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宋之問的詩 > 陸渾山莊

      陸渾山莊

      [唐代]:宋之問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陸渾山莊”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回陸渾山就像油然生出超然物外之情,背負竹杖巡視山地農事感受山林美景。

      順著溪流一路賞花,我抵達溪水的源頭;為了采摘藥草,我行走在幽靜的樹林。

      山野的人們熱情打招呼,交換姓氏;好客的山鳥鳴叫著,仿佛呼叫自己的名字。

      歸去吧歸去吧,還是獨善吾身快活,自己真是缺乏德能,愧對明時又愧對此生。

      注釋

      陸渾:地名,在今河南省嵩縣。

      物外:世外,謂超脫于塵世之外。

      巖耕:耕種于山中。借指隱居。

      野人:泛指村野之人。

      “山鳥”句:據崔豹《古今注》載:“南方有鳥名鷓鴣,其名自呼,向日而飛。”這里的山鳥就是鷓鴣。

      然:一作“能”。

      “陸渾山莊”鑒賞

      賞析

      經歷南方蠻煙瘴雨之苦的宋之問,回到鄰近副都洛陽的陸渾山莊,全身心感到從未有過的安寧和愉悅。這種欣悅的心情不只緣于自然環境的舒適,更緣于脫離貶謫羈束之所的自由舒暢。

      詩的首聯大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筆意。首句“歸來物外情”,劈空而起點明“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的題旨,同時定下了全詩輕快的情緒基調。唐代士大夫多在城郊置有別業,供休暇時居住,同時利用田產獲得部分經濟收入。宋之問的陸渾山莊顯然也是有一定規模的田產,次句的“閱”字點出自己的業主身份,說明閱巖耕是巡視山地,檢閱農事,而不是休閑游覽,承起句“歸來”二字,暗示了個人身份的轉變。“負杖閱巖耕”一句看上去像平常敘事,卻字字精當,不可移易。先看負杖,古人年屆五十已入老境,出行扶杖是常事,但作者巡視山地,須攀巖而上,無法拄杖而行,只得背著杖走,這是寫人。再看巖耕,一方面說明了山莊地貌,同時也包括了勞作者在內,比直接說山地意思豐富得多。

      在起聯總敘巡視莊田之后,中間兩聯分述出行的所遇所見。頷聯先自敘,用了倒裝句式,本意是說沿著澗水看花深入,無意中來到源頭;為了搜采藥草,不知不覺走進幽靜的密林。“源水”“幽林”提到句首,就突出了走近水的源頭和密林深處的意外驚奇之感,讀來比“看花入源水,采藥行幽林”這樣的寫法更有趣味。這里,連用四個動詞(看、入、采、行),在優美的自然景色中別有一種動態美,顯得意象活潑而富于生氣。既寫出了爛漫山花、蒼翠林色的誘人,也表現了人物悠閑的心情。頸聯再寫所遇見的人和物,這里的野人應該不是作者的佃戶,而是附近的山民,所以不認識作者,殷勤地請教姓氏。這一情節有可能是事實,也可以是虛構,用意只有一個:表明自己的裝束和普通百姓一樣,野外相遇全然沒有距離感。官服本來會帶來威嚴,但自從經歷貶謫,官場對他來說就只是個不堪回首的噩夢,回到自然山林中,以普通人的身份與山民見禮,反而更讓他感覺自然和親切。人猶如此,鳥更不用說,對詩人咕咕啼叫著,仿佛自報姓名。“山鳥自呼名”的寫法很風趣,后來蘇東坡《海外》詩襲其意,寫成“花曾識面香仍好,鳥不知名聲自呼”一聯,到元代薩都剌干脆就原樣搬到自己《玉山道中》詩里。宋之問這里將鳥自呼名與野人的殷勤相問對舉,使山野自然平添一重人情之美,正好與剛剛擺脫的嚴酷的流貶境遇形成鮮明對照,強化了“歸來物外情”的主題。

      結聯緊承詩意的發展,順勢將這愉悅心情升華為獨善其身的意念。“去去”兩個疊字具見作者不可遏制的急切情態,向讀者表明了要與官場決裂、只求獨善己身的決心。但這么寫有個問題,按照傳統觀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論語·泰伯》)。生當盛世而以“獨吾樂”傲世,這非但背離了士大夫立身處世的原則,對朝廷也是個不小的諷刺,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為此宋之問追加了“無能愧此生”一句結束全詩,使獨樂的念頭避免涉及宦海風波,而將理由歸咎于自己的無能,且表示辜負盛世的慚愧之意,這就委婉地避免了憂讒畏譏的嫌疑。盡管這未必是作者的真心話,而且他的結局也證實他并未踐行隱退山林之志,但就詩的立意而言,確實如清代詩論家賀裳所說,“辭理兼至”。

      自陶淵明的作品行世,不為五斗米折腰,寧棄軒冕而歸隱田園,就成為詩歌中習見的主題。如何將這個老生常談的意思表達得自然而不矯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宋之問這首五律,完全跳過“久在樊籠里”,而直接從“復得返自然”寫起,首句點題,中間以富有生活氣息的細節渲染鄉居生活的舒適和人情味,最后以謙卑的態度委婉地表明自己的志向,很自然地完成了主題的提煉和表現,堪稱是同類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創作背景

      《陸渾山莊》是宋之問前期的作品。宋之問一生混跡于官場,雖然在宦海中幾經沉浮都沒有痛下決心,絕塵歸隱,但他愛好山水之心卻是真摯的。他在長安附近有藍田輞川別業(后為王維所居),在東都洛陽附近有陸渾山莊。他在《藍田山莊》詩中自白說:“宦游非吏隱,心事好幽偏。”有時這別業、山莊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風港。陸渾山莊有山有水,風景幽美,離洛陽又不遠,朝發夕至,往來很方便,是個可進可退的好去處。或許正因為他飽經仕途滄桑,飽嘗世事無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間。他在這些地方短暫的“隱逸”生活期間,寫下了一些優美的田園山水詩。《陸渾山莊》是其中的一篇。

      宋之問簡介

      唐代·宋之問的簡介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 宋之問的詩(6篇)

      猜你喜歡

      陸渾山莊

      唐代宋之問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北山

      宋代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點絳唇·閑倚胡床

      宋代蘇軾

      閑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別乘一來,有唱應須和。還知么。自從添個。風月平分破。


      浣溪沙·洞庭

      宋代張孝祥

      行盡瀟湘到洞庭。楚天闊處數峰青。旗梢不動晚波平。

      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夜涼船影浸疏星。


      杜陵絕句

      唐代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

      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祝英臺近·水縱橫

      宋代辛棄疾

      與客飲瓢泉,客以泉聲喧靜為問。余醉,未及答。或以“蟬噪林逾靜”代對,意甚美矣。翌日為賦此詞以褒之也。

      水縱橫,山遠近,拄杖占千頃。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動山搖,吾生堪笑,似此個、青山無定。

      一瓢飲,人問“翁愛飛泉,來尋個中靜;繞屋聲喧,怎做靜中鏡”?“我眠君且歸休,維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時問。”


      江城子·江景

      宋代蘇軾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南北朝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虎丘記

      明代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自別。未幾而搖手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發,響徹云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云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而北為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之謀所以復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后與江進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識余言否耶?


      江南曲四首·其三

      唐代儲光羲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輕舟)



      亚洲男人天堂2022|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网站|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偷偷自拍高清|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午夜日韩高清一区 |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色欲色欲www|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