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忍便相忘。”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生落得凄涼。追憶往事,暗自心傷。那樣美好的夜晚,幽深的屏風后香香的被子里,怎么忍心忘記呢。
王孫公子常常是一去經年,迷戀這樣的人有什么好處呢?對你來說卻是萬種千般的情分,值得牽腸掛肚,反復回味。
注釋
少年游:詞牌名。雙調五十字,平韻。
贏得:落得。
王孫:舊時對貴族子弟的通稱。此處指歌妓的意中人。
動:往往,常常。
長:益處,好處。
顛倒:反復。
“爭忍便相忘。”鑒賞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年輕時在長安為與其相知的汴京妓女所作,代歌妓抒寫被遺棄的痛苦,表現詞人對歌妓命運的同情。全詞運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語言明白如話。
開端兩句是說:又是一個無眠的夜,主人公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前,想起自己的風塵生涯,不由得暗暗傷心,潸然淚下。感慨自己的一生似乎總在歌舞歡笑中度過,可最終只落得凄涼滿懷。接著她想起過去與意中人一起度過的無數良宵,風清月朗的好景良天,深閨中的溫情蜜意,不能一下子就忘記。可是自己的意中人,他也許早就忘了,而是和另一位佳人去歡度良宵了。
過拍兩句是說:自己的意中人往往一去就音信皆無,幾年都不回來一次,但自己仍這樣苦戀著他。現在想來,只有自己安慰自己,這樣苦苦地迷戀著他,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結末,但她仍然擺脫不了對情人的思念和猜測,反復思量他的萬千柔情,猜測他也許遇到了什么事情,暫時不能回到自己身邊,也許他過一段時間就會回心轉意,最終能和自己長相守呢。
這首詞所寫的多情歌妓,如同柳永《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等詞中的形象,她對情人思念到不管對方感情如何也不改變自己思情的程度。此詞沒有用任何景物來烘托歌妓的痛苦心情,而是直接抒情,語言也明白如話,但把歌妓的心理活動描摹得很細膩。特別是結尾三句,生動地揭示了歌女的內心世界。那位“動是經年去”的王孫,對她的感情未必真的有多深厚,說不定只是一般的逢場作戲,但在這位歌妓看來,那卻是萬種千般的情分,值得她牽腸掛肚,反復回味。這種現象,與其說她多么多情,不如說她不由自主的不幸命運。淪落風塵的女子與仕途失意的文人,本來就有相通之處,最容易產生惺惺惜惺惺之感。這首詞可以看作詞人對歌妓的理解和同情,但也可以看作他自己的心聲。“一生贏得是凄涼”,不止是歌女的感嘆,也是柳永的心聲,將這首詞理解為男性詞人的口氣,也未嘗不可。
創作背景
這首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柳永年輕時為與其相知的汴京妓女所作的,很可能寫于仕宦甘陜川時期。
柳永簡介
宋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柳永的詩(18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