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充
賈充(217年—282年),字公閭,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三國曹魏末期至西晉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賈逵之子。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勛。賈充曾參與鎮(zhèn)壓淮南二叛和弒殺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馬氏信任。晉朝建立后,轉(zhuǎn)任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職。更封魯郡公。咸寧末,為使持節(jié)、假黃鉞、大都督征討吳國。吳國平定后,增邑八千戶。太康三年(282年),賈充去世。西晉朝廷追贈他為太宰,禮官議謚曰荒,司馬炎不采納,改謚為武。有集五卷。
劉毅
(?—285)西晉東萊掖人,字仲雄。少厲清節(jié)。初仕郡功曹。晉武帝時,累遷尚書郎、司隸校尉。糾正豪右,京師肅然。性剛直,嘗諫武帝賣官,又上疏建議廢九品中正制,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其所彈貶,自親者始。以光祿大夫致仕卒。
嵇紹
(253—304)西晉譙郡铚縣人,字延祖。嵇康子。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薦于武帝,征為秘書丞。遷給事黃門侍郎,封弋陽子。趙王倫執(zhí)政,署為侍中。河間王颙、成都王穎討長沙王乂,紹率眾拒之。乂敗,廢為庶人。后復(fù)位。惠帝永安元年,東海王越挾惠帝攻鄴。穎將石超破之于蕩陰,獲惠帝。紹以身捍帝,中流矢死,血濺帝衣。后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謚忠穆。
孫楚
(?—293)西晉太原中都人,字子荊。才藻艷拔,年四十余始參鎮(zhèn)東軍事,遷著作郎。參石苞驃騎軍事。恃才傲物,遂構(gòu)嫌隙,致湮廢積年。后扶風(fēng)王司馬駿與楚舊好,起為參軍。官終馮翊太守。
孫拯
(?—303)西晉吳郡富春人,字顯世。能屬文。初仕吳為黃門郎。吳亡入晉,為涿令,有政聲。晉惠帝太安初,陸機為成都王司馬穎之大都督,辟為司馬。及機兵敗被誣,同受考掠,兩踝骨見,終不變辭,遂死獄中。
王濟
西晉太原晉陽人,字武子。王渾子。武帝婿。少有逸才,風(fēng)姿英爽,好弓馬,勇力絕人。弱冠拜中書郎,遷侍中。善《易》、《老》、《莊》,長于清言,修飾辭令。武帝親貴之。以屢請武帝勿使齊王攸(武帝弟)歸藩,忤旨,左遷國子祭酒。數(shù)年,入為侍中。后被斥,外移北芒山下。性豪侈,麗服玉食,嘗以人乳蒸肫。善解馬性,有馬癖。后以白衣領(lǐng)太仆。年四十六卒。
謝萬
(約328—約369)東晉陳郡陽夏人,字萬石。謝安弟。少有聲譽,工言論,善屬文。司馬昱為相,召為撫軍從事中郎。累遷豫州刺史。監(jiān)司、豫、冀、并四州軍事、假節(jié)。穆帝升平三年受任北伐,矜豪傲物,未嘗撫眾,諸將恨之。軍潰,廢為庶人。后復(fù)以為散騎常侍。年四十二卒。曾著《八賢論》敘屈原、賈誼、嵇康等人事,已佚。今存詩文殘篇。
成公綏
(231—273)西晉初東郡白馬人,字子安。少有俊才,博涉經(jīng)傳。性寡欲,不營資產(chǎn)。雅善音律,詞賦甚麗。張華嘆為絕倫,薦之太常,征博士,累遷中書郎。每與華受詔并為詩賦,又與賈充等參定《晉律》。所作《天地賦》、《嘯賦》,皆為傳世名篇。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成公子安集》。
謝尚
(308—357)東晉陳郡陽夏人,字仁祖。謝鯤子。博綜眾藝。王導(dǎo)辟為掾。襲父爵咸亭侯。庾翼鎮(zhèn)武昌,數(shù)詣翼咨謀軍事。遷南中郎將、豫州刺史。為政清簡,有政績。穆帝永和七年,桓溫使尚率軍屯壽春,進號安西將軍。八年,為苻健將張遇所敗,降為建威將軍。后拜尚書仆射,復(fù)為豫州刺史,出鎮(zhèn)壽陽。收容鄴都流離樂工,并制石磬,東晉始備太樂。官至衛(wèi)將軍。卒謚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