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曹操的詩 > 蒿里行

      蒿里行

      [兩漢]:曹操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關東的仗義之士都起兵討伐那些兇殘的人。

      最初約會各路將領訂盟,同心討伐長安董卓。

      討伐董卓的各路軍隊匯合以后,因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勢利二字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后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由于戰爭連續不斷,士兵長期脫不下戰衣,鎧甲上生滿了蟣虱,眾多的百姓也因連年戰亂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無人收埋,千里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不過剩下一個還活著,想到這里令人極度哀傷。

      注釋

      關東: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西南)以東。義士:指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

      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黨羽。

      初期:本來期望。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縣南)。相傳周武王伐紂時曾在此大會八百諸侯,此處借指本來期望關東諸將也能像武王伐紂會合的八百諸侯那樣同心協力。

      乃心:其心,指上文“義士”之心。咸陽:秦時的都城,此借指長安,當時獻帝被挾持到長安。

      力不齊:指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齊:一致。

      躊躇:猶豫不前。雁行(háng):飛雁的行列,形容諸軍列陣后觀望不前的樣子。此句倒裝,正常語序當為“雁行而躊躇”。

      嗣:后來。還:同“旋”,不久。自相戕(qiāng):自相殘殺。當時盟軍中的袁紹、公孫瓚等發生了內部的攻殺。

      淮南句:指袁紹的異母弟袁術于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淮南壽春(今安徽壽縣)自立為帝。

      刻璽句:指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紹謀廢獻帝,想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并刻制印璽。璽,印,秦以后專指皇帝用的印章。

      鎧甲句:由于長年戰爭,戰士們不脫戰服,鎧甲上都生了虱子。鎧甲,古代的護身戰服。鎧,就是甲。蟣,虱卵。

      萬姓:百姓。以:因此。

      生民:百姓。遺:剩下。

      “蒿里行”鑒賞

      賞析

      這首《蒿里行》可以說是《薤露行》的姐妹篇,清人方東樹的《昭昧詹言》中說:“此用樂府題,敘漢末時事。所以然者,以所詠喪亡之哀,足當哀歌也。《薤露》哀君,《蒿里》哀臣,亦有次第。”就說明了此詩與《薤露行》既有聯系,又各有側重不同。《蒿里》也屬樂府《相和歌·相和曲》,崔豹《古今注》中就說過:“《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因此,如果說《薤露行》主要是寫漢朝王室的傾覆,那么,《蒿里行》則主要是寫諸軍閥之間的爭權奪利,釀成喪亂的歷史事實。

      此詩前十句勾勒了這樣的歷史畫卷:關東各郡的將領,公推勢大兵強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準備興兵討伐焚宮、毀廟、挾持獻帝、遷都長安、荒淫兀恥、禍國殃民的董卓。當時各郡雖然大軍云集,但卻互相觀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懷鬼胎,為了爭奪霸權,圖謀私利,竟至互相殘殺起來。誡之不成便加之筆伐,詩人對袁紹兄弟陰謀稱帝、鑄印刻璽、借討董卓匡扶漢室之名,行爭霸天下稱孤道寡之實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并對因此造成的戰亂感到悲憤。詩中用極凝練的語言將關東之師從聚合到離散的過程原原本本地說出來,成為歷史的真實記錄。然而,曹操此詩的成功與價值還不僅在此,自“鎧甲生蟣虱”以下,詩人將筆墨從記錄軍閥紛爭的事實轉向描寫戰爭帶給人民的災難,在揭露軍閥禍國殃民的同時,表現出對人民的無限同情和對國事的關注和擔憂,這就令詩意超越了一般的記事,而反映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心。

      連年的征戰,使得將士長期不得解甲,身上長滿了蟣子、虱子,而無辜的百姓卻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滿山遍野堆滿了白骨,千里之地寂無人煙,連雞鳴之聲也聽不到了,正是滿目瘡痍,一片荒涼凄慘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最后詩人感嘆道:在戰亂中幸存的人百不馀一,自己想到這些慘痛的事實,簡直肝腸欲裂,悲痛萬分。詩人的感情達到高潮,全詩便在悲愴憤懣的情調中戛然而止。

      此詩比《薤露行》更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社會災難的原因,更坦率地表現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對人民的同情。曹操本人真正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還是從他隨袁紹討伐董卓始,故此詩中所寫的事實都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較之《薤露行》中所述諸事,詩人更多直接感性的認識,故詩中反映的現實更為真切,感情更為強烈。如最后兩句完全是詩人目睹兵連禍結之下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真實情境而產生的感時憫世之嘆。劉勰評曹氏父子的詩曾說:“志不出于滔蕩,辭不離于哀思。”(《文心雕龍·樂府》)鍾嶸評曹操的詩也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詩歌感情沉郁悲愴的特點。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詩讀來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愴,故造成了其詩沉郁頓挫、格高調響的悲壯氣勢。這首《蒿里行》即是極為典型的例子。故陳祚明說:“孟德所傳諸篇,雖并屬擬古,然皆以寫己懷來,始而憂貧,繼而憫亂,慨地勢之須擇,思解脫而未能,亹亹之詞,數者而已。”(《采菽堂古詩選》)可見曹操詩歌抒憂寫憤的特征已為前人所注重。

      正因為此詩實錄當時事實并由詩人直抒胸臆,故全詩用了簡潔明了的白描手法,無意于詞句的雕鑿粉飾,而以明快有力的語言出之,如“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孟津,乃心在咸陽”四句,明白如話,一氣直下,將關東之師初起時的聲勢與正義刻畫殆盡,自己的愛憎也于此鮮明地表現出來。又如“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等語描寫聯軍將領的各懷私心,逡巡不前,可謂入木三分。對于袁紹等軍閥的譏刺與抨擊是隨著事態的發展而逐步表現的,起先稱之為“義士”,并指出“乃心在咸陽”,意在恢復漢祚,然自“躊躇而雁行”已逗出其軍心不齊和怯懦畏戰的弊端。然后寫其各為勢利而爭、發展到自相殘殺,最后點明其稱帝野心,可謂如層層剝筍,步步深入。但都以直接明白的語言寫來,令人感到詩人抑捺不住的真實感情,而軍閥懦弱而丑惡的嘴臉已躍然紙上。至于詩人感情的強烈,也完全由明暢的語言沖口而出,如寫白骨蔽野,千里無人,都以直陳其事的方式說出,最后說“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直出胸臆,無一絲造作之意,可視為詩人心聲的自然表露。

      創作背景

      公元189年(東漢中平六年),曹操獨自引領三千人馬在滎陽迎戰了董卓部將徐榮,戰敗。不久,討伐董卓的聯軍由于各自的爭勢奪利,四分五裂,互相殘殺起來,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紹、韓馥、公孫瓚等部,從此開始了漢末的軍閥混戰。此詩即是對這一歷史事件的反映。

      曹操簡介

      兩漢·曹操的簡介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 曹操的詩(19篇)

      猜你喜歡

      之零陵郡次新亭

      南北朝范云

      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

      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

      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打馬賦

      宋代李清照

      歲令云徂,盧或可呼。千金一擲,百萬十都。樽俎具陳,已行揖讓之禮;主賓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馬爰興,樗蒱遂廢。實博奕之上流,乃閨房之雅戲。齊驅驥騄,疑穆王萬里之行;間列玄黃,類楊氏五家之隊。珊珊佩響,方驚玉蹬之敲;落落星羅,急見連錢之碎。若乃吳江楓冷,胡山葉飛,玉門關閉,沙苑草肥。臨波不渡,似惜障泥。或出入用奇,有類昆陽之戰;或優游仗義,正如涿鹿之師。或聞望久高,脫復庾郎之失;或聲名素昧,便同癡叔之奇。亦有緩緩而歸,昂昂而出。鳥道驚馳,蟻封安步。崎嶇峻坂,未遇王良;跼促鹽車,難逢造父。且夫丘陵云遠,白云在天,心存戀豆,志在著鞭。止蹄黃葉,何異金錢。用五十六采之間,行九十一路之內。明以賞罰,覈其殿最。運指麾于方寸之中,決勝負于幾微之外。且好勝者,人之常情;小藝者,士之末技。說梅止渴,稍蘇奔竟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志。將圖實效,故臨難而不四;欲報厚恩,故知機而先退。或銜枚緩進,已逾關塞之艱;或賈勇爭先,莫悟阱塹之墜。皆因不知止足,自貽尤悔。況為之不已,事實見于正經;用之以誠,義必合于天德。故繞床大叫,五木皆盧;瀝酒一呼,六子盡赤。平生不負,遂成劍閣之師;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今日豈無元子,明時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長沙博局之投,正當師袁彥道布帽之擲也。

      辭曰:佛貍定見卯年死,貴賤紛紛尚流徙,滿眼驊騮雜騄駬,時危安得真致此?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愿相將過淮水。


      寄王琳

      南北朝庾信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南北朝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詠史

      清代龔自珍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侍宴詠石榴

      唐代孔紹安

      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

      只為來時晚,花開不及春。


      田家

      唐代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尋胡隱君

      明代高啟

      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天地

      兩漢劉徹

      天地并況,惟予有慕,爰熙紫壇,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為紛,黼繡周張,承神至尊。

      千童羅舞成八溢,合好效歡虞泰一。

      九歌畢奏斐然殊,鳴琴竽瑟會軒朱。

      璆磬金鼓,靈其有喜,百官濟濟,各敬厥事。

      盛牲實俎進聞膏,神奄留,臨須搖。

      長麗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況皇章。

      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清。

      發梁揚羽申以商,造茲新音永久長。

      聲氣遠條鳳鳥翔,神夕奄虞蓋孔享。


      定情詩

      魏晉繁欽

      我出東門游,邂逅承清塵。

      思君即幽房,侍寢執衣巾。

      時無桑中契,迫此路側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何以結相于?金薄畫搔頭。

      何以慰別離?耳后玳瑁釵。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何以結愁悲?白絹雙中衣。

      與我期何所?乃期東山隅。

      日旰兮不來,谷風吹我襦。

      遠望無所見,涕泣起踟躕。

      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陽。

      日中兮不來,飄風吹我裳。

      逍遙莫誰睹,望君愁我腸。

      與我期何所?乃期西山側。

      日夕兮不來,躑躅長嘆息。

      遠望涼風至,俯仰正衣服。

      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來,凄風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愛身以何為,惜我華色時。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躡茂草,謂君不我欺。

      廁此丑陋質,徙倚無所之。

      自傷失所欲,淚下如連絲。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2020|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www.亚洲日本|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精品麻豆av|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