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觀書”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后,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

      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像東風里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里別有春景。

      注釋

      故人:老朋友。此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擬作“故人”。

      “相親”句: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黃昏。憂:愁。每:時常。親:近。

      三千字。此為泛指,并非確數。此句說明作者讀書多且快,同時也寫出他那種如饑似渴的情態。

      胸次:胸中,心里。塵:雜念。這句說作者專心讀書,胸無雜念,

      “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其一)詩中:“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

      逐:挨著次序。

      金鞍:飾金的馬鞍。玉勒:飾玉的馬籠頭。此泛指馬鞍、籠頭的貴美。

      廬:本指鄉村一戶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為村房或小屋的通稱。這里指書房。

      “觀書”鑒賞

      鑒賞

      該詩盛贊書之好處,講開卷有益之理,極寫讀書之趣,作者于謙,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詩人。他生性剛直,博學多聞。他的勤學苦練精神與他的高風亮節一樣名傳后世。這首詩寫詩人自我親身體會,抒發喜愛讀書之情,意趣高雅,風格率直,說理形象,頗有感染力。

      “書卷多情是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書本好似感情真摯的老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本詩開篇,即以個人讀書的獨特體會,談出自己和書本的親密關系。中間兩聯,集中寫己讀書之樂。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眼前的書,一讀即是無數字,讀書之多之快,表現詩人讀書如饑似渴的心情,胸中頓覺爽快,全無一點雜念。“直下三千字”,寫為書所吸引;“全無一點塵”,寫書本知識蕩滌心胸,心無雜念。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入迷的情態躍然紙上,也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

      “活水隨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句,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象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永遠清澈。“東風”句是說勤奮攻讀,不斷增長新知,就象東風催開百花,染綠柳枝一樣,依次而來,其樂趣令人心曠神怡 。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結尾一聯,以“金鞍玉勒尋芳客”為陪襯,寫出書齋之樂。“勒”為馬籠頭。“金鞍玉勒”者是富貴公子,再綴以“尋芳客”三字,直是富家浪子。這些人日以尋花問柳為能是,他們和作者是兩個不同世界之人,故而他們自然不會相信書齋之中別有一個爛漫的春天。以貴公子反襯,顯示讀書人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鑒人,可謂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美好之情之境,不是玩物喪志的游手好閑者流所能領略的。

      創作背景

      明代,科舉進入后期,不少人將讀書當作敲門磚,只將心思用在如何升官發財上,不再對書感興趣了。而于謙對讀書如此熱愛則不同凡響。面對以做官為目的,達到目的而后放棄書本的官場惡習,酷愛讀書的于謙題下《觀書》一作抒發胸臆,批評讀書現狀。

      賞析

      該詩盛贊書之好處,極寫讀書之趣,作者于謙,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詩人。他生性剛直,博學多聞。他的勤學苦練精神與他的高風亮節一樣名傳后世。這首詩寫詩人自我親身體會,抒發喜愛讀書之情,意趣高雅,風格率直,說理形象,頗有感染力。

      詩的首聯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頷聯用夸張、比喻手法寫詩人讀書的情態。一眼掃過三千字,非確數,而是極言讀書之多之快,更表現詩人讀書如饑似渴的心情。胸無一點塵,是比喻他胸無雜念。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入迷的情態躍然紙上,也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頸聯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說明勤讀書的好處,表現詩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句,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象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永遠清澈。“東風”句是說勤奮攻讀,不斷增長新知,就象東風催開百花,染綠柳枝一樣,依次而來,其樂趣令人心曠神怡 。尾聯以貴公子反襯,顯示讀書人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鑒人,真可謂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美好之情之境,豈是玩物喪志的游手好閑者流所有以領略的!

      于謙簡介

      明代·于謙的簡介

      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 于謙的詩(11篇)

      猜你喜歡

      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詠史八首·其一

      魏晉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菩薩蠻·送曹君之莊所

      宋代辛棄疾

      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青云路。圣處一燈傳,工夫螢雪邊。

      麴生風味惡,辜負西窗約。沙岸片帆開,寄書無雁來。


      圍爐夜話·學貴有疑人貴有德

      清代王永彬

      讀書無論資性高低,但能勤學好問,凡事思一個所以然,自有義理貫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貧賤,但能忠厚老成,所行無一毫茍且處,便為鄉黨仰望之人。


      齋中讀書詩

      南北朝謝靈運

      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

      矧乃歸山川,心跡雙寂寞。

      虛館絕諍訟,空庭來鳥雀。

      臥疾豐暇豫,翰墨時間作。

      懷抱觀古今,寢食展戲謔。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閣。

      執戟亦以疲,耕稼豈云樂。

      萬事難并歡,達生幸可托。


      又答王庠書

      宋代蘇軾

      別紙累幅過當,老病廢忘,豈堪英俊如此責望邪。少年應科目時,記錄名數沿革及題目等,大略與近歲應舉者同爾。亦有少節目文字,才塵忝后,便被舉主取去,今皆無有,然亦無用也。實無捷徑必得之術。但如君高才強力,積學數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實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跡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此雖迂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甚非速化之術。可笑可笑。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清代鄭燮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雖生知安行之圣,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苦之,坡灑然不倦。豈以一過即記,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

      且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即如《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巨鹿之戰、鴻門之宴、垓下之會為最。反覆誦觀,可欣可泣,在此數段耳。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更有小說家言,各種傳奇惡曲,及打油詩詞,亦復寓目不忘,如破爛廚柜,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其齷齪亦耐不得。


      李氏山房藏書記

      宋代蘇軾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悅于人之耳目,而不適于用。金石草木絲麻五谷六材,有適于用,而用之則弊,取之則竭。悅于人之耳目而適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賢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見,各隨其分;才分不同,而求無不獲者,惟書乎?

      自孔子圣人,其學必始于觀書。當是時,惟周之柱下史老聃為多書。韓宣子適魯,然后見《易》《象》與《魯春秋》。季札聘于上國,然后得聞《詩》之風、雅、頌。而楚獨有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時, 得見《六經》者蓋無幾,其學可謂難矣。而皆習于禮樂,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漢以來,作者益眾,紙與字畫日趨于簡便。而書益多,士莫不有,然學者益以茍簡,何哉?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之于書,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詞學術,當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于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余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己有,發于文詞,見于行事,以聞名于當世矣。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而廬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蓋將老焉。盡發公擇之藏,拾其余棄以自補,庶有益乎!而公擇求余文以為記,乃為一言,使來者知昔之君子見書之難,而今之學者有書而不讀為可惜也。


      勸學詩

      宋代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王冕好學

      明代宋濂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者。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駕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后。鄉里兒競遮道訕笑,冕亦笑。選自《元史·王冕傳》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2048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1页|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