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中柳樹葉子低垂,微風吹拂,水面泛起細細波紋。
清凈歡欣只是煮茶品茗,最美的味道只是煮芹為羹。
飲酒沒有遇上邀請友人飲酒的農夫,回家沒有任何東西帶給妻子。
水畔高地正是農事繁忙時刻,農夫們抬腳下田正準備開始農耕。
注釋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來時,民眾集會競技,進行各種類型的作社表演,并集體歡宴,不但表達他們對減少自然災害、獲得豐收的良好祝愿,同時也借以開展娛樂。
風溪澹澹紋:微風吹拂,水生細紋。
羹芹:煮芹為羹。
田父:依杜甫詩意,田父指邀請友人飲酒的農夫。
細君:用東方朔典故,指妻子。
東皋:水畔高地。
舉趾:舉腳,下田。
“社日”鑒賞
賞析
謝逸的這首五言律詩,雖承襲了江西詩派“點鐵成金”、引經據典之習,卻未形象枯竭,顯得空乏。而是著筆于田園農桑,寫得清新幽折,恬淡自然,于平淡瑣事之中見生活之真淳,見性靈之逍遙。詩歌以“社日”為題,既交代了寫作的背景與時間又為全詩奠定了輕松愉悅的感情基調。
首聯以寫景開篇,詩人用清新自然的筆墨輕描淡寫,點染出一痕春色。詩人巧用疊詞,“垂垂”狀柳葉之態,亦指雨滴下落;“細細”寫水波之紋,用語清新,形容細致。兩處疊詞連用,使得詩句節奏分外明快。雨染柳葉,風戲波痕,一靜一動,情景交融,道出春之舒展,道出萬物之生氣,道出覽物之悠然。
頷聯寫春社上的活動,煮茶品飲,烹芹為羹。雖無玉盤珍饈,管弦絲竹,但茗香沁人心脾,芹羹天然鮮美。此處用字極煉,其中“羹”為名詞動用。
頸聯用典。顯得詩人悠然通脫,亦生活情趣盎然。謝逸在《睡起》詩云:“假貸煩鄰里,經營愧老妻?!彪m然能對于拮據能夠坦然處之,但是面對妻子就沒那么自然了。詩人由熱鬧的春社酒酣而歸,搖搖晃晃,兩手空空。此情此景,詩人如何向妻子解釋皆不得而知,但應有其趣。
尾聯寫田園之景,亦顯悠然自得,樂在其中。詩人以農事收筆,既給讀者留下關于田園風光的無限遐思,又表明躬耕田園,讀書悅己,淡泊處世的志向,讀之令人回味無窮。
此詩寫景細致,形象鮮明。詩人生活清貧,一茗一羹,度過春社,既不遭田父之泥飲,更無歸遺細君之事;而東作方興,正待耕耘。寫來一片生機,趣味盎然,讀其詩而知其人,蓋不俗之士也。而杜甫、東方朔兩典,亦用得貼切,皆節日故事也。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謝逸曾屢舉進士不第,且其操履峻潔,不附權貴,后歸隱不仕。此詩即是詩人歸隱后所作,為寫春社日的歸隱生活。
謝逸簡介
宋代·謝逸的簡介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科舉,均不第。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 謝逸的詩(5篇)〕猜你喜歡
滿江紅·無利無名
無利無名,無榮無辱,無煩無惱。夜燈前、獨歌獨酌,獨吟獨笑。況值群山初雪滿,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饒百歲擬如何,從他老。
知富貴,誰能保。知功業,何時了。算簞瓢金玉,所爭多少。一瞬光陰何足道,便思行樂常不早。待春來攜酒殢東風,眠芳草。
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
老小相依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過者無顏色。
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
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
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
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
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
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
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