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夔州歌十絕句

      夔州歌十絕句

      [唐代]: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zhèn),瞿塘險過百牢關(guān)。(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異城,蜀江楚峽混殊名。

      英雄割據(jù)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二)

      群雄競起問前朝,王者無外見今朝。

      比訝漁陽結(jié)怨恨,元聽舜日舊簫韶。(其三)

      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

      楓林橘樹丹青合,復(fù)道重樓錦繡懸。(其四)

      瀼東瀼西一萬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飛鶴子遺瓊?cè)铮喑螟D雛入蔣牙。(其五)

      東屯稻畦一百頃,北有澗水通青苗。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其六)

      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fēng)。

      長年三老長歌里,白晝攤錢高浪中。(其七)

      憶昔咸陽都市合,山水之圖張賣時。

      巫峽曾經(jīng)寶屏見,楚宮猶對碧峰疑。(其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

      干戈滿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涼。(其九)

      閬風(fēng)玄圃與蓬壺,中有高堂天下無。

      借問夔州壓何處,峽門江腹擁城隅。(其十)


      “夔州歌十絕句”譯文及注釋

      ⑴中巴之東巴東山:東漢末劉璋據(jù)蜀,分其地為三巴,有中巴、西巴、東巴。夔州為巴東郡,在“中巴之東”。“巴東山”即大巴山,在川、陜、鄂三省邊境,詩中特指三峽兩岸連山。

      ⑵江水開辟流其間:是說從天地開辟以來,江水即流于巴東群山之間。

      ⑶白帝:白帝城。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兩岸連山,七百余里。城扼瞿塘峽口,足資鎮(zhèn)壓,故曰高為三峽鎮(zhèn)。

      ⑷夔州險過百牢關(guān):百牢關(guān)在漢中,兩璧山相對,六十里不斷,漢水流其間,因與夔州的瞿塘相似,故以作比。

      ⑸白帝夔州各異城:故白帝城在夔州城東。

      ⑹蜀江楚峽混殊名:瞿塘舊名西陵峽,與荊州西陵峽相混。

      ⑺物情:人心歸向。

      ⑻問:一作“向”,一作“間”。

      ⑼赤甲白鹽:二山名。俱刺天:都很高。

      ⑽閭閻繚繞接山巔:是說從山腳到山頂都有人家。繚繞:盤旋。

      ⑾楓林橘樹丹青合:楓葉丹,橘葉青,又兩山相對,所以說丹青合。

      ⑿復(fù)道:樓閣通行之道,因上下有道故謂之復(fù)道。錦繡:形容景物之美觀。

      ⒀趁:《字書》:趁,逐也。

      ⒁東屯:《困學(xué)紀聞》:東屯乃公孫述留屯之所,距白帝城五里。東屯之田可百頃,稻米為蜀第一。

      ⒂白晝攤錢:一作“白馬灘前”。晝:一作“買”。曾季貍《艇齋詩話》:“攤錢,即攤賭也。”

      ⒃合:會集。

      ⒄張賣:張圖以賣于市也。

      ⒅寶屏:《西京雜記》:武帝為寶屏風(fēng),設(shè)于桂宮。

      ⒆祠堂:一作“生祠”。不可忘:這三字領(lǐng)起以下三句。

      ⒇高堂:一作“高唐”。

      “夔州歌十絕句”鑒賞

      賞析

      唐代宗大歷元年(766)杜甫幾經(jīng)漂泊初寓夔州(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山川雄壯奇險,歷史古跡層積,初到夔州杜甫一連寫下十首絕句歌詠夔州的山川景色和人文景觀,合為《夔州哥歌十絕句》。

      【其一】

      中巴之東巴東山:首句點明夔州的位置并突出一個“山”字。到過夔州的人往往驚嘆夔州的莽莽群山。從瞿塘起,下接巫山峽,兩岸高山奇峰異嶺。特別是瞿塘兩崖,有如天開巨門,故稱夔門。杜甫描寫道:“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瞿塘兩崖》)詩中說狀如天門的兩崖,雄奇絕倫,連給太陽推車的羲和看見了都生怕車子翻了跌落下來。清人張問陶在《瞿塘峽》一詩中寫道:“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

      江水開辟流其間:是說自三峽開辟以來,江水就奔流其間。何時開辟?在遙遠的古代,

      白帝高為三峽鎮(zhèn)(鎮(zhèn),軍隊重鎮(zhèn)):白帝城下臨瞿塘天險,有高屋建瓴之勢,易守難攻,故為歷代軍事重鎮(zhèn),如公元221年劉備伐吳,翌年兵敗,退守白帝城,吳人不敢西上。

      瞿塘險過百牢關(guān):瞿塘峽又名廣溪峽。廣溪,是廣納眾溪的意思。四川境內(nèi)的水和陜、甘、云、貴的一部分水注入長江,匯總到狹窄的瞿塘峽。這就是杜甫在《長江二首·其一》中寫的“眾水匯涪萬,瞿塘爭一門(夔門)”,故瞿塘峽水奔騰萬狀,如虎嘯龍驤,加之峽口巨礁聳立,這就是滟滪。它是長江的“中流砥柱”,巍然而立。因江水湍急,造成回瀾千轉(zhuǎn),驚濤駭浪,所以人稱“瞿塘天下險”。(1959年冬,人民政府整治川江航道,采取洞石大爆破的的施工方案,把滟滪消除了。今已成了高峽平湖。)百牢關(guān):《光緒奉節(jié)縣志》載:“百牢關(guān)在縣東十五里,魏辛毗云:‘夔州百牢關(guān),兵馬不可越。’ ”閻侖舒詩:“百牢關(guān)下古夔州。”浦起龍引《唐書》:漢中郡西縣(即今陜西勉縣)有百牢關(guān);《圖經(jīng)》云:孔明所建,兩壁山相對,六十里不斷,漢江流其間,乃入金牛益昌路也。楊倫注亦如此。但從杜甫平生經(jīng)歷的地方看,他不曾到過漢中郡西縣,也就沒有見過那里百牢關(guān)的險狀;見到夔州的百牢關(guān)則是肯定的。詩中的百牢關(guān)當(dāng)是指夔州的百牢關(guān),位置在古夔州城(今下關(guān)城)的上邊。

      【其二】

      白帝夔州各異城:夔州古子陽城(今仍稱子陽城)下面的下關(guān)城是唐時夔州城的所在地,其下偏東南處是白帝城,它和古夔州城地界相連。由于白帝城和夔州城的營建時間相隔五百多年,這兩個古城的地界早已淹沒,看不出來了,所以詩中指出“各異城”,不是同一個城。

      蜀江楚峽混殊名:蜀江的瞿塘峽舊稱西陵峽,與荊州的西陵峽名稱相同,所以說“混殊名”。

      英雄割據(jù)非天意,霸王(wàng)并吞在物情:這兩句是互文,是說“英雄割據(jù)”、“霸王并吞”都不是天意使然,而在于人心歸向。這兩句概括了古往今來政治上的興衰成敗之理。

      【其三】

      群雄竟起問前朝:前朝,指隋朝;群雄竟起,是指隋朝末年民變四起。隋煬帝窮兵黷武,窮奢極欲,殘害忠良,親幸佞臣,造成民生無比慘痛,廣大人民逼得走投無路,群起反抗。如鄒平人王薄起兵于齊郡,漳南人竇建德起兵于高雞泊,俞縣人張金稱起兵于太原河曲,蓨(tiáo)縣人高士達起兵清河;統(tǒng)治者內(nèi)部也有不少人乘機而起,如楊玄感是隋元老重臣楊素之子,襲爵楚國公,官至柱國將軍,負有朝野重望。隋煬帝二征高麗時,特用玄感主持后方運輸補給,駐在黎陽(今河南浚縣)。這時人心厭戰(zhàn),苦于兵役,一時漕運不濟,而君命督逼緊急,玄感憤道:“獨夫肆虐,陷身絕域,此天亡之時也!我今帥義兵誅無道如何?”各地響應(yīng)者十余萬人。于是玄感率兵進攻東京洛陽,聲勢浩大。從公元611年(大業(yè)七年)至618年(大業(yè)十四年)群雄竟起,天下大亂。

      王者無外見今朝:這句是承上句“群雄竟起”,天下大亂,轉(zhuǎn)說帝王任用賢臣,勵精圖治,視國人如一家而天下大治的太平盛世(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曾見于唐朝。

      比訝漁陽結(jié)怨恨,元聽舜日舊簫韶:比(bì),直到,等到。訝,驚訝,驚奇。元,為首的,此指唐玄宗。玄宗前期知人善任,勵精圖治,貞觀之風(fēng),一朝復(fù)振。他晚年昏庸,于是宮內(nèi)有楊貴妃的擅寵,宮外有李林甫、楊國忠的用事,因而國事日非,興大獄,事聚斂,大小官吏貪污腐化,百病全生。終于造成安史之亂。凡此種種,詩人用“元聽舜日舊簫韶”一句來概括。簫韶,傳說是舜的樂曲,這支樂曲是體現(xiàn)他施行教化之治的完成。這里反用其意,指玄宗在開創(chuàng)盛世之后,認為萬事已畢,不理政事,只愛聽那支《霓裳羽衣曲》。于是野心家乘隙而入,佞臣安祿山其人狡黠,取得玄宗深信,一身兼領(lǐng)三節(jié)度使,擁有精兵二十萬,他拜楊貴妃為干娘,自由出入宮廷。直到安祿山從漁陽起兵反叛,玄宗才感到驚訝,如夢初醒,怨恨安祿山口蜜腹劍,大膽妄為。正如白居易所描寫的“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比訝漁陽結(jié)怨恨,元聽舜日舊簫韶”這兩句詩,是對玄宗的指責(zé)和諷刺。全首詩則是概括了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一百多年歷史。

      【其四】

      赤甲白鹽俱刺(讀qí,是穿的意思)天:赤甲,即赤甲山,位置在瞿塘峽西口的北岸,南基連白帝山,土石皆赤。宋人稱西山、西郊和臥龍山,今人稱雞公山。白鹽,即白鹽山,位置在瞿塘峽中段的北岸,今稱桃子山。因頁巖遍布,色如白鹽故名。這兩座山。均高入去霄。所以說:“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的“山”,主要是指赤甲山。在赤甲山下,今稱下關(guān)城的地方,是古夔州城所在地,人煙稠密,沿山逶迤而上有較多的人家。所以說“閭閻繚繞接山巔。”古時林木茂密,白帝、瞿塘一帶楓樹很多,杜甫在《秋興八首·其一》中有“玉樹凋傷楓林”之句。夔州曾有“水果之鄉(xiāng)”的稱號,特別是柑桔,唐時為貢品。所以仰望赤甲、白鹽,在復(fù)道(房屋間天橋)重樓之間,桔樹青青,金果累累,楓葉為醉,有如錦繡。所以說,“楓林桔樹丹青合,復(fù)道重樓綿繡懸。”

      【其五】

      瀼東瀼西一萬家:夔州人稱山間之流水通江者為瀼,瀼東,是指傍唐時夔州城之東入江的一條小河——草堂河的東岸;瀼西是指距草堂河之西十里流入長江的一條小河——梅溪河的西岸。瀼東即東瀼之東,瀼西即西瀼之西。因為東瀼之東是唐時夔州城郊;西瀼之西是來往船只停靠的碼頭,那里也比較平礦。這兩處人煙比較稠密,故曰“瀼東瀼西一萬家”。江南江北春冬花:江南指長江南岸,江北指長江北岸。“江南江北春冬花”,是說夔州長江兩岸四季花開。

      背飛鶴子遺瓊?cè)铮喑螟D雛入蔣牙:這兩句是說,白鶴常從茂林香花中飛起,野鴨時時戲逐于江水之中。詩中不說“白鶴”而說“鶴子”,不說“野鴨”而說“鳧雛”,不說“蔣草”而說“蔣芽”,這就顯示出這些生物在那里生存繁衍、自得其所的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其六】

      東屯稻畦一百頃:東屯在白帝城東北角,因公孫述曾在此屯田,故稱東屯。“東屯稻畦一百頃,”一百頃就是一萬畝,但東屯遠遠沒有這么寬的稻田面積,這是一個疑問。譚文興教授多方研究的結(jié)論是:東屯的范圍不僅在白帝城東北角,應(yīng)當(dāng)是從黃連樹(地名)下面的大橋村起,一直到白帝廟東面的沿東瀼水西岸比較平坦的土地。這一大片土地正有一百頃左右寬。所以說“東屯稻畦一百頃。”

      北有澗水通青苗:北,指東屯北面。澗水,就是兩山之間的流水,就是上壩(地名)上面那一段東瀼水。東屯的稻田可以從東瀼水上游直接引水自流灌溉稻田。所以說,“北有澗水通青苗”。

      晴浴狎鷗分處處:由于東瀼水源遠流長,流量大,就是晴天流量也不小,鷗鳥到處可以游玩洗濯,所以說:“晴浴狎鷗分處處。”

      雨隨神女下朝朝:用“神女”這個典故,一是點明東屯距巫山近,二是說當(dāng)?shù)亟?jīng)常下雨。因為雨水充沛,灌溉東屯稻田的澗水充足。因為雨水充沛,東屯稻田還可以經(jīng)常得到大量的天花水和兩邊山上的地面流水灌概。

      【其七】

      蜀麻吳鹽自古通:是說四川和長江下游一帶古已有物資交流,不僅指蜀吳兩地;商品也非定指麻鹽,夔州并不缺鹽。杜甫《負薪行》中“死生射利兼鹽進”可證。萬斛之舟行若風(fēng):說明當(dāng)時已常有巨舟大商來往。

      長年三老長歌里,白晝晝攤錢高浪中:長年,篙師。“三老”船工。這兩句是說,船工們在高浪中駕船飛速行駛,放聲歌唱;商賈們則只顧在陽光下攤錢賭博。“長歌”,當(dāng)是一種減輕疲勞、抒胸臆的川江號子。詩中對行船、船工、商賈寫得形象生動,語言樸實。

      【其八】

      這首詩的大意是:回憶當(dāng)年長安都市上商賈云集,有人張掛山水畫出售。我眼前的巫峽曾在畫屏上見過,至于畫上的楚宮是否在我面對的碧峰里,尚存疑問。

      詩中的“巫峽”是指瞿塘峽。杜甫在夔州詩中,常把巫山峽和瞿塘峽統(tǒng)稱巫峽。也常把夔州的山稱巫山。如“巫山巫峽氣蕭森”(《秋興八首·其一》)中的巫山是指夔州的山,巫峽是指瞿塘峽。關(guān)于楚宮:杜甫在夔州詩中提到的楚宮是夔州府治所在地的傳說中的楚宮。楚宮遺址究竟在何處,尚無一致、準確的說法,所以說“楚宮猶對碧峰疑”。

      【其九】

      武侯祠堂不可忘:武侯,即三國蜀相諸葛亮。劉備死,亮輔后主劉禪,以丞相封武鄉(xiāng)侯,謚為忠武侯。武侯祠堂:供俸諸葛亮的祠堂,在白帝城西數(shù)里的關(guān)廟沱附近,解放初尚存,改為村初級小學(xué)校舍,不久圮廢。為什么說諸葛的祠堂不可遺忘呢?因為諸葛亮有卓越的見識和軍事才干。他幫助劉備建立蜀漢,劉備死后又輔佐后主劉禪治理國家。他對劉備忠心耿耿,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貞氣節(jié)深為杜甫所尊崇。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之五》寫道:“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空失簫曹。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對諸葛亮的評價極高。

      中有松柏參天長:這既是寫實又是以松柏之長青喻諸葛之不朽和堅貞;以“參天長”喻諸葛之人品的高潔。

      干戈滿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涼:為什么“干戈滿地客愁破”這種感受呢?因為劉備是明君,諸葛是良臣。諸葛的一生是明良遇合的一生。杜甫雖然生不逢時,但他為諸葛的明良遇合感到欣慰而客愁破。

      “云日如火炎天涼”:在蔥蔥郁郁的林木中,哪怕是盛夏也覺涼快。這是寫實。另一方面,在這特定環(huán)境——武侯祠里的參天柏松庇蔭下,好像諸葛之神對他有所慰藉而感到身心爽適。

      【其十】

      閬風(fēng)玄圃與蓬壺,中有高堂天下無:閬風(fēng),閬風(fēng)顛;玄圃,玄圊堂。都是傳說中為人仙人所居之處,都在昆侖之頂。蓬壺,即蓬萊,傳說為東海三仙山之一。高堂,也作高唐,高唐觀。浦起龍《讀杜心解》引范成大《吳船錄》:“陽臺、高唐觀在來鶴峰上(來鶴峰在今奉節(jié)縣城對岸偏西的文峰山上,其形似鶴展翅乘來,)是詩夸美夔州,以為十首結(jié)局。‘高唐’句,意不在古跡,特舉本地仙靈之境,謂足與蓬閬相抗耳。推崇高唐,即是推崇夔州也。”杜甫有三首詩都寫到“高唐”,但“高唐”實際在云夢澤中,杜詩中的“高唐”是據(jù)傳說而言,所以說“意不在古跡”。

      借問夔州壓何處,峽門江腹擁城隅:“借問”是假設(shè)的問語;“壓”本是壓住的意思,這里作“坐落”解;“城隅”,本是城樓的意思,這里指夔州城。這兩句是說:夔州城坐落在哪里?它坐落在瞿塘峽口長江腹部。

      《夔州歌十絕句》在體例、語言和內(nèi)容方面有如夔州民歌《竹枝詞》,但每首末兩句都對偶成韻,這是詩人吸取了民歌的營養(yǎng),又有所創(chuàng)新,是竹枝的別唱。《夔州歌十絕句》對后世頗有影響,它開后來以“竹枝詞”為題,專寫一個地方的風(fēng)光和民俗的組詩之先。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的詩(111篇)

      猜你喜歡

      南鄉(xiāng)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宋代蘇軾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劍閣銘

      魏晉張載

      巖巖梁山,積石峨峨。遠屬荊衡,近綴岷嶓。南通邛僰,北達褒斜。狹過彭碣,高逾嵩華。

      惟蜀之門,作固作鎮(zhèn)。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世濁則逆,道清斯順。閉由往漢,開自有晉。

      秦得百二,并吞諸侯。齊得十二,田生獻籌。矧茲狹隘,土之外區(qū)。一人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見屈吳起。興實在德,險亦難恃。洞庭孟門,二國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憑阻作昏,鮮不敗績。公孫既滅,劉氏銜璧。覆車之軌,無或重跡。勒銘山阿,敢告梁益。


      北山

      宋代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南北朝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杜陵絕句

      唐代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

      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點絳唇·閑倚胡床

      宋代蘇軾

      閑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fēng)我。

      別乘一來,有唱應(yīng)須和。還知么。自從添個。風(fēng)月平分破。


      陸渾山莊

      唐代宋之問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唐代杜甫

      湖闊兼云霧,樓孤屬晚晴。

      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

      雪岸叢梅發(fā),春泥百草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蕪城賦

      南北朝鮑照

      沵迆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柂以漕渠,軸以昆崗。重關(guān)復(fù)江之隩,四會五達之莊。當(dāng)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濬洫,圖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格高五岳,袤廣三墳,崪若斷岸,矗似長云。制磁石以御沖,糊赪壤以飛文。觀基扃之固護,將萬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載,竟瓜剖而豆分。澤葵依井,荒葛罥涂。壇羅虺蜮,階斗麕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fēng)嗥雨嘯,昏見晨趨。饑鷹厲吻,寒鴟嚇雛。伏暴藏虎,乳血飡膚。崩榛塞路,崢嶸古馗。白楊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氣,蔌蔌風(fēng)威。孤篷自振,驚沙坐飛。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直視千里外,唯見起黃埃。凝思寂聽,心傷已摧。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東都妙姬,南國佳人,蕙心紈質(zhì),玉貌絳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豈憶同輦之愉樂,離宮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為蕪城之歌。歌曰:“邊風(fēng)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


      交趾懷古

      清代曹雪芹

      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国产人成网站在线电影动漫| 国产黄色一级毛片亚洲黄片大全|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熟妇无码AV|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