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孝祥的詩 >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宋代]:張孝祥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涌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河是如此的雄偉壯麗,露珠滾滾,微風輕拂,頓感微微寒意。寄聲月亮,能否借我鏡子讓我看清這月下美景。那深谷中的魚龍凄戚長鳴久久不絕,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隨著微波搖動,海面上水霧彌漫黑夜漫長。遠遠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猶如銀闕晶宮。

      以飛霞為玉佩,頭戴高冠,遺世獨立俯視這人間大地。月光如冰雪般潔白,照耀的大地明亮透澈,那萬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回首遙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對我笑,邀我與他們同游。乘著那鸞鳥駕駛由鳳羽為車蓋的馬車,揮揮手揚長而去。

      注釋

      江山:借指國家的疆土、政權。

      自雄:自豪;自以為了不起。

      風露:風和露。

      高寒:指月光;月亮。

      寄聲:托人傳話。

      月姊:原指傳說中的月中仙子、月宮、嫦娥,借指月亮。

      玉鑒:鏡的美稱。

      中看:好看;順眼。

      幽壑:深谷;深淵。

      魚龍: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

      悲嘯:凄戚長鳴。

      倒影:物體倒映于水中。

      星辰:指列星。

      搖動:搖擺,晃動。

      海氣: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霧氣。

      夜漫漫:黑夜漫長。比喻苦難歲月。

      白銀:即銀。金屬的一種。古代也用作通貨。

      紫金山:山名。一稱鐘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市區東。

      獨立:孤立無所依傍。

      霞佩:亦作“霞佩”。 仙女的飾物。借指仙女。

      切云冠:高冠名。

      眇(miǎo)視:仔細觀看。

      毫端: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

      回首:回頭;回頭看。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何處:哪里,什么地方。

      聞道:聽說。

      揮手:揮動手臂。表示告別。

      從此:從此時或此地起。

      翳(yì)鳳:本謂以鳳羽為車蓋,后用為乘鳳之意。

      驂(cān)鸞:謂仙人駕馭鸞鳥云游。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鑒賞

      賞析

      鎮江金山寺是聞名的古剎,唐宋以來吟詠者甚多。北宋梅堯臣的《金山寺》詩:“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絕妙地勾劃出宋時金山矗立長江中的雄姿。蘇軾在《游金山寺》詩中更以矯健的筆力,描繪江心空曠幽優的晚景。而張孝祥這首詞則注入更多超塵的藝術幻覺。詞的上片描寫秋夜壯麗的長江,星空倒映,隨波搖動,呈現出一種奇幻的自然景象。起二句直寫秋夜江中金山的雄麗,落筆不同凡響。“寄聲”二句,更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客觀物體以濃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玉鑒”,即玉鏡。“幽壑”三句承上抒寫月光映照下所見江面的奇特景色,天上的星星、月亮,倒影水中,隨波浮現出形態各異的圖象,透過彌漫江面的無邊無際的夜霧,仿佛聽到潛藏在深水中魚龍呼嘯哀號的聲音。“涌起”二句是從上文“倒影星辰”而來。“白銀闕”,指月宮。蘇軾《開元漱玉亭》詩:“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這里是形容江上涌現的滾滾白浪,在月光下好象一座座仙宮。“紫金山”,此指鎮江金山。這種高駐金山的奇景,給人一種似乎寫真又是虛幻的藝術感受。

      換頭著重抒寫作者沉浸美景而飄然出塵的思緒。表,特。這是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的詞句。佩,同佩,是佩帶的玉飾。切云是一種高冠名。屈原《涉江》:“冠切云之崔嵬”。如果說這三句是外在的描述,那么“漱冰”二句則揭示內心的感受。詞人浸沉在如同冰雪那樣潔白的月光里,他的目力仿佛能透視萬里之外的細微景物。“回首”以下五句,宕開筆力,飄然欲仙。“三山”,我國古代傳說海上有三座神山,即方丈、蓬萊、瀛洲。前人將三山融入詩詞境界中的并不少見,然而像這首詞中所具有的幻覺意識并不多。詞人超越常態的構想,充滿浪漫色彩。似乎神仙在向他微笑,要他與之同往。結末二句展現乘坐鳳羽做的華蓋,用鸞鳥來駕車的情景,更富有游仙的意趣。

      陳彥行在《于湖先生雅詞序》中說,讀張孝祥詞作“泠然灑然,真非煙火食人辭語。予雖不及識荊,然其瀟散出塵之姿,自然如神之筆,邁往凌云之氣,猶可想見也。”在這首詞中所抒寫的瀟散出塵、飄然欲仙的情思,不僅顯示出作者開闊的心胸和奇特的英氣,而且生動地反映了他的詞作個性和風貌。

      賞析二

      金山在江蘇鎮江。宋時原本矗立在長江之中,后經泥沙沖合,遂與南岸毗連。山上之金山寺為著名古剎。作者在乾道三年(1167)三月中旬,舟過金山,登臨山寺,夜觀月色,江水平靜,月色皎潔,如同白晝,此情此景,詩人心中生起無限的遐想和情思,于是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詞篇。

      詞的上闋描寫雄麗的長江夜景。“江山自雄麗”二句,既寫出江山雄偉、壯闊的氣勢,又點明夜間登臨時的風露與春寒的感覺。“寄聲月姊”二句,運筆不凡。“玉鑒”,指玉鏡。詞人置身于雄麗金山之中,馳騁著奇幻的想象:他對月傾吐心聲;欲借用她那珍貴的玉鏡來了望這美妙的景色。“幽壑魚龍”三句,承上意而具體描繪登山寺所見的各種景象。也許是借助著寶鏡的神威吧,詞人的視角不僅能看到天上的無數星辰倒影在浩渺的江面上,隨著微波搖動,山下的煙霧,一片迷漫,而且還能窺視躲藏在深水溝壑里的魚龍在張口悲嘯。晉書其意。“涌起”二句,由大江轉寫山景。“白銀闕”借指金山寺。《史記·封禪書》說海山三神山“黃金銀為宮闕”,《藝文類聚》卷六十二引作“黃金白銀為闕”。蘇軾游廬山作《開先漱玉亭》詩云:“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寫金山上開先禪院等建筑物在月下的奇妙景象有如仙山上的銀闕晶宮,可以參讀。“危駐”猶高駐,紫金山指金山。山在江中,寺在山上,亦如水中涌起。

      下闋接前結山上意指,寫詞人在山頭觀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寫轉而抒發富有浪漫氣息的感情。“表獨立”三句,既是作者對自己的一幅素描畫像,又是詞人心胸的袒露。“表獨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句意,表現出詞人屹然獨立在金山之巔的瀟灑出塵的神態。“飛霞佩”,韓愈《調張籍》:“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這是在服飾上來描繪。

      “切云”,古代一種高冠的名稱。《楚辭·涉江》:“冠切云之崔嵬。”“漱冰濯雪”二句,承上進一層抒寫自然外景沁入詞人內心的感受。作者完全沉浸在如冰雪一樣的月光里。感到整個世界是那么廣闊潔凈,又是那么深高幽遠,似乎在萬里之外的細微景物也能看得清楚。

      “回首三山何處”三句,由上面不同凡俗的氣象轉而,引出古代傳說中的三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但這里不是李清照《漁家傲》詞中“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象,而是把內心濃郁的感情移進虛擬的物象中,轉化成心靈的情致創造出另一種美妙的藝術境界。詞人說:聽說神山上的群仙,一個個都在向我打招呼滿面笑容地邀我去邀游那縹緲虛幻的世界。

      最后二句分別化用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和韓愈《送桂州嚴大夫》“遠勝登仙去,飛鸞不暇驂”的詩意。借寫由不暇驂轉化為驂鸞騰飛,登仙而去了。“翳鳳”,以鳳羽作華蓋。“驂鸞”,用鸞鳥來駕車。詞中結尾的虛擬與首起的實景,首尾照應,構成一個虛實相合、情景交融的整體。

      陳應行在《于湖先生雅詞序》中說:張孝祥“所作長短句凡數百篇,讀之泠然灑然,真非煙火食人辭語。予雖不及識荊,然其瀟灑出塵之姿,自然如神之筆,邁往凌云之氣,猶可以想見也。”所謂“非煙火食人辭語”,大體都指這一類詞作。但是這首詞的藝術構思,獨具一格。詞人面對如此雄麗的江山、潔白的月色,心物感應由外在的直覺,漸漸地發展到內心的感受,相互滲透,從而創造出一種更為浪漫的飄然欲仙的藝術境界,顯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氣和曠達的心胸。

      張孝祥簡介

      宋代·張孝祥的簡介

      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 張孝祥的詩(10篇)

      猜你喜歡

      夢武昌

      元代揭傒斯

      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游。

      蒼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鋪七澤流。

      鼓角沈雄遙動地,帆檣高下亂維舟。

      故人雖在多分散,獨向南池看白鷗。


      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五代毛熙震

      梨花滿院飄香雪,高樓夜靜風箏咽。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

      小窗燈影背,燕語驚愁態。屏掩斷香飛,行云山外歸。


      同柳吳興何山

      南北朝吳均

      王孫重離別,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參差澗里薇。

      輕云紉遠岫,細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螢飛。

      君隨綠波遠,我逐清風歸。


      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宋代辛棄疾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懷趙丞相經始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誰來照影,臥龍山下。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待細把江山圖畫。千頃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馬。中有句,浩難寫。

      詩人例入西湖社。記風流重來手種,綠陰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國,十里水晶臺榭。更復道橫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問當年魚鳥無存者。堂上燕,又長夏。


      蝶戀花·湘水自分漓水下

      明代王夫之

      湘水經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捻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南鄉子·題南劍州妓館

      宋代潘牥

      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還。

      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早發武連驛憶弟

      清代曾國藩

      朝朝整駕趁星光,細想吾生有底忙。

      疲馬可憐孤月照,晨雞一破萬山蒼。

      曰歸曰歸歲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風力勁,何當吹我送君旁。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

      清代納蘭性德

      麥浪翻晴風飐柳,已過傷春候。因甚為他成僝僽?畢竟是春迤逗。

      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


      客中夜坐

      明代袁凱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

      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風入松·寄柯敬仲

      元代虞集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女人aaa毛片在线|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亚洲成色在线影院|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亚洲M码 欧洲S码SSS222|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