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彪
曹彪(195年—251年),字朱虎,三國時期曹魏皇族,曹操之子。216年,曹彪被封為壽春侯。221年,曹彪進爵,升遷為汝陽公。222年,升為弋陽王,同年又升為吳王。224年,改封壽春縣。226年,魏明帝即位,升遷,徙封地在白馬。232年,改封楚王。嘉平三年(251年),因與王凌密謀廢帝事敗,被賜死,享年五十七歲。
劉毅
(?—285)西晉東萊掖人,字仲雄。少厲清節(jié)。初仕郡功曹。晉武帝時,累遷尚書郎、司隸校尉。糾正豪右,京師肅然。性剛直,嘗諫武帝賣官,又上疏建議廢九品中正制,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其所彈貶,自親者始。以光祿大夫致仕卒。
袁喬
(312—347)東晉陳郡陽夏人,字彥升,一作彥叔,小字羊。袁瑰子。博學(xué)有文才。初拜佐著作郎。桓溫引為司馬、江夏相。穆帝永和三年,從桓溫伐蜀,攻克成都,李勢降,成漢亡。尋勢將鄧定、隗文反,喬與溫又擊破之,封湘西伯。
何劭
(?—301)西晉陳國陽夏人,字敬祖。何曾子。少與司馬炎善。炎為晉王太子,以劭為中庶子。炎稱帝,轉(zhuǎn)散騎常侍,以受貨為有司所奏,免受追究。遷侍中尚書。惠帝立,為太子太師。趙王倫篡位,以為太宰。博學(xué),善屬文,甚驕奢,一日之供以錢二萬為限。卒謚康。
傅咸
(239—294)西晉北地泥陽人,字長虞。傅玄子。剛簡有大節(jié),好屬文論。武帝咸寧初,襲父爵,拜太子洗馬,累遷尚書左丞。數(shù)上書言事,建議裁并官府,靜事息役,惟農(nóng)是務(wù)。并謂“奢侈之費,甚于天災(zāi)”。惠帝立,拜司隸校尉。屢劾權(quán)貴,京都肅然。卒官。能詩文,今存《傅中丞集》輯本。
楊方
東晉會稽人,字公回。初為小吏。為諸葛恢所識,薦郡功曹主簿。王導(dǎo)辟為掾,遷司徒參軍事。求補遠郡,欲閑居著述,補高梁太守。以年老,棄郡歸。卒于家。有《五經(jīng)鉤沈》、《吳越春秋》等。
夏侯湛
(243—291)西晉譙國譙人,字孝若。幼有盛才,文章宏富。美容貌,少與潘岳友善,時稱連璧。為太尉掾。武帝泰始中,舉賢良,對策中第,拜郎中。后補太子舍人,轉(zhuǎn)尚書郎,出為野王令。惠帝立,以為散騎常侍。性豪侈,將死,遺命薄斂。曾著《魏書》,見陳壽《三國志》,便壞己書而罷。今存《夏侯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