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唐庚的詩 > 棲禪暮歸書所見二首

      棲禪暮歸書所見二首

      [宋代]:唐庚

      雨在時時黑,春歸處處青。

      山深失小寺,湖盡得孤亭。

      春著湖煙膩,晴搖野水光。

      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陽。


      “棲禪暮歸書所見二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剛下過一陣雨,旋即又陰云漠漠,似乎在醞釀著另一陣雨。春回大地,處處一片青綠之色。

      暮歸途中,回望山巒,只見暮靄朦朧,不見日間所游的小寺;信步走到湖的盡頭,忽然發現了一座孤亭。

      春天來了,湖上繚繞著煙靄,帶有濃重的濕意;晴光照耀,野外的河流池塘,波光粼粼,搖蕩不已。

      綠草剛經過一番春雨的沖洗,更顯得青翠欲滴;煙光凝聚的山頭,一派紫色,斜陽返照,增添了幾分色澤。

      注釋

      棲禪:棲禪山,在惠州(今屬廣東)。

      雨在:大雨已過,陰云未盡,似在醞釀著另一場雨。

      湖:指豐湖,在惠州城西,棲禪山即在豐湖邊。盡:盡頭。

      著:著落。這里指春天來到。

      仍:又,還。

      “棲禪暮歸書所見二首”鑒賞

      賞析

      這兩首詩題中所說的“棲禪”,是惠州的一座山。詩寫作者游棲禪山暮歸時的所見景物。

      第一首起句寫嶺南春天特有的氣侯景象:剛下過一陣雨,天色明亮了一些;但旋即又陰云漠漠,在醞釀著另一陣雨。這變幻不定、時雨時停、時明時暗的天容和欲下未下的雨意,只用一個白描句子,便真切形象地表現出來。“在”字是個句眼,卻顯得自然渾成,不見著意的痕跡。

      次句“春歸處處青”,由天容寫到野色。“歸”既可指歸去,也可指歸來,這里用后一義,傳出喜悅之情;綴以“處處青”三字,歡欣之情更溢于言表。作者《春歸》說:“東風定何物?所至輒蒼然?!薄八痢本湟嗉础按簹w處處青”的意思。不過《春歸》詩強調春風的作用,該篇則泛言春歸綠遍,暗示這種時下時停的春雨有滋潤萬物的作用。

      第三句“山深失小寺”,正面點到棲禪山。句中“小寺”,即棲禪寺。題中說“暮歸”,則棲禪寺在白天游覽過程中已經去過,這里說“失小寺”,是暮歸回望時,因為山巒重疊,暮靄朦朧,已不復見日間所游的小寺。山深,寺小,故用“失”字表達。這里透出了詩人對日間所歷勝景的留戀,也隱約流露了一絲悵然若失的意緒。

      末句“湖盡得孤亭”,與上一句相對。上句是回望所見,下句是前行所遇。湖,指惠州豐湖,在城西,棲禪山即在豐湖之上。詩人在暮歸途中,信步走到豐湖盡頭,忽然發現有一座孤亭,感到很喜悅。三四兩句,一方面是恍然若失,一方面卻是欣然而遇,這中間貫串著詩人的“暮歸”行程。

      第二首起句“春著湖煙膩”,緊承組詩第一首結尾,仍寫豐湖。春天來了,湖上繚繞著一層帶有濃重濕意的煙靄,給人一種化不開的粘膩之感。句末的“膩”字固然是刻意錘煉,表現了春日南方卑濕之地的煙雨迷蒙,“著”字也同樣是著意經營。春天,仿佛將它的靈魂與生命附著于湖煙之上,使湖煙也變得粘膩了。

      次句“晴搖野水光”,寫田野上的水流或湖塘在春天晴光的照映下,波光粼粼,搖曳不定。“搖”字不僅富于動態感,而且透出詩人的一份愉悅感。詩人的心,如同也在隨著水光搖動。

      “草青仍過雨”,第三句又回到天氣的變幻。草色青綠,一片春意,而時停時下的雨在行程中又掠過了一陣。經過雨的清洗,草色顯得更青了。

      “山紫更斜陽”,傍晚時分,煙靄凝聚,山色顯得青紫,紫由返照而來,王勃《滕王閣序》有“煙光凝而暮山紫”之句,可與此參證。雨后斜陽的返照,使暮山更增添了嫵媚和色澤?!案弊峙c上句“仍”字相應,突出斜陽的作用,用斜陽作襯托,增加了色彩的變化。

      這四句詩,每句如一幅獨立的圖畫,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棲禪暮景圖。詩人巧妙地把實景湖、水、草、山與季節、天氣、時間結合在一起,主體與背景安排得分外和諧。在具體寫景時,不是就景寫景,而是盡力通過客觀景物與感覺相結合來描述,煙霧濕膩,水光閃耀,草色青翠如滴,暮山紫色濃厚,山中的景觀與詩人瀏覽時的情趣一起展現,引發讀者去感受,去想象。

      詩全首用對,工穩自然。前兩句,使用動詞“著”與“搖”字,使景物與節令、天氣關聯,讓無情的景物帶有主動的情感。后兩句使用“仍”、“更”兩個副詞,作進一層描寫,使形象更為鮮明。對實詞的錘煉也同樣令人矚目。首句的“膩”字,寫出南方春天雨后,日光照耀下煙霧迷濛的情況,給人以化不開的黏膩潮濕的感覺。末句的“紫”字也很見觀察得細致。傍晚時煙氣凝聚,遠山在斜陽照射下,呈現出青紫色,這一形象,與唐王勃《滕王閣序》“煙光凝而暮山紫”幾乎相同。

      色彩和諧也是此詩一大特色。詩不僅在后兩句用了“青”、“紫”兩個顏色字,前兩句的“湖煙”、“野水”也隱含色彩。這樣,既有大塊的顏色,又有小塊的顏色,層次分明,深淺相間,與詩所寫的春、晴、暮三點絲絲入扣,妙手繪出山野的獨特景色。

      這兩首詩,前首由天氣寫到山容湖景,后首由湖景寫到變幻的天氣和綠野紫山?!澳簹w”是所寫景物的貫串線索。兩首在寫法上偏于實寫刻畫,與唐代絕句多空靈蘊籍不同。兩首詩均用對起對結格式,一句一景。表面上各自獨立,不相連屬,實際上所寫景物不但為春日所共有,而且帶有嶺南地區春天晴雨變幻以及“暮歸”這個特定時間的特征。因此,盡管各個畫面之間沒有明顯的過渡與聯系,但這些圖景給讀者總的感受是統一的。讀者不但可以從中看到嶺南春歸時煙膩水搖、草青山紫的美好春色,而且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此的喜悅之情。這種以刻畫實境為主、一句一景、似離實合的寫景手法,在杜甫入蜀后的不少絕句中可以遇到。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公元1112 年)。唐庚和蘇軾是同鄉,身世遭遇也有些相似,人稱“小東坡”。蘇軾曾謫居惠州數年,唐庚因受知于張商英,張商英罷相后他也被貶惠州多年。這組詩就是他貶惠州期間所作。 ?

      唐庚簡介

      宋代·唐庚的簡介

      唐庚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詩人。字子西,人稱魯國先生。眉州丹棱(今屬四川眉山市丹棱縣)唐河鄉人。哲宗紹圣(一○九四)進士(清光緒《丹棱縣志》卷六),徽宗大觀中為宗子博士。經宰相張商英推薦,授提舉京畿常平。商英罷相,庚亦被貶,謫居惠州。后遇赦北歸,復官承議郎,提舉上清太平宮。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唐庚的詩(1篇)

      猜你喜歡

      后庭花·景陽鐘動宮鶯轉

      五代孫光憲

      景陽鐘動宮鶯轉,露涼金殿。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

      晚來高閣上,珠簾卷,見墜香千片。修蛾慢臉陪雕輦,后庭新宴。


      折桂令·風雨登虎丘

      元代喬吉

      半天風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樹鉤婁,苔繡禪階,塵黏詩壁,云濕經樓。琴調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


      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處

      宋代楊萬里

      我來秋浦正逢秋,夢里重來似舊游。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

      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

      問著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魏晉陶淵明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游千山記

      明代程啟充

      千山在遼陽城南六十里,秀峰疊嶂,綿亙數百里。東引甌脫,南抱遼陽,嶻嶪蓊郁,時有佳氣,如海蜃然。嘉靖丁亥,予戍撫順,丙申遷蓋州,道出遼陽,乃與同志徐、劉二子游焉。

      出南門,過八里莊、石門、釣魚臺。臺,蓋屯戍舊址也。東北有溫泉,瑩潔可鑒。南折入山,數里,抵祖越寺。路頗峻,稍憩于寺之禪堂,乃登萬佛閣。閣在山半,緣崖旋轉,越飛梁而入。憑欄四望,天風泠然,因宿于寺。時戊子日也,循東山,望螺峰,附太極石,入巖澗,高不滿丈,深倍之,廣半。俯看萬佛閣,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覽。自一覽亭迤西而北,入龍泉寺。晡時,往香巖,亂溪而東,巖壑窈窕,僧房半出云間,扶杖登之。

      明晨己丑,寺僧設齋,乃行,憩大樹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遺世之想。東峰危險,徐、劉二子浮白引滿,其間適有吹笳者,聲振林樾,聞之愀然。由此至大安,自東而北。自龍泉至此,約二十余里,陡絕洿陷,懸崖怪石,后先相倚,撫孤山,瞰深壑,奇花異卉,雜然如繡。行復數里。隍堂中開,諸山羅列,高爽清曠。視三寺為最西峰,空洞倚天。徐子題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翼日庚寅,晴霽,登中峰,顧瞻京國,遠眺荒徼,山海混茫無際。東有羅漢洞,高寒襲人。又數息,至雙井,一在樹下。一在亂石間,泉甚冽。又數息,抵仙人臺,峭壁斷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環弈焉。自仙人臺尋中會寺,入溪,穿石,荊棘塞路,不可杖,徑僅容雙趾。以匹布縛胸,使人從后挽之,扶滕側足,盤跚而步,危甚。劉子先之,徐子與余相去數武,摘山花以詩贈余。余亦倚聲和之。趺坐石上,一老進麥餅。值饑,食之厭,問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幾二十里,因憊,坐僧房。久之,起視山岡,兩浮屠相向爭聳,乃自中會反祖越。

      從者病,取道石橋,宿南村農家?;赝T峰,如在天上矣。茲山之勝,弘潤秀麗,磅礴盤結,不可殫述。使在中州,當與五岳等。僻在東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顯,予之劣陋,弗克傳其勝,姑撮其大概如此。


      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

      明代歸莊

      半壁橫江矗起,一舟載雨孤行。憑空怒浪兼天涌,不盡六朝聲。

      隔岸荒云遠斷,繞磯小樹微明。舊時燕子還飛否?今古不勝情。


      潭上作

      唐代張喬

      竹島殘陽映翠微,雪翎禽過碧潭飛。

      人間未有關身事,每到漁家不欲歸。


      沉醉東風·閑情

      明代陳鐸

      鋪水面輝輝晚霞,點船頭細細蘆花,缸中酒似澠,天外山如畫,占秋江一片鷗沙。若問誰家是俺家,紅樹里柴門那搭。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

      清代納蘭性德

      麥浪翻晴風飐柳,已過傷春候。因甚為他成僝僽?畢竟是春迤逗。

      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


      暗香·送魏句濱宰吳縣解組分韻得闔字

      宋代吳文英

      縣花誰葺。記滿庭燕麥,朱扉斜闔。妙手作新,公館青紅曉云濕。天際疏星趁馬,簾晝隙、冰弦三疊。盡換卻、吳水吳煙,桃李靚春靨。

      風急。送帆葉。正雁水夜清,臥虹平帖。軟紅路接。涂粉闈深早催入。懷暖天香宴果,花隊簇、輕軒銀蠟。更問訊、湖上柳,兩堤翠匝。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