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春風驕馬五陵兒
[元代]:馬致遠
春風驕馬五陵兒,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
山過雨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殺睡足的西施。
春風驕馬五陵兒,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
山過雨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殺睡足的西施。
“水仙子·春風驕馬五陵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風輕拂五陵子弟騎著馬兒游逛,正是西湖三月風和日暖之時,到處鶯花盛開,管弦彈奏的樂聲在湖上飄蕩。不是知音不要到這里來,盡情地唱歌、飲酒、吟詩。
陣雨過后,春山嫵媚得好像西施顰眉,柳絮紛飛遠看有如垂柳托著煙靄,好像西施蓬松的鬢發,美麗的西湖啊,就像睡足初醒的西施那樣嬌柔。
注釋
五陵兒:指豪貴子弟。五陵,指長安郊外五座漢代皇帝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和平陵,為豪富聚居之地區,因建陵時遷豪富與其地故得名。
管弦觸水:指管弦彈奏的樂聲在湖上飄蕩。管弦,管樂和弦樂。
鶯花市:指鶯啼花開的春色迷人之處。
顰眉黛:形容遠處的雨后春山,好像西施皺著的青黑麗眉。
鬢(bìn)絲:鬢發。
“水仙子·春風驕馬五陵兒”鑒賞
賞析
寫西湖之春的詩詞曲可謂汗牛充棟,然此曲別是一番情調。前三句寫西湖繁華,抓住了游人在春風暖日中徜徉之感受,突出一個“鬧”字,管弦、鶯歌,更有花團錦簇;“不知音”二句乃言西湖春景之“宜”,即所謂“宜晴宜雨”,“宜酒宜詩”等等一西湖無時不美,無處不美;
最妙自然還在末三句,作者感受之細微與獨到,是極饒創造性的。特別是末句,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春之西湖與睡足了的西施醒來之比并,真可謂神來之筆,大可玩味。
元代·馬致遠的簡介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 馬致遠的詩(21篇)〕
五代:
李珣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復醉,云水。此時方識自由身。
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經年不見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複醉,雲水。此時方識自由身。
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經年不見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宋代:
趙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
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
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清代:
納蘭性德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余紅更嬌。
黃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消得一聲鶯,東風三月情。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餘紅更嬌。
黃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消得一聲鶯,東風三月情。
魏晉:
陶淵明
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
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豈不險?歸子念前涂。
凱風負我心,戢楪守窮湖。
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
誰言客舟遠?近瞻百里余。
延目識南嶺,空嘆將焉如!
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
一欣侍溫顔,再喜見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豈不險?歸子念前塗。
凱風負我心,戢楪守窮湖。
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
誰言客舟遠?近瞻百裡餘。
延目識南嶺,空歎將焉如!
宋代:
完顏璹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飛隴首,風落江皋。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雲飛隴首,風落江臯。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
清代:
黃景仁
倚柴門、晚天無際,昏鴉歸影如織。分明小幅倪迂畫,點上米家顛墨。看不得。帶一片斜陽,萬古傷心色。暮寒蕭淅。似捲得風來,還兼雨過,催送小樓黑。
曾相識。誰傍朱門貴宅。上林誰更棲息。郎君柘彈休拋灑,我是歸飛倦翮。飛暫歇。卻好趁江船,小坐秋帆側。啼還啞啞。笑畫角聲中,暝煙堆里,多少未歸客。
倚柴門、晚天無際,昏鴉歸影如織。分明小幅倪迂畫,點上米家顛墨。看不得。帶一片斜陽,萬古傷心色。暮寒蕭淅。似捲得風來,還兼雨過,催送小樓黑。
曾相識。誰傍朱門貴宅。上林誰更棲息。郎君柘彈休拋灑,我是歸飛倦翮。飛暫歇。卻好趁江船,小坐秋帆側。啼還啞啞。笑畫角聲中,暝煙堆裡,多少未歸客。
宋代:
王安石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回。愛閑能有幾人來。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回。愛閑能有幾人來。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清代:
納蘭性德
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客中誰與換春衣。
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游絲。信回剛道別多時。
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客中誰與換春衣。
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遊絲。信回剛道別多時。
清代:
納蘭性德
楊花糝徑櫻桃落。綠陰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擔閣。秋千背倚,風態宛如昨。
可惜春來總蕭索。人瘦損、紙鳶風惡。多少芳箋約,青鸞去也,誰與勸孤酌?
楊花糝徑櫻桃落。綠陰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擔閣。秋千背倚,風態宛如昨。
可惜春來總蕭索。人瘦損、紙鳶風惡。多少芳箋約,青鸞去也,誰與勸孤酌?
清代:
黃景仁
絡緯啼歇疏梧煙,露華一白涼無邊。
纖云激蕩月沉海,列宿亂搖風滿天。
誰人一聲歌子夜,尋聲宛轉空臺榭。
聲長聲短雞續嗚,曙色冷光相激射。
絡緯啼歇疏梧煙,露華一白涼無邊。
纖雲激蕩月沉海,列宿亂搖風滿天。
誰人一聲歌子夜,尋聲宛轉空臺榭。
聲長聲短雞續嗚,曙色冷光相激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