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陶淵明的詩 >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魏晉]:陶淵明

      虛舟縱逸棹,回復(fù)遂無窮。

      發(fā)歲始俯仰,星紀奄將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榮且豐。

      神萍寫時雨,晨色奏景風。

      既來孰不去?人理固有終。

      居常待其盡,曲肱豈傷沖。

      遷化或夷險,肆志無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華嵩。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譯文及注釋

      譯文

      時光流逝如同飛舟,循環(huán)往復(fù)以至無窮。

      剛過開年俯仰之間,忽然又到一年之中。

      南窗罕見憔悴枯木,北面樹林一片繁榮。

      雨神及時瀉下甘雨,清晨吹拂祥和南風。

      人既生來誰能不死?人生規(guī)律必然有終。

      生活清貧等待命盡,彎臂作枕何妨道隆。

      時運變化有順有險,縱心任性沒有窮通。

      倘能遇事達觀視之,何必攀登嵩華高峰。

      注釋

      五月旦作:指五月初一寫這首詩。旦,這里的解釋是農(nóng)歷初一。和(hè):唱和,用詩歌酬答,依照戴主簿所贈之詩的題材、格律而寫詩。戴主簿:姓戴的主簿,事跡不詳。主簿,是官名,主簿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長,掌管文書。

      虛舟:空船,這里可解釋為“輕舟”。逸:快疾、迅速的意思。棹(zhào):長的船槳,是劃船的工具。這兩句化用《莊子·列御寇》“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之意,比喻迅速流逝的時光。

      發(fā)歲:開歲,一年之始。俛(fǔ)仰:即俯仰,形容時間短暫。俛,同“俯”。

      星紀:星次名,這里指癸丑年(413年)。古代星歲紀年法,把周天劃為十二分次,每分次有一專名,星紀即其中之一。歲星運行一個分次,就是一年。《晉書·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于辰在丑。”晉義熙九年即為癸丑歲。奄:通“淹”,忽然的意思。將中:將到年中,指五月。

      罕:罕見,稀少。悴:憔悴,這里是枯萎的意思,指干枯之物。

      榮且豐:繁榮茂盛。榮和豐,都有茂盛的意思。

      神萍:雨師。一作“萍光”,一作“神淵”。《楚辭·天問》:“蓱起雨,何以興之?”王逸注:“蓱,萍翳,雨師名也。”寫:同“瀉”,傾注。

      奏:通“湊”,聚集。景風:古代指祥和之風。《爾雅·釋天》:“四時和為通正,謂之景風。”《列子·湯問》:“景鳳翔,慶云浮。”也指南風或東南風,如《說文·風部》:“南方曰景風。”《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故曰景風。”《淮南子·墬形訓》:“東南曰景風。”

      來、去:喻指生、死。

      人理:人生的道理。

      居常待其盡:安于貧困,等待命終。晉代皇甫謐《高士傳》:“貧者,士之常也;死者,命之終也。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

      曲肱(gōng):“曲肱而枕之”的省略,即彎曲胳膊作枕頭。語本《論語·述而》:“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豈傷:哪里妨害。沖:虛,淡泊,指道的最高境界。《老子》:“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遷化:指時運的變化。夷:平坦。險:險阻。

      肆志:隨心任性。肆,是放肆、放縱的意思。窊(wā)隆:謂地形洼下和隆起,引申為起伏,高下。窊,是低洼、低下;隆,是隆起、突出。

      即事:就事,對眼前事物的認識。

      華嵩:華山和嵩山,傳說為神仙所居之地。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鑒賞

      賞析

      “虛舟縱逸棹”,縱是操縱,這里可以理解為是被動用法,被“逸棹”所操縱。逸棹,就是把船劃得很快;結(jié)合前面的“虛舟”來理解:在輕舟上,飛快地劃著船槳,說的是速度之快。這只是字面的意思。“回復(fù)遂無窮”,回復(fù),是說循環(huán)反復(fù),循環(huán)反復(fù)以至于無窮無盡。諸家注本都說,這里說的是時間,“時光不停,迅速流逝,四季循環(huán),無窮無盡”。

      上面兩句是虛寫,寫大的概念,時間流逝極快,且循環(huán)反復(fù)至于無窮。接著兩句,具體地寫。在日常生活中,一天天、一年年,很快就過去了。“發(fā)歲始俛仰”,發(fā)歲,是說一年剛開始;俛仰,通“俯仰”,俯是低頭,仰是抬頭,在這樣的抬頭與低頭之間,一年才剛開始,馬上就到五月了,馬上就要過去半年了。“星紀奄將中”,星紀,簡單的理解就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一年;奄,表示時間之快;將中,將到正中,指年中;在一俯一仰之間,馬上就要到年中了。《離騷》中說,“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說的是時間匆匆而過,不為人們而停留,在眨眼之間,春天走了,秋天來了,循環(huán)反復(fù)。

      這首詩寫的時間是五月。上面也說了,時間過的很快,俯仰之間,馬上就到年中了,就到五月了。緊接著寫的,就是在五月的時候,自然萬物是什么樣的情況。“南窗罕悴物,北林榮且豐”,不論是南窗還是北林,花草樹木都生機盎然。這里是互文。互文的特點,是互相呼應(yīng),互相補充。比如這句,不能說南窗沒有枯萎的花草,北邊的樹木很茂盛。不能這么分開說。它們是一個整體,是在描述這個季節(jié)的自然景象。這兩句寫樹木,下面兩句寫風雨。“神萍寫時雨,晨色奏景風”,“萍”一作“淵”,意思是天淵。下大雨的時候,天空烏云密布,望過去就好像是深淵一樣,同時,它又是在天上的,天上的東西在古人看來,都是神靈一樣的東西,都需要有敬畏之心,所以稱為“神淵”。“寫”通“瀉”,和下面的“時雨”連起來理解,“時雨”是應(yīng)時應(yīng)季的雨。在五月份的時候,天上下著應(yīng)時的雨。“晨色”是清晨的景色,清晨的時候,萬物都很美好;在這時候,還伴隨著五月的和暖的南風。此時正是五月份,又有溫暖的南風吹過來,真是好時節(jié)。

      以上四句,花草樹木也好,風和雨也罷,陶淵明在這里不只是要寫大自然的這樣一種美好,他是在說,什么樣的季節(jié),有什么樣的自然景象,它們是應(yīng)時而來的;季節(jié)一過,它們也就會消失了。“既來孰不去”,緊接著,他就說了,“既來”,南窗北林的那些花草樹木,現(xiàn)在都生長的很茂盛,天上下著應(yīng)時的雨,還有那溫暖的南風,這些,在五月這樣的季節(jié),它們都來了,都應(yīng)時地出現(xiàn)了,但是,“孰不去?”這是問句,其實是明知故問的,它們是肯定要去的,要離開的,這是自然規(guī)律,有來必有去。這樣的道理,和人生是一樣的,有生必有死。“人理固有終”,人這一輩子,和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是一樣的道理,有繁盛美好的時候,也會有凋落的時候,“固有終”,本來就有終了的時候,就是“人固有一死”的意思,是不可抗拒的。

      春秋的時候,有一個人叫榮啟期,他和孔子有過對話。有一回,孔子去泰山游玩,在路上碰到了榮啟期。當時,榮啟期穿的很破,書上說是“鹿裘帶索”,裘是大衣,鹿裘不是說用鹿皮做的皮衣,而是指一種較為粗糙的外衣,古時候是喪服或者是隱士穿的衣服,“帶索”,說的是在腰間隨便用繩索系上。即使是這樣窮苦,榮啟期依然是“鼓琴而歌”,他一邊彈琴一邊快樂地吟唱著。孔子就問他,你為什么這么高興呢?榮啟期回答說,我高興的原因有很多。然后他就列舉了三方面的原因:天地之間,人為貴,而我是人,這是一樂;男尊女卑,世間以男為貴,而我是男的,這是第二樂;有的人沒活幾歲就夭折了,而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活到九十歲了,這是第三樂;這樣,我還不應(yīng)該高興嗎?說完這三樂,榮啟期總結(jié)說,“貧者,士之常也”,窮苦是讀書人經(jīng)常會面對的;“死者,民之終也”,死亡的事情大家都一樣,這是所有人最后的結(jié)局,那么,我現(xiàn)在,“居常以待終”,我安心處于平常狀態(tài),等待和大家都一樣的結(jié)果,這有何不快樂呢?這是榮啟期的故事。

      前面說,“人理固有終”,人這一生,肯定是有終了的時候,所有人都一樣,都會死的。那么人們能做的就是“居常待其盡”,就坦然地面對,安心地生活吧,死亡是終究會來的。這個意思,和榮啟期所說的“居常以待終”,意思是一樣的。對于讀書人來說,生活上的清貧是常事,人要堅守得住,不要因為生活貧困,就輕易改變?nèi)松鷾蕜t,就去曲意逢迎或者自憐自哀;至于死亡,則是所有人都會面對的,沒什么值得害怕。那么,能夠認清楚這一點,再苦的生活都不算什么,人照樣可以每天快快樂樂的。安心處于平常狀態(tài),等待和大家都一樣的結(jié)果,這有何不快樂?“曲肱豈傷沖”,有一個成語,叫“曲肱而枕”,把胳膊彎起來,枕著睡覺。《論語·述而》上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起胳膊當作枕頭,這樣的生活也很有樂趣的。陶淵明在這里說,這樣的生活,“豈傷沖”,怎么會有損于“沖虛之道”呢?沖虛之道,簡單地說,是那種淡泊的、恬淡的生活。另一層意思,這個“沖”、“虛”,是道教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字眼。到這里可以看出,這個戴主簿大概是個學道求仙一類的人,而陶淵明寫這首唱和詩,來表明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時間循環(huán)反復(fù)至于無窮,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會終了的,那么就要“居常待其盡”,坦然地面對,安心地生活,即便吃粗糧喝涼水,枕著胳膊睡覺,也不失為人生樂事,不必去求長生、去求仙問道。

      “遷化或夷險,肆志無窊隆”,日月星辰是不斷在變換的。大自然如此,人生也一樣。在這樣不斷的遷移變化當中,總不免有順利的時候、也會有艱難險阻的時候。這里的“或夷險”,是或夷或險,有時候平坦有時候艱難。人生是這樣的,不會是一帆風順。那么,“肆志”就好了,只要能做到縱心任性,能夠保持心志的自由,那就無所謂“窊隆”了。說的是心靈要自由,不要總惦記著富貴,惦記著長生不老那些事情,那樣心會被束縛住的。窊隆,這里引申為“窮通、貴賤”。心志只要是自由的,是縱心任性的,那么就無所謂窮通貴賤了。

      所以,最后陶淵明就說,“即事如以高”,對于這些事情,自然變化、生與死、窮困與富貴,等等這些,如果有很高明的,很通達的認識的話,那么,“何必升華嵩”,何必去尋仙,何必上華山、上嵩山去修煉呢?華山和嵩山,是人們尋道修佛的地方。這兩句是全詩的總結(jié)。

      這首唱和詩,它所唱和的,大抵是戴主簿這個人,樂衷于尋仙訪道,或者,彼此間有過類似的交流,在這里,陶淵明就用這首詩來闡述自己的人生觀。這首詩的口氣非常堅定,可以看得出來陶淵明歸隱之后的決心。生與死、貧窮與富貴這些問題,他用平常心去對待,恬然自得。他就認定了人生應(yīng)該這樣。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與《形影神三首》創(chuàng)作時間相近。這年陶淵明四十九歲。 ?

      陶淵明簡介

      魏晉·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的詩(114篇)

      猜你喜歡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

      宋代胡銓

      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xiāng)輕別。空惹猿驚鶴怨,誤薜蘿秋月。

      囊錐剛強出頭來,不道甚時節(jié)。欲命巾車歸去,恐豺狼當轍。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zhàn)爭地圖

      清代秋瑾

      萬里乘風去復(fù)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

      唐代陳子昂

      丁酉歲,吾北征。出自薊門,歷觀燕之舊都,其城池霸異,跡已蕪沒矣。乃慨然仰嘆。憶昔樂生、鄒子,群賢之游盛矣。因登薊丘,作七詩以志之。寄終南盧居士。亦有軒轅之遺跡也。

      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

      應(yīng)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

      尚想廣成子,遺跡白云隈。

      南登碣石阪,遙望黃金臺。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悵已矣,驅(qū)馬復(fù)歸來。

      王道已淪昧,戰(zhàn)國競貪兵。

      樂生何感激,仗義下齊城。

      雄圖竟中夭,遺嘆寄阿衡。

      秦王日無道,太子怨亦深。

      一聞田光義,匕首贈千金。

      其事雖不立,千載為傷心。

      自古皆有死,徇義良獨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劍誠已矣,感我涕沾衣。

      大運淪三代,天人罕有窺。

      鄒子何寥廓,漫說九瀛垂。

      興亡已千載,今也則無推。

      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臺。


      讀李翱文

      宋代歐陽修

      予始讀翱《復(fù)性書》三篇,曰:此《中庸》之義疏爾。智者誠其性,當讀《中庸》;愚者雖讀此不曉也,不作可焉。又讀《與韓侍郎薦賢書》,以謂翱特窮時憤世無薦己者,故丁寧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韓為秦漢間好俠行義之一豪俊,亦善論人者也。最后讀《幽懷賦》,然后置書而嘆,嘆已復(fù)讀,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與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時,與翱上下其論也刪。

      凡昔翱一時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韓愈。愈嘗有賦矣,不過羨二鳥之光榮,嘆一飽之無時爾。此其心使光榮而飽,則不復(fù)云矣。若翱獨不然,其賦曰:“眾囂囂而雜處兮,成嘆老而嗟卑;視予心之不然兮,慮行道之猶非。”又怪神堯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孫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為憂必。嗚呼!使當時君子皆易其嘆老嗟卑之心為翱所憂之心,則唐之天下豈有亂與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時,見今之事,則其憂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憂也?余行天下,見人多矣,脫有一人能如翱憂者,又皆賤遠,與翱無異;其余光榮而飽者,一聞憂世之言,不以為狂人,則以為病癡子,不怒則笑之矣。嗚呼,在位而不肯自憂,又禁他人使皆不得憂,可嘆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歐陽修書。


      又答斌老病愈遣悶二首·其二

      宋代黃庭堅

      風生高竹涼,雨送新荷氣。

      魚游悟世網(wǎng),鳥語入禪味。

      一揮四百病,智刃有余地。

      病來每厭客,今乃思客至。


      玉華宮

      唐代杜甫

      貞觀二十一年,作玉華宮,后改為寺,在宜君縣北鳳凰谷。

      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不知何王殿,遺構(gòu)絕壁下。

      陰房鬼火青,壞道哀湍瀉。

      萬籟真笙竽,秋色正蕭灑。

      美人為黃土,況乃粉黛假。

      當時侍金輿,故物獨石馬。

      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

      冉冉征途間,誰是長年者?


      論詩五首·其四

      清代趙翼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飲酒·十五

      魏晉陶淵明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一

      唐代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題三十計小象

      清代吳慶坻

      食肉何曾盡虎頭,卅年書劍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黃祖,襆被今猶窘馬周。

      自是汝才難用世,豈真吾相不當侯。

      須知少日拏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亚洲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