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畫舫離筵樂未停”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昏時節的風雨籠罩著全城,船舶上錢行的宴席還沒有結束。風雨聲中的闔閭城,這些樂曲讓人不忍傾聽。
只怪當時和朋友們走動得過于密切,才導致今日的離別如此痛苦。當宴會結束,我酒醉微醒時,回想平生所歷之事,不由得心生感慨??!
注釋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畫舫(fǎng):裝飾華美的游船。
離筵(yán):餞別的宴席。
瀟瀟:形容雨聲。
闔(hé)閭(lǘ)城:蘇州的別稱。亦作“闔廬城”。
形影密:謂關系親密,總不分離。形影,人的形體與影子。
日:《王國維遺書》作“朝”,《甲稿》及《王忠愨公遺書》皆作“日”。
別離輕:謂輕易別離。
“浣溪沙·畫舫離筵樂未停”鑒賞
賞析
詞上片是寫離開蘇州時餞別酒宴上的情景?!盀t瀟”兩句:典出白居易《寄殷協律》詩:“吳娘暮雨瀟瀟曲,自別江南更不聞?!卑拙右鬃宰ⅲ骸敖蠀嵌锴疲骸河隇t瀟郎不歸?!卑拙右资歉袊@自從離開江南后,再也聽不到吳娘婉轉纏綿的歌聲了。這首詞變用其意。作者跳躍過“酒趁哀弦,燈照離席”的等待,跳躍過“執手相看淚眼”的留戀,把滿腔悲苦都傾瀉在對造成離別痛苦之原因的追究和檢討上。
詞下片聯語寫羅、王交往關系,是這首小詞的高潮,也是詞中離別之悲的極致。昔人離別怨天怨命,怨雨怨風,而作者在這里卻別出心裁,把離別的痛苦歸罪于當初不該與對方建立了如此親密的友誼。“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兩句乃是一種“反語”和“憤語”,是今日不得不輕易離別的悲痛竟導致了對當日相知相識之樂的否定。“憶平生”,其中自有深意,憶自己八年間,由于羅氏的賞識、扶持,才能在治學的道路上猛進。對羅氏的感激之情,只是含意未伸罷了。末句深化主題,由眼前別離之痛苦,升華至整個人生命運的慨嘆。
這首小詞完全是寫離別之意,從一個離別的事件引向了《人間詞》所追求的那種反映人生和反映哲理的層次。詞中寫夢醒之后的感覺,這往往有一種對人生的反省和了悟。
創作背景
1905年11月,羅振玉以父喪辭江蘇師范學堂監督事,王國維不久亦辭職歸里。1906年詞人即將離開蘇州,北上進京,友人為其設宴錢行,傷感的離筵上,詞人填了這首詞,當為送別羅振玉之作。 ?
王國維簡介
清代·王國維的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的詩(60篇)〕猜你喜歡
減字木蘭花·偶檢叢紙中
偶檢叢紙中,得花瓣一包,紙背細書辛幼安“更能消幾番風雨”一闋,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戲為也,泫然得句。
人天無據,被儂留得香魂住。如夢如煙,枝上花開又十年!
十年千里,風痕雨點斕斑里。莫怪憐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云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晉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合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青。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間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生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我非食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憋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注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后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愿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阻修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干,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豗兮筋力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余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虜運盡行當平。
何時夜出五原塞,不聞人語聞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