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清代詩人 > 陳恭尹

      陳恭尹簡介

      陳恭尹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 陳恭尹的詩文(2篇)陳恭尹的名句(0條)

      生平

      陳恭尹“修髯偉貌,氣局深沉”,其父陳邦彥為明末嶺南抗清主力,與陳子壯、張家玉一起,被尊為“嶺南三忠”。隆武二年(1646)清軍陷廣州,其父陳邦彥舉兵抗清,兵敗被俘,被清軍寸磔于市,全家除陳恭尹僥幸逃走外均同時遇難。喪親之痛,延續到陳恭尹晚年,仍無法釋懷。他晚號“獨漉子”,取自古樂府:“獨漉獨漉,水深泥觸。……父冤不報,欲活何為!”南明時,陳恭尹進朝泣陳其父為國殉難情狀,永歷帝授以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之職。

      其父陳邦彥是明末清初廣東抗清斗爭的發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享有聲譽的宿儒。他自小受父親的思想影響頗深,并在父親的指教下攻讀詩書,擅長寫詩作賦。永歷元年(1647),他的父親于戰敗后被清軍俘獲并處死,全家除陳恭尹僥幸逃走外均同時遇難。其后,他為報家仇而參加反清斗爭,并往返于福建、浙江、江蘇等地聯系抗清的各地義軍。永歷十二年(1658),他赴云貴一帶欲投奔南明永歷帝,未遇,遂返回增城定居。至永歷十六年(1662),南明永歷帝被清廷俘獲處死,陳恭尹中止了聯絡反清志士的活動,潛居家鄉專致讀書達十幾年之久。其間,與名詩人屈大均結交甚深,并一度與平南王尚可喜有詩詞唱酬的交往。永歷三十二年(1678),因與尚可喜有舊交而被指涉嫌參與“三藩之亂”遭官府逮捕下獄。被關押半年后始出獄,定居在廣州城南。自此后他的意志較消沉,移志于詩詞歌賦的創作,與友人結成詩社相互唱和,被時人稱為“嶺南七子”。陳恭尹的詩尤擅七律詩。他的詩大多以感懷身世,矢志抗清、反映民疾及描述嶺南風物為主題。晚年雖多與清廷權貴唱酬,但始終不肯出任新朝的官職。他為其居所取名“獨漉堂”,以暗喻家仇未報,匡復之志未滅之意。他的隸書書法為清初獨步廣東的第一人。遺著有《獨漉堂集》。

      南明亡后,陳恭尹定居廣州,與友人何衡、何絳、陶窳、梁梿相與砥礪名節,發憤讀書,世稱“北田五子”。 后“三藩之亂”爆發,屈大均從吳軍于桂。陳恭尹與屈相交甚深,又“以名重為時所指目”,永歷三十二年(1678),陳恭尹被捕下獄,關押二百日后始得解脫。從此心懷畏懼,壯志漸消,避跡隱居,自稱“羅浮布衣”。晚年寄情詩酒,曾與清廷權貴唱酬,曾被梁梿當面叱問“何事而仆仆走風塵?”又被譏諷“可憐一代夷齊志,錯認侯門是首陽”。但陳恭尹并非改弦更張,他終其一生仍不仕清。馮奉初在其傳記中解釋,與權貴唱酬是陳求自保之策:“及得脫,自念身歷滄桑,恐終不為世所容,乃筑室羊城之南,以詩文自娛;貴人有折節下交者,無不禮接。“于是冠蓋往來,人人得其歡心。議者或疑其前后易轍,不知其避禍既深,跡彌近而心彌苦矣。” 這也是為什么陳恭尹之前自號“半峰”,表示初老山林的志向,晚年把號改為“獨漉”,身世之痛反而隱含更深。晚年,陳恭尹在廣州育賢坊建小禺山舍,以遺民身份終老。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病逝于廣州,葬于市郊祥云嶺南麓。

      人物年表

      明崇禎四年(1631)九月二十五日(10月20日),在廣東省順德縣出生。

      崇禎十六年(1643)(12歲),喪母。

      永歷元年(1647)(16歲),父陳邦彥抗清戰敗,被俘獲處死。家人或被清兵殺害,或死于戰亂;出逃南海弼唐,后被湛粹接到增城新塘。

      永歷五年至八年(1651-1654)(20-23歲),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蘇一帶,避難,訪友,進行反清復明活動。

      永歷八年(1654)春,增城新塘,與湛粹次女湛銀成婚。

      永歷十二年(1658)(27歲),前往云貴,欲投奔南明永歷帝,因清軍封鎖,行至湖南湘潭,改道北上,轉徒湖北、江蘇、河南,繼續進行復明活動。

      永歷十三年(1659)(28歲),探聽永歷帝逃至緬甸,失望返回增城新塘。

      永歷十五年(1661)(30歲),聞永歷帝被俘,攜眷隱居順德羊額。

      永歷二十二年(1668)(37歲),湛氏夫人病逝。移居增城新塘。

      永歷三十二年(1678)(47歲),被指涉嫌參與“三藩之亂”,遭官府逮捕下獄,被關押半年多,出獄后定居廣州城南。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十三日(5月30日)(69歲),病逝于廣州。

      崖門謁三忠祠

      明代陳恭尹

      山木蕭蕭風又吹,兩崖波浪至今悲。

      一聲望帝啼荒殿,十載愁人來古祠。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

      停舟我亦艱難日,畏向蒼苔讀舊碑。

      呈黃文宗予望二首 其二

      清代陳恭尹

      蓼莪詩廢不成聲,數畝山田只自耕。豈有高名齊鄭樸,敢勞虛左禮侯嬴。

      龍門可是潛鱗到,馬骨聊因市駿呈。擬待校文公事畢,更將蹤跡問生平。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午夜日韩高清一区| 亚洲裸男gv网站|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色欲色欲www|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