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宋于庭翔鳳”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游歷名山大川時,你愿意做東道主。你又擁有許多書籍,等于是南面稱孤的侯王。
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中,幸運地與你握了一下手,使我的衣袖直到三年后還留有香氣。
注釋
宋于庭翔鳳:宋翔鳳(1776—1860),字虞廷,一字于庭,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嘉慶五年庚申(1800)舉人。曾官湖南新寧、耒陽等地知縣。訓詁學家、經學家,又能詩、詞、駢文,著述甚豐。
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東道主: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后泛指主人。語出《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p>
“擁書”句:語出《北史·李謐傳》:“丈夫擁萬卷書,何假南面百城?”南面王,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稱王者都面南而坐。此句意思說宋翔鳳藏書很多,學問很高,勝似統治百城的王者。
衣袖三年香:化用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謝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爐更換香?!庇帧俄n翃舍人即事》:“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睋短接[》卷七百零三引習鑿齒《襄陽記》,漢末曾官尚書令的荀彧,每“至人家,坐處三日香”。這兩句是稱贊宋翔鳳的人品高潔,學問深厚。
“投宋于庭翔鳳”鑒賞
賞析
這首詩是贈翔鳳詩中寫得較好的一篇,不僅突出了翔鳳的好客與學識,而且還寫出了翔鳳的風采及兩人一見如故的深厚友誼。
“游山”二句寫翔鳳為人?!拔逶馈痹谶@里泛指名山大川。龔自珍曾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游太湖洞庭二山,翔鳳家鄉在太湖邊,成為作者的“東道主”。他熱情地接待了龔自珍,談學論道、陪同游覽。翔鳳長龔自珍十六歲,其折節下交給龔自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晚年,龔自珍還寫道“長州重到忽思君”。“擁書百城”言宋氏學問之富。《北史·李謐傳》有云:“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擁書萬冊而學,勝于做百城之諸侯。作者變換李謐字句,言翔鳳擁書眾多,而且能夠統領眾書,仿佛學界之“南面王”,而非“書奴”匍匐在書前。宋氏待人熱情,是理想的東道主。他坐擁書城,又能驅使書籍,是個會讀書的學者,這些有目共睹,龔自珍用精練的詩句把它表現了出來。
“萬人叢中一握手”寫龔、宋二人初相識的情景。古人描寫邂逅相遇,即成知音,曾用“傾蓋如舊”來形容。而龔自珍是寫兩人相知已久,只是茫茫人海,無由相見,因此他們的情感交誼往往存在于思念之中。龔自珍特別愛回憶兩人初相識的情景,那是在紅塵擾攘的京師,彼此都聞名已久,待親見其面,自然就有相見恨晚之意?!耙晃帐帧焙庳S富,有握手即別之意,也有握手談心之意,給人留下寬闊的想象余地。最末一句寫翔鳳之風采,《襄陽記》曾云漢末荀彧“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后多用以形容高人雅士之風采。詩中變“三日香”為“三年香”,一方面是極言其馨香流芳之久;另一方面從龔、宋相識到寫詩之時恰恰三年,意為握手之后衣袖之香至今不滅。可見翔鳳的人格力量給詩人感染之深。此句為點睛之筆,不僅突出了翔鳳的精神風貌,也表達出詩人對他人格的崇仰。龔詩含蓄精致,包含了豐富的情意。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道光二年壬午(公元1822),是詩人寫給友人宋翔鳳的。清初至清中葉,統治者提倡的程朱理學和古文經學都是沒有思想性、只是教人做奴隸的學問。西學東漸,促成了知識分子的覺醒,公羊學派逐漸興起。常州經學大家莊述祖曾說:“吾諸甥中,劉申受可以為師,宋于庭可以為友?!笨梢娝蜗桫P少時學即有成,受到舅氏的器重。龔自珍曾師事劉逢祿學習公羊學,因此宋翔鳳也算是龔自珍的師輩,加之其曾出入于龔自珍外祖父段玉裁之門,二人又多了一層親密關系。自嘉慶二十四年(1819)相識之后,龔、宋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龔自珍寫了多首贈翔鳳詩,該詩是其中之一。
龔自珍簡介
清代·龔自珍的簡介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 龔自珍的詩(19篇)〕猜你喜歡
醉留東野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
吾與東野生并世,如何復躡二子蹤。
東野不得官,白首夸龍鐘。
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松。
低頭拜東野,原得終始如駏蛩。
東野不回頭,有如寸筳撞巨鐘。
吾愿身為云,東野變為龍。
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
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
秘閣古《笑林》云:“晉元帝生子,宴百官、賜束帛,殷羨謝曰:‘臣等無功受賞?!墼唬骸耸仑M容卿有功乎!’同舍每以為笑?!庇噙^吳興,而李公擇適生子,三日會客,求歌辭,乃為作此戲之,舉座皆絕倒。
維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
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謝無功,此事如何著得儂。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寒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
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邁。
我來夏云初,素節今已屆。
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
微風動涼襟,曉氣清余睡。
緬懷京師友,文酒邈高會。
其間蘇與梅,二子可畏愛。
篇章富縱橫,聲價相磨蓋。
子美氣尤雄,萬竅號一噫。
有時肆顛狂,醉墨灑滂沛。
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
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瀨。
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后輩。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
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
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蘇豪以氣轢,舉世徒驚駭。
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
二子雙鳳凰,百鳥之嘉瑞。
云煙一翱翔,羽翮一摧鎩。
安得相從游,終日鳴噦噦。
問胡苦思之,對酒把新蟹。
與殷晉安別
殷先作晉安南府長史掾,因居潯陽,后作太尉參軍,移家東下。作此以贈。
游好非少長,一遇盡殷勤。
信宿酬清話,益復知為親。
去歲家南里,薄作少時鄰。
負杖肆游從,淹留忘宵晨。
語默自殊勢,亦知當乖分。
未謂事已及,興言在茲春。
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難為因。
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
脫有經過便,念來存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