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越城晚眺
[明代]:劉基
西風吹散云頭雨,斜陽卻照天邊樹。樹色蕩湖波,波光艷綺羅。
征鴻何處起,點點殘霞里。月上海門山,山河莽蒼間。
西風吹散雲頭雨,斜陽卻照天邊樹。樹色蕩湖波,波光豔綺羅。
征鴻何處起,點點殘霞裡。月上海門山,山河莽蒼間。
“菩薩蠻·越城晚眺”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風吹來,雨過天晴,斜陽遠照,可以看到遠處天邊的樹林。青青的湖波蕩漾著樹影,粼粼波光閃亮,比那些華貴的衣服還要艷麗。
漸漸消退的殘霞里,有幾只大雁飛來。月亮從海口那邊的山上升起,整個山河都沉浸在沒有邊際的蒼茫之間。
注釋
波:一作“青”。
綺羅: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
征鴻:大雁于秋天南來。
海門:指江水入海之口。
參考資料:
1、夏傳才,《中國古代山水旅游詩選講》第231-232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菩薩蠻·越城晚眺”鑒賞
賞析
詞牌“菩薩蠻”下標明詞名為“越城晚眺”,按習慣思維,此詞該是劉基在紹興所作。湘湖有古跡越王城,又叫越王臺,詩詞中為順口押韻等原因,偶亦有稱越城、越臺的,李白在《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中的“西陵繞越臺”即指此;而作為越國古城,紹興同樣有相同名稱的勝跡。但《誠意伯文集》中收入的這首詞,確實為劉基在游蕭山湘湖越王城時所填。
秋風吹來,雨過天晴,大地明凈,斜陽照遠,可以看到遠處天邊的樹林。青青的湖波蕩漾著樹影,粼粼波光閃亮,比有花紋的綺羅還要艷麗。漸漸消退的殘霞里,有幾點大雁飛來。月亮從海口那邊的山上升起,整個山河都沉沒在沒有邊際的蒼茫之間。這首小詞寫雨后黃昏到日出的景色變化,生動傳神。
明代·劉基的簡介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 劉基的詩(42篇)〕
宋代:
陸游
局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嘆學齊優。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萬里羈愁添白發,一帆寒日過黃州。
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
局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歎學齊優。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萬裡羈愁添白發,一帆寒日過黃州。
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
明代:
吳承恩
白鷺群翻隔浦風,斜陽遙映樹重重。
前村一片云將雨,閑倚船窗看掛龍。
白鷺群翻隔浦風,斜陽遙映樹重重。
前村一片雲將雨,閑倚船窗看掛龍。
清代:
黃景仁
湖天闊,清湘望斷三更月。三更月,猿聲是淚,鵑聲是血。
曲終數點煙鬟沒,此間自古離愁窟。離愁窟,幾叢斑竹,臨江猶活。
湖天闊,清湘望斷三更月。三更月,猿聲是淚,鵑聲是血。
曲終數點煙鬟沒,此間自古離愁窟。離愁窟,幾叢斑竹,臨江猶活。
明代:
王夫之
湘水經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捻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湘水經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雲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裡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撚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唐代: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明代:
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
樹里孤燈雨,風前一雁秋。
離心迸落葉,鄉夢入寒流。
酒市那從問,微吟寄短愁。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
樹裡孤燈雨,風前一雁秋。
離心迸落葉,鄉夢入寒流。
酒市那從問,微吟寄短愁。
宋代: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黃昏。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黃昏。
元代:
虞集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裡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禦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唐代:
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宋代:
盧祖皋
彭傳師于吳江三高堂之前釣雪亭,蓋擅漁人之窟宅以供詩境也,趙子野約余賦之。
挽住風前柳,問鴟夷當日扁舟,近曾來否?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謾留得莼鱸依舊。可是功名從來誤,撫荒祠、誰繼風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云起,夜窗如晝。萬里乾坤清絕處,付與漁翁釣叟。又恰是、題詩時候。猛拍闌干呼鷗鷺,道他年、我亦垂綸手。飛過我,共樽酒。
彭傳師于吳江三高堂之前釣雪亭,蓋擅漁人之窟宅以供詩境也,趙子野約餘賦之。
挽住風前柳,問鴟夷當日扁舟,近曾來否?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謾留得莼鱸依舊。可是功名從來誤,撫荒祠、誰繼風流後?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雲起,夜窗如晝。萬裡乾坤清絕處,付與漁翁釣叟。又恰是、題詩時候。猛拍闌幹呼鷗鷺,道他年、我亦垂綸手。飛過我,共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