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審言”譯文及注釋
譯文
身有病少交往門庭冷清,悲嘆你遭貶謫萬里遠行。
我不能到河橋餞別相送,江邊樹相依偎遠含別情。
丟官職只因你才過孫楚,汨羅江把船系憑吊屈平。
可惜你猶如那龍泉寶劍,無人識遺棄在江西豐城。
注釋
嗟(jiē):悲嘆。君:指杜審言。
懷著感情;懷著深情。
孫楚:字子荊,西晉文學家,少負才氣,盛氣傲人,仕途坎坷,年四十余始參鎮東軍事,后團傲侮石苞,免官。
維舟:停船。屈平:屈原,戰國楚人,著名文學家。
豐城:(今江西豐城縣)與杜審言的貶謫地吉州同屬江西。
“送杜審言”鑒賞
賞析
此詩情真意切,樸實自然,采用直說和用典雙管齊下的手法,以“嗟”字貫全篇,寫得情意深摯,是宋之問詩作中較有意義的作品。
詩的前四句通俗曉暢,選詞用字,不事雕飾,抒發感慨,委婉深沉。首聯直起直落,抒寫自如。“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敘事寫情,平坦直露,正如實地反映了詩人作此詩時的處境和心情。當時,詩人臥病在家,人事隔絕,社會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這時又傳來了友人因貶謫而遠行的消息,使詩人有寂寞之感,更是惆悵倍增,感慨無限,為全詩定下了凄傷哀怨的基調。“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蘊藉:一是惜別,因同知己離別而悵惘;二是傷懷,為故人被貶而感傷;三是慨嘆,由友人被貶而感慨宦海沉浮,寵辱無常。這一“嗟”字,直貫篇末,渲染了一種悲涼沉重的氣氛。
“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緊扣“嗟”字寫惜別深情,突顯出詩人的思想感情曲折起伏、波瀾疊出,又寫出了想象中的送別情景:朋友遠行,詩人因病不能相送,傷別之情倍添一層。這時詩人忽發奇想,以江邊依依楊柳比心中纏綿之情,虛景實情,渾然無跡,樸實自然,蘊藉深厚。第四句流露出詩人身雖未去河橋,而其心已飛往江濱,形象而含蓄地寫出了詩人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使“送別”二字有了著落,與第三句對照起來看,又是一層波瀾。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詩人圍繞“嗟"字,既暗點友人杜審言的貶謫,交代其行蹤,更是以孫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杜審言才學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詩人對宦海沉浮之感和對友人杜審言的惋惜之情。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凌傲,缺鄉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東軍事。屈平才華卓絕,遭讒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羅而死。賈誼貶長沙王太傅時,途經湘水,感懷身世,曾作《吊屈原賦》。友人杜審言也是個“恃才謇傲”的人,此番由洛陽流貶吉州,正好取道兩湖,浪跡瀟湘,沿途恰是前賢足跡所到之處。詩人借撫今思昔,感慨友人杜審言仕途坎坷,惋惜之情躍然紙上。
最后兩句“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仍用典故,以“可惜”歸結“嗟”字。詩人用龍泉劍埋豐城的故事,暗點出友人的貶所,寄寓了懷才不遇的慨嘆,同時也是對友人的安慰,暗示他會被再度起用,重施抱負。這兩句典與事融,密不可分,富有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收到了一石三鳥之效。
律詩要求中間兩聯對仗,此詩的第二聯對偶雖不甚工致,但流走勻稱,宛轉如意,說明作者于此重在達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這也體現了初期律詩創作中比較舒展自由的特色。綜觀全詩,筆墨飽滿,情意厚重。詩人后四句接連用典,熨貼工穩,不傷晦澀,仍保持了全詩自然樸素的風格。詩人用龍泉劍被埋沒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懷才不遇,進一步豐富了上聯的寓意;但同時也發展了上聯的思想:龍泉劍終于被有識之士發現,重見光明,那末友人也終將脫穎而出,再得起用,于憤懣不平中寄托了對友人的深情撫慰與熱切期望。 宋之問在律詩的定型上有過重要貢獻,但其創作并未完全擺脫六朝綺靡詩風的影響。這首詩音韻和諧,對仗勻稱,而又樸素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說是宋之問律詩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這一詩體上所取得的成就。
創作背景
則天皇后圣歷元年(698年),杜審言坐事貶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戶參軍,宋之問寫此詩以贈。 ?
猜你喜歡
行路難三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白雉 一作:白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水龍吟·雞鳴風雨瀟瀟
雞鳴風雨瀟瀟,側身天地無劉表。啼鵑迸淚,落花飄恨,斷魂飛繞。月暗云霄,星沉煙水,角聲清裊。問登樓王粲,鏡中白發,今宵又添多少。
極目鄉關何處?渺青山、髻螺低小。幾回好夢,隨風歸去,被渠遮了。寶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鴻天杪。但侵階莎草,滿庭綠樹,不知昏曉。
和劉柴桑
山澤久見招,胡事乃躊躇?
直為親舊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懷,挈杖還西廬。
荒涂無歸人,時時見廢墟。
茅茨己就治,新疇復應畬。
谷風轉凄薄,春醪解饑劬。
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
棲棲世中事,歲月共相疏。
耕織稱其用,過此奚所須。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