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吊羅榮桓同志”譯文及注釋
譯文
記得當年紅軍在戰爭中總是行動迅速,你我雖同在軍中卻常常互相見不著面。
艱難卓絕的長征現在看來已不算什么,1948年攻打錦州之戰能否取勝,才是中國革命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那鷃雀欺戲我大鵬屢為世聞,它非難中國完全是昆雞嘲笑老鷹。
此時此刻你卻不幸辭世,今后國家大事的商討可問計于誰?
注釋
吊羅榮桓同志:吊,吊唁,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羅榮桓(1902-1963) 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奠基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黨、國家和軍隊卓越領導人。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縣寒水鄉南灣村(今屬衡東縣榮桓鎮)。在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有羅榮桓故居和羅榮桓元帥紀念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中國十大元帥之一。
記得當年草上飛:草上飛,指的是紅軍在戰爭中行動迅速。這句借用唐·黃巢《自題像》詩句:“記得當年亓上飛”。
紅軍隊里每相違:每相違,常常互相見不著面,違,背離,離別。王維《送綦母潛落第還鄉》:“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前人注曰:“同心,猶如己。違,分離。意謂心雖同行蹤卻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難堪,難以忍受。“戰錦”是指一九四八年九、十月間攻打錦州,即遼沈戰役的第一個和關鍵性的大仗。陳毅《贛南游擊詞》:“他年戰場獲錦歸。”方為,才是。此句意味長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難日,戰爭勝利后如何保衛祖國的錦繡河山才是大問題,即奪取政權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鞏固政權,使中國不出修正主義才是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斥鷃(yàn宴):蓬間雀,在蓬蒿中飛起來不過幾尺高。《莊子·逍遙游》說,斥鷃笑鵬鳥飛得太高,認為自己在蓬蒿中飛翔,也是飛得最好了。大鳥,大鵬鳥,《莊子·逍遙游》說它:“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昆雞長笑老鷹非:昆雞,古說即鹍雞或鶤(kun)雞,一種大雞。《爾雅·釋畜》:“雞三尺為鶤。”俄國克雷洛夫寓言《鷹和雞》中說,鷹因為低飛而受到雞的恥笑,認為鷹飛得跟雞一樣低;鷹答道:鷹有時比雞還飛得低,但雞永遠不能飛得像鷹那樣高。長笑,總是譏笑。非,不對。
“七律·吊羅榮桓同志”鑒賞
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回憶革命戰爭年代一起在草莽森林中的戰斗生活及戰友情誼。起句借用托名唐代黃巢《自題像》原句來會議革命戰爭的歷程。次句則表明因為軍務倥傯,二人雖是親密戰友,卻也難以常相聚首,暢敘友情,言下不勝追懷惋惜之意。
頷聯聯則以艱苦卓絕的長征作襯托,緬懷羅榮桓對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建設所做的巨大貢獻。60年代以來,毛澤東的頭腦中已形成一種“反修”的政治憂患意識,這種意識十分強烈,而這首《吊羅榮桓同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由于吊唁的哀痛和“反修”的政治憂患意識糅為一體,該詩也有一種格外哀傷情調。也正是因為毛澤東認為“戰錦方為大問題”,所以才會在內憂外患中,當羅榮桓“不幸離人世”時產生那種“國家疑難可問誰”的悵失感。
頸聯則全部用典,并以巧妙的借喻,形象鮮明地把當時的這種政治情勢,活化成了意境鮮明的優美詩句,寓愛憎褒貶于其中,令人回味無窮。斥鷃,蓬間小雀。大鳥,昊天鹍鵬。而前者“欺”后者,而且時有所聞,豈非咄咄怪事。典出于《鷹和雞》中的雞“笑”鷹飛得低的故事,更使人覺得可笑、可氣、可惱。這一聯中的上下句,通過同義相疊而增強了表達效果,在相反相映的兩組形象的“不和諧”、“不合理”的關系中,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高者更高,低者更低,在戲謔鄙夷之中,同時也透出了詩人的一份憂慮。
尾聯“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對如此卓越英才不幸離世直抒哀思,尤其是結句以問語寫出,更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羅榮桓的深切懷念。于哀悼之中反襯出羅榮桓同志對黨和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說明他的逝世是黨和人民的重大損失,這一強調是對他的高度評價,是對他最高的贊譽。
這首悼亡詩,“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且以訴諸各種感官的立體形象美和“沁人心脾的言情”以及“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的語言,成為頗具“大家之作”風范的毛澤東詩詞中的精品,且將永為世人所傳誦。
創作背景
羅榮桓同志是中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由于在戰爭年代曾身負重傷,又在長期的工作中積勞成疾,羅榮桓于1963年12月16日不幸逝世。聞此噩耗,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的毛澤東十分悲痛,此后數日,毛澤東寫成了這首悼念戰友的七律。
毛澤東簡介
近現代·毛澤東的簡介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
...〔? 毛澤東的詩(48篇)〕猜你喜歡
沁園春·代悼亡
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鸞膠縱續琵琶。問可及、當年萼綠華。但無端摧折,惡經風浪;不如零落,判委塵沙。最憶相看,嬌訛道字,手剪銀燈自潑茶。令已矣,便帳中重見,那似伊家。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哭李商隱
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嘆。
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干。
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
只應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裳上絳壇。
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
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妾薄命·為曾南豐作
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
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
起舞為主壽,相送南陽阡。
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
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死者恐無知,妾身長自憐。
葉落風不起,山空花自紅。
捐世不待老,惠妾無其終。
一死尚可忍,百歲何當窮?
天地豈不寬?妾身自不容。
死者如有知,殺身以相從。
向來歌舞地,夜雨鳴寒蛩。
悼亡詩三首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馀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霤承檐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
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
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
展轉盻枕席,長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
獨無李氏靈,髣髴覩爾容。
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
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
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曜靈運天機,四節代遷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風厲。
奈何悼淑儷,儀容永潛翳。
念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
改服從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幬張故房,朔望臨爾祭。
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
衾裳一毀撤,千載不復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彌相愍。
悲懷感物來,泣涕應情隕。
駕言陟東阜,望墳思紆軫。
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躕。
落葉委埏側,枯荄帶墳隅。
孤魂獨煢煢,安知靈與無。
投心遵朝命,揮涕強就車。
誰謂帝宮遠,路極悲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