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徹的詩 > 秋風辭

      秋風辭

      [兩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秋風辭”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風刮起,白云飛。草木枯黃雁南歸。

      秀美的是蘭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難忘懷。

      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劃動船槳揚起白色的波浪。

      吹起簫來打起鼓,歡樂過頭哀傷多。

      年輕的日子早過去,漸漸衰老沒奈何。

      注釋

      辭:韻文的一種。

      黃落:變黃而枯落。

      秀:此草本植物開花叫“秀”。這里比佳人顏色。芳:香氣,比佳人香氣。蘭、菊:這里比擬佳人。“蘭有秀”與“菊有芳”,互文見義,意為蘭和菊均有秀、有芳。

      佳人:這里指想求得的賢才。

      泛:浮。樓船:上面建造樓的大船。泛樓船,即“乘樓船”的意思。汾河:起源于山西寧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黃河。

      中流:中央。揚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鳴:發聲,響。發:引發,即“唱”。棹(zhào):船槳。這里代指船。棹歌:船工行船時所唱的歌。

      極:盡。

      奈老阿:對老怎么辦呢?

      參考資料:

      1、任克良編 .拜城詩詞選編 :中國文化出版社 ,2010 :14 .

      2、李寅生著 .中國古典詩文精品讀本 上冊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2013 :82-83 .

      3、霍松林著 .霍松林選集 第十卷 歷代好詩詮評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 ,2010 :3-4 .

      4、姜葆夫選析 .漢魏六朝詩歌賞析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1 :4-6 .

      5、童輝主編 .一生最愛古詩詞 :外文出版社 ,2012 :115-116 .

      “秋風辭”鑒賞

      創作背景二

      據《漢書·武帝紀》,漢武帝劉徹到河東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祭祀后土,共有五次。只有一次在秋天,即元鼎四年(前113)十月。這次出巡,途中傳來南征將士的捷報,而將當地改名為聞喜,沿用至今。時值秋風蕭颯,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宴盡之余,遂作此篇。

      鑒賞

      詩開篇寫道:“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陣陣秋風卸白云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郁,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短短兩句,清遠流麗。

      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三:“秋風百代情至之宗。”秋日乃惹人思情,雖有幽蘭含芳,秋菊斗艷,然凋零的草木,歸雁聲聲,勾起漢武帝對“佳人”不盡的思念之情:“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寫的纏綿流麗乃一詩之精華,正如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三:“此辭有感秋搖落系念仙意。懷佳人句,一篇之骨……”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棹歌”三句,竭力描寫漢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歡宴景致。當樓船在汾河中流疾駛,潺緩的碧水,頓時揚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熱之際,不禁隨著棹櫓之聲叩舷而歌。

      緊接著卻出現了“歡樂極兮哀情多”。君臨天下,當藐視一世,俯視天地之間,應慨然得意忘形爾。何來如此幽情哀音?王堯衢《古詩合解》卷一一語道破:“樂極悲來,乃人情之常也。愁樂事可復而盛年難在。武帝求長生而慕神仙,正為此一段苦處難譴耳。念及此而歌嘯中流,頓覺興盡,然自是絕妙好辭”原來,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眼前的尊貴榮華終有盡時,人生老之將至,所有一切也會隨著死亡不復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為“少壯幾時兮奈老何”而憂傷呢?

      解析

      全詩比興并用、情景交融,是中國文學史上“悲秋”的名作。

      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謂寫“樂極哀來,驚心老至”,一謂“此辭有感秋搖落。系念求仙意, ‘懷佳人’句,一篇之骨”(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三)。張玉谷又補充說:“以佳人為仙人,似近、乎鑿。然帝之幸河東,祠后土,皆為求仙起見,必作是解,于時事始合,而章義亦前后一線穿去” (同上)。詩中求仙之意不明說,只以“懷佳人兮不能忘”一句暗點,意趣含蓄,妙在其中。

      全詩共有九句,可分作四層:“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為第一層,點出季節時令特點。這兩句狀物描景,有色彩形象,有流動感,念來自然平易,而句式結構又十分緊促干練,起、飛、落、歸這幾個動詞的組合,直給人以物換星移的緊迫感。此后曹“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和唐詩“秋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等諸如此類的佳句,無不受到《秋風辭》的啟示,而兀出一定的繼承、借鑒關系。明人謝榛以為,《秋風辭》之起句,出于高祖劉邦的“大風起兮云飛揚”(《四溟詩話》)。僅從字面看,固然不錯;但兩者的境界和情韻,卻頗為異趣:“大風起兮云飛揚”,蒼莽遼闊,表現的是風云際會中崛起的雄主壯懷;“秋風起兮白云飛”,則清新明麗,蕩漾著中流泛舟、俯仰賞觀的歡情,聯系后句,其韻味似乎更接近于《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而武帝,大約也正從這相似的情境,聯想到了《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不禁脫口吟出了下聯兩句。

      三、四句“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為第二層,是作者的因景聯想和中心情思,蘭草的秀麗,菊花的清香,各有千秋,耐人品味。春蘭秋菊自有盛時,作者觀賞的情趣和心態可以相見。接著作者由對花木的觀賞,引發起對佳人的懷念,這種由物到人的移情,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是常用的手法,如屈原《離騷》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句子。“懷佳人兮不能忘”里的“佳人”不僅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對事業的追求心愿,正象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潔一樣。

      也有觀點認為武帝于把酒臨風之際,懷念的心中“佳人”是指那位“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北方“佳人”李夫人。李夫人死于元狩年間,武帝思念不已,竟至于信少翁之說,夜致其形貌于宮,在隔帷佇望之中,唱出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何姍姍其來遲” 的迷茫之歌。而今七、八年過去,武帝還是不能忘懷于她,終于在秋日白云之下,又牽念起這位隔世伊人了。這兩句化用《九歌》人神相殊之境,寫武帝對“佳人” 的生死相望之思,確有魯迅先生所說那種“纏綿流麗”的韻致。

      五、六、七句“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為第三層,是泛舟中流的生動描繪,詩情復又一振,極寫武帝泛舟中流、君臣飲宴的歡樂景象。漢武帝與群臣祭祠后土之后,坐著樓船渡過汾河,但見河中心翻滾起白色的鱗鱗水波,這時樓船上宴飲正酣,簫鼓齊鳴,樂工歌伎們唱著舞著,與那艄公劃船的聲音上下相應和,不絕于耳。這一層每句均包含兩個動詞,依次泛、濟、橫、揚、鳴、發的排列開來,將“忻然中流”的熱烈場面彩繪得聲情并茂,呼之欲出。

      八、九句“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為第四層,是作者此次行幸河東,樂極哀來的深沉感慨。過分的歡樂之后,又帶給人哀怨的心緒,青春難再,老之將至,因而不得不及時行樂了。這一描狀自然景物后的思想歸結,仍沒有擺脫了古代騷人墨客的低沉情調。正象漢武帝本人一樣,既有平南越、斥匈奴、興太學、崇儒術的文治武功,又有敬神仙、請方士,因橫征暴斂至使“流民愈多,盜賊分行”的過錯(見《漢書》卷四十六《石慶傳》),所以這首《秋風辭》既有不少自然流暢,使人成誦難忘的秀句,又有嘆息人生短暫的虛無色彩。

      總結看來,首二句寫秋景如畫,三、四句以蘭、菊起興,融悲秋與懷人為一。以下各句寫舟中宴飲,樂極生哀,而以人生易老的慨嘆作結。

      此詩語言清麗、明快,句句押韻,節奏快,樂感強,在藝術風格上受楚辭影響較大,首兩句受到宋玉《九辯》的影響、、宋玉《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雁靡靡而南游兮,鷗雞啁哳而悲鳴”等等,均為《秋風辭》所取影。前四句兩句一換韻,后四句又另押一個韻,共三個韻。在句式上,每句中帶一“兮”字,也與楚辭相近,所以被辯體批評家稱為楚調樂府。

      全詩構思巧妙,意境優美,音韻流暢,很適合于傳唱。

      后世影響

      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愛好文學、提倡辭賦的詩人,今流傳《悼李夫人賦》。明人王世貞以為,其成就在“長卿下、子云上”(《藝苑卮言》)其他存留的詩作,《瓠子歌》、《天馬歌》、《李夫人歌》也“壯麗鴻奇”(徐禎卿《談藝錄》),為詩論家所推崇。

      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流暢的《秋風辭》,歷來為人們所稱道。此詩雖是即興之作,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沈德潛《古詩源》卷二:“《離騷》遺響。文中子謂樂極哀來,其悔心之萌乎?”以“《離騷》遺響”觀之,乃就文辭而言,沈德潛的評價非常切實。 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

      創作背景

      “顧祝帝京,忻然中流,與群臣飲宴,自作《秋風辭》。”劉徹觸景生情,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后以感嘆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懷佳人兮不能忘”等句,抒發了他渴求“賢才”的愿望。

      劉徹簡介

      兩漢·劉徹的簡介

      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 劉徹的詩(7篇)

      猜你喜歡

      上留田行

      唐代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

      積此萬古恨,春草不復生。

      悲風四邊來,腸斷白楊聲。

      借問誰家地,埋沒蒿里塋。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舉銘旌。

      一鳥死,百鳥鳴。一獸走,百獸驚。

      桓山之禽別離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倉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荊。

      交柯之木本同形,東枝憔悴西枝榮。

      無心之物尚如此,參商胡乃尋天兵。

      孤竹延陵,讓國揚名。

      高風緬邈,頹波激清。

      尺布之謠,塞耳不能聽。


      擬挽歌辭·其三

      魏晉陶淵明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飲酒·十五

      魏晉陶淵明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云。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獨醒賦

      宋代劉過

      有貴介公子,生王謝家,冰玉其身,委身糟丘,度越醉鄉。一日,謂劉子曰:“曲蘗之盛,棄土相似,釀海為酒。他人視之,以為酒耳。吾門如市,吾心如水。獨不見吾廳事之南,豈亦吾之胸次哉?矮屋數間,琴書罷陳。日出內其有余閑,散疲苶于一伸。摩挲手植之竹,枝葉蔚然其色青。此非管庫之主人乎?其實超眾人而獨醒。”

      劉子曰:“公子不飲,何有于醉?醉猶不知,醒為何謂?若我者,蓋嘗從事于此矣。少而桑蓬,有志四方。東上會稽,南窺衡湘,西登岷峨之顛,北游爛漫乎荊襄。悠悠風塵,隨舉子以自鳴。上皇帝之書,客諸侯之門。發《鴻寶》之秘藏,瑰乎雄辭而偉文。得不逾于一言,放之如萬馬之駿奔。半生江湖,流落齟齬。追前修兮不逮,途益遠而日暮。始寄于酒以自適,終能酕醄而涉其趣。操卮執瓢,拍浮酒船。痛飲而談《離騷》,白眼仰臥而看天。雖然,此特其大凡爾。有時墜車,眼花落井。顛倒乎衣裳,弁峨側而不整。每事盡廢,違昏而莫省。人猶曰:‘是其酩酊者然也。’至于起舞捋須,不遜罵坐,芥視天下之士;以二豪為螟蛉與蜾贏,兆謗稔怒,或賈奇禍,矧又欲多酌我耶?今者不然,我非故吾。覺非其未遠,掃習氣于一除。厭飲杯酒,與瓶罌而日疏。清明宛在其躬,泰宇定而室虛。臂猶醯酸出雞,蓮生于泥;糞壤積而菌芝,疾驅于通道大都而去其蒺藜。當如是也,豈不甚奇矣哉!夫以易為樂者由于險,以常為樂者本于變,是故汩沒于墾非者,始知真是;出人于善惡者,始認真善。今公子富貴出于襁褓,詩書起于門閥,頡頏六館,世襲科甲,游戲官箴,嚴以自律。所謂不颣之珠、無瑕之璧,又何用判醒醉于二物?”

      公子聞而笑曰:“夫無倫者醉之語,有味者醒之說。先生舌雖瀾翻而言有條理,胸次磊落而論不訛雜。子固以我為未知醒之境界,我亦以子為強為醉之分別。”

      于是取酒對酌,清夜深沉,撥活火兮再紅,燭花燦兮熒熒。淡乎相對而忘言,不知其孰為醉而孰為醒。


      野步

      清代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少年行三首·其三

      唐代李白

      君不見淮南少年游俠客,白日球獵夜擁擲。

      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俠好經過,渾身裝束皆綺羅。

      蕙蘭相隨喧妓女,風光去處滿笙歌。

      驕矜自言不可有,俠士堂中養來久。

      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盡為知己,黃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縣盡為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兒百年且樂命,何須徇書受貧病。

      男兒百年且榮身,何須徇節甘風塵。

      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長百丈,不如當代多還往。

      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

      看取富貴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與子儼等疏

      魏晉陶淵明

      告儼、俟、份、佚、佟:

      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賢,誰能獨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穎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于沒齒。濟北氾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

      《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何言!


      考試畢登銓樓

      宋代梅堯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

      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華曄曄

      兩漢劉徹

      華曄曄,固靈根。

      神之斿,過天門,車千乘,敦昆侖。

      神之出,排玉房,周流雜,拔蘭堂。

      神之行,旌容容,騎沓沓,般縱縱。

      神之徠,泛翊翊,甘露降,慶云集。

      神之揄,臨壇宇,九疑賓,夔龍舞。

      神安坐,翔吉時,共翊翊,合所思。

      神嘉虞,申貳觴,福滂洋,邁延長。

      沛施佑,汾之阿,揚金光,橫泰河,莽若云,增陽波。

      遍臚歡,騰天歌。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