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陶淵明的詩 > 桃花源詩

      桃花源詩

      [魏晉]: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馀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余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愿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桃花源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秦王暴政亂綱紀,賢士紛紛遠躲避。

      四皓隱居在商山,有人隱匿來此地。

      往昔蹤跡消失盡,來此路途已荒廢。

      相喚共同致農耕,天黑還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濃蔭,莊稼種植按節氣。

      春蠶結繭取長絲,秋日豐收不納稅。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雞犬互鳴吠。

      祭祀仍遵古禮法,衣裳沒有新款式。

      兒童歡跳縱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開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雖無年歷記時日,四季推移自成歲。

      歡快安逸樂無窮,哪還需要動知慧?

      奇蹤隱蔽五百歲,一朝開放神奇界。

      浮薄淳樸不同源,轉眼深藏無處覓。

      請問世間凡夫子,可知塵外此奇跡?

      我愿踏乘輕云去,高飛尋找我知己。

      注釋

      嬴(yíng)氏:這里指秦始皇嬴政。

      黃綺:漢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黃公、綺里季的合稱。此指商山四皓。

      伊人:指桃源山中人。云:句中助詞,無義。逝:離去,即逃至山中。

      往跡:人或車馬行進所留下的蹤跡。湮(yān):埋沒。

      相命:互相傳令,此指互相招呼。肆:致力。

      從:相隨。所憩:休息的處所。

      菽(shū):豆類。稷(jì):谷類。藝:種植。

      靡(mǐ):沒有。

      曖(ài):遮蔽。

      俎(zǔ)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

      衣裳(cháng):古時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童孺(rú):兒童。

      班白:指須發花白。班,通“斑”。詣(yì):玩耍。

      節和:節令和順。

      紀歷:紀年、紀月、紀日的歷書。

      成歲:成為一年。

      余樂:不盡之樂。

      于何:為什么,干什么。

      五百:五百年。從秦始皇到晉太元中的五百多年。

      神界:神奇的界域。

      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風尚。薄:浮薄,指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

      旋:很快。幽蔽:深暗。

      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

      塵囂:世間的紛擾、喧囂。

      躡(niè):踩。

      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桃花源詩”鑒賞

      賞析

      陶淵明寫桃花源,用了散文與詩兩種文體。《桃花源記》主要是描寫漁人出入桃花源的經過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桃花源詩》是以詩人的口吻講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寧。《桃花源詩》內容豐富,對于了解陶淵明描寫桃花源的意圖和生活理想很有幫助。

      詩分三段。開頭六句為第一段,敘述、說明桃花源中人的來歷,跟《桃花源記》中所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意思大體相同。但詩中具體列出黃(夏黃公)、綺(綺里季)避秦時亂到高山的實例,來暗示桃花源中人與這些古代賢者志趣一致,或者說,正是那些賢者帶他們到桃花源的。

      中間十八句為第二段,介紹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寫桃花源里人參加勞動,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相命肆農耕”,是說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稅”,是說到了秋收時,勞動果實歸勞動者所有,用不著向官府繳納賦稅,說明沒有封建剝削和壓迫。“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和《桃花源記》中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相照應,兩句意思大體一致。接著寫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仍然保持著古代的禮儀,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樣。孩子們縱情地歌唱,老人們自由自在地游樂。最后寫那里的一切都是順應自然,怡然自得。隨著季節的自然變化調節生活和勞作,所以連歷法也用不著,更不用竭盡思慮、費心勞神了。

      最后八句為第三段,詩人發表議論和感慨。“奇蹤隱五百”,是說從秦到晉,桃花源中人隱居了五百年(概數,實際是約六百年)。“一朝敞神界”是說桃花源被漁人發現,泄露了這個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復還幽蔽”,是說桃花源剛敞開又立即與外界隔絕,也就是《桃花源記》中所說的“遂迷,不復得路”。既然漁人離開桃花源時已“處處志之”,那么怎么會再也找不著呢?其實這個問題在《桃花源詩》里已經作了回答,那就是“淳薄既異源”,意思是說,世俗生活的淺薄與桃花源中民風的淳樸,是格格不入,絕然不同的。如果真在那么一個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給劉子驥他們找到了,那么,它就不能獨立存在。東晉末期,戰亂頻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詩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寫得那么安寧、和諧,這正是對黑暗現實的一種否定。千余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對桃花源的有無進行過探討。有人說,避亂逃難時,確實有許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窮鄉僻壤去過理想的生活。但顯然不能據此而把這個理想與桃花源等同起來,因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詩人理想化了的。“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塵囂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這是詩人抒發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駕起輕風,騰飛而起,去追求那些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們(其中包括詩的開頭所說的古代賢者和桃花源中人)。

      據蕭統《陶淵明傳》記載:“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無弦琴是彈奏不出聲音的,撥弄它是為了“寄其意”,描寫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雖然超塵脫俗,無法實現,卻也正是為了“寄其意”。

      從以上簡單的分析來看,《桃花源詩》在有些方面確比《桃花源記》寫得更為具體、詳細。《桃花源記》局限于寫漁人的所見所聞,漁人在桃花源逗留時間不長,見聞有限。而《桃花源詩》顯得更為靈活自由,也便于詩人直接抒寫自己的情懷,因此讀《桃花源記》不可不讀《桃花源詩》。

      《桃花源詩》和《桃花源記》都是描寫同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但并不讓人覺得重復。《記》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描寫具體,富于小說色彩;《詩》的語言比較質樸,記述桃源社會的情形更加詳細。《記》是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處處寫漁人所見,作者的心情、態度隱藏在文本之后,而《詩》則由詩人直接敘述桃源的歷史狀態,并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慨與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顯示桃花源的思想意義和審美意義。

      有人認為《桃花源詩》贊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種消極、倒退的表現。這其實是沒有真正領會詩人寫作的本意。所謂“古法”,雖是一種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會的淳樸,而并非是要開歷史的倒車;所謂“于何勞智慧”實際是對世俗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表示憎惡與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淵明是一個“有志天下”“欲為為而不能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報負而無法實現,這才是他的思想本質。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陶淵明晚年,約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三年(421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陶淵明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

      陶淵明簡介

      魏晉·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的詩(114篇)

      猜你喜歡

      菩薩蠻·濕云不動溪橋冷

      宋代蘇軾

      濕云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干,夜深花正寒。


      南軒松

      唐代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

      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飲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

      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一何繁。

      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復辭,偃臥有芳蓀。

      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讀李翱文

      宋代歐陽修

      予始讀翱《復性書》三篇,曰:此《中庸》之義疏爾。智者誠其性,當讀《中庸》;愚者雖讀此不曉也,不作可焉。又讀《與韓侍郎薦賢書》,以謂翱特窮時憤世無薦己者,故丁寧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韓為秦漢間好俠行義之一豪俊,亦善論人者也。最后讀《幽懷賦》,然后置書而嘆,嘆已復讀,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與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時,與翱上下其論也刪。

      凡昔翱一時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韓愈。愈嘗有賦矣,不過羨二鳥之光榮,嘆一飽之無時爾。此其心使光榮而飽,則不復云矣。若翱獨不然,其賦曰:“眾囂囂而雜處兮,成嘆老而嗟卑;視予心之不然兮,慮行道之猶非。”又怪神堯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孫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為憂必。嗚呼!使當時君子皆易其嘆老嗟卑之心為翱所憂之心,則唐之天下豈有亂與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時,見今之事,則其憂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憂也?余行天下,見人多矣,脫有一人能如翱憂者,又皆賤遠,與翱無異;其余光榮而飽者,一聞憂世之言,不以為狂人,則以為病癡子,不怒則笑之矣。嗚呼,在位而不肯自憂,又禁他人使皆不得憂,可嘆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歐陽修書。


      止酒

      魏晉陶淵明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

      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

      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

      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

      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

      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

      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任弘農尉獻州刺史乞假還京

      唐代李商隱

      黃昏封印點刑徒,愧負荊山入座隅。

      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沒階趨。


      赤壁

      清代趙翼

      依然形勝扼荊襄,赤壁山前故壘長。

      烏鵲南飛無魏地,大江東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國,一片山河百戰場。

      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


      宿田家

      唐代唐彥謙

      落日下遙峰,荒村倦行履。

      停車息茅店,安寢正鼾睡。

      忽聞扣門急,云是下鄉隸。

      公文捧花柙,鷹隼駕聲勢。

      良民懼官府,聽之肝膽碎。

      阿母出搪塞,老腳走顛躓。

      小心事延款,屋余糧復匱。

      東鄰借種雞,西舍覓芳醑。

      再飯不厭飽,一飲直呼醉。

      明朝怯見官,苦苦燈前跪。

      使我不成眠,為渠滴清淚。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懷伊尹心,何補堯舜治?


      言志

      明代唐寅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浣溪沙·日射人間五色芝

      金朝元好問

      日射人間五色芝,鴛鴦宮瓦碧參差。西山晴雪入新詩。焦土已經三月火,殘花猶發萬年枝。他年江令獨來時。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国产最大av|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