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停驛”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小船轉過山勢彎曲之處,一片開闊的平川便出現在眼前。
抬頭看見船帆好似落于樹巔,山峰上圓月當空。
幾家相聚居的人家升起荒野的炊煙,貧瘠的山田,像刀刃一樣窄小,掛在高高的山野上。
在這彎曲的險灘、狹窄的水道前,我這個漂泊之人正在發愁明早要如何渡過這險阻小道。
注釋
山:山麓、山腳。
曲:彎曲,轉彎。山中彎曲的路。
豁爾:豁然,開闊的樣子,形容開闊和通達。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平原。
帆初落:船上的帆布剛剛從桅桿之上降落下來,所以言“樹杪”。
樹杪:即樹梢。是說水位高,帆如落于樹巔。
荒煙:即荒野而無人煙之地。荒煙幾家聚:指長江三峽西陵峽口高山上幾戶相聚居的人家。此句意為:幾家相聚居的人家升起荒野的炊煙。
瘦野:貧瘠的山野。一刀田:田形如刀,極言田面之小。像刀刃一樣窄小,掛在高高的山野上的山田。
驚灘:險灘。鳥道:小道。言山高而險,只有山鳥才能飛過的山口小道。
“勞停驛”鑒賞
賞析
此詩前兩聯寫景,時空變化豐富。從時間節點來看,可分為兩個時段,第一聯為舟行之時(白晝),第二聯為泊舟之后(暮夜)。從取景空間來看,一句一景,富于變化。孤舟山曲、豁爾平川、樹杪帆落、峰頭月圓,遠、近、高、低,布置巧妙。
第三聯中荒瘦二字用字傳神:數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能傳達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從情感寄寓來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義,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關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涵。
全詩寫的孤靜寂寥,憂然惻然,充滿旅途的憂慮和煩悶。然而“樹梢帆初落,峰頭月正圓”,卻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峽江晚泊圖。帆落于樹梢,月圓于峰頭,風景優美。“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形象地描繪出了山區農村的苦瘠貧寒,表達了歐陽修對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憂慮。
歐陽修簡介
宋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的詩(39篇)〕猜你喜歡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一
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
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豈不險?歸子念前涂。
凱風負我心,戢楪守窮湖。
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
誰言客舟遠?近瞻百里余。
延目識南嶺,空嘆將焉如!
買陂塘·歸鴉
倚柴門、晚天無際,昏鴉歸影如織。分明小幅倪迂畫,點上米家顛墨。看不得。帶一片斜陽,萬古傷心色。暮寒蕭淅。似捲得風來,還兼雨過,催送小樓黑。
曾相識。誰傍朱門貴宅。上林誰更棲息。郎君柘彈休拋灑,我是歸飛倦翮。飛暫歇。卻好趁江船,小坐秋帆側。啼還啞啞。笑畫角聲中,暝煙堆里,多少未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