? 張說的詩(4篇)〕
唐代:
儲光羲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輕舟)
日暮長江裡,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輕舟)
清代:
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凈,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里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淨,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裡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唐代:
李遠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蒨裙新。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蒨裙新。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
清代:
王國維
女貞花白草迷離,江南梅雨時。陰陰簾幙萬家垂。穿簾雙燕飛。
朱閣外,碧窗西。行人一舸歸。清溪轉處柳陰低。當窗人畫眉。?
女貞花白草迷離,江南梅雨時。陰陰簾幙萬家垂。穿簾雙燕飛。
朱閣外,碧窗西。行人一舸歸。清溪轉處柳陰低。當窗人畫眉。?
唐代:
韓偓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后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清代:
納蘭性德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鉤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干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鈎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幹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五代:
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清代:
納蘭性德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云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雲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唐代:
王維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后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裡,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清代:
納蘭性德
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夢回疑在遠山樓。
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待聽鄰女喚梳頭。
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夢回疑在遠山樓。
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鈎。待聽鄰女喚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