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珣的詩 > 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

      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

      [唐代]:李珣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fù)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譯文及注釋

      譯文

      神女寺依舊傍著青山,楚王的細腰宮依舊枕著碧綠的江流。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嵐環(huán)繞著昔日梳妝的樓臺,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萬千。

      巫山從早到晚雨迷云輕,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歲月就這般流逝。何必要猿啼聲聲傳向孤舟,遠行的旅客自有許多憂愁。

      注釋

      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詠巫山神女事。后用為詞牌。雙調(diào)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韻。

      古廟:指巫山腳下供奉神女的祠廟。

      青嶂(zhàng):即十二峰。嶂:形勢高險象屏障的山峰。

      行宮:京城以外供帝王出巡時居住的宮室,此處指楚細腰宮遺址。

      枕(zhěn)碧流:意為行宮臨水而建。

      妝樓(zhuāng lóu):寢樓,指細腰宮中宮妃所居。

      云雨:指宋玉《高唐賦序》楚懷王夢中幽會巫山神女之事。

      煙花:泛指自然界艷麗的景物。

      啼猿(tí yuán):巫峽多猿,猿聲凄厲如啼。

      “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鑒賞

      賞析

      上片寫望中所見。“古廟”二句,寫古廟和行宮所處環(huán)境。“依”、“枕”都是擬人化的寫法,不僅寫位置形勢,也富于感情色彩,有依戀不舍之情,感慨神女仍在,楚王已逝。并使整個畫面富于靈感,處于動態(tài)之中。“水聲山色鎖妝樓”句中所寫“妝樓”,用一“鎖”字,烘托出一種幽深孤寂的氣氛。這里以樂景寫哀情,青山綠水,景色秀美,若有人常伴是一美事,然獨處山水,無人作陪,自然引發(fā)愁思。由此也引發(fā)詞人的遐想:“往事思悠悠”。

      下片寫舟中所感。開言緊承“往事思悠悠”寫到“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fù)秋”,“云雨”、“煙花”既以自然之景喻歲月無情,匆匆流逝。又暗示昔日云雨之夢,煙花之景與時俱逝。語意雙關(guān),愁思縈繞。詞人聯(lián)想,無論是神女還是宮妃,朝去暮來,春秋交替,總會引起孤寂難耐之感。結(jié)句“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詞人抒寫自己的感受:行客至此,不必猿啼已自多愁,以景結(jié)情,情景交融,意境悠遠凄迷,情思低回留連。

      全詞表現(xiàn)出歲月流逝,世事變幻和“行客自多愁”的個人身世之感,將吊古與傷今結(jié)合在一起,以沉郁真摯的感情、曲折蘊藉的筆調(diào)抒發(fā)出深沉的今昔興亡之感,完全擺脫了纏綿悱惻的“兒女之情”。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當(dāng)寫于前蜀覆滅(公元925年)后不久。詞人乘一葉扁舟漂流三峽,憑吊巫山細腰宮遺跡時,遙想千年往事,聯(lián)想起有關(guān)的傳說和史事,受宋玉《高唐賦》的啟示,有感而發(fā)寫下了兩首具有詠史性質(zhì)的詞篇。本詞是其中的第二首。

      鑒賞

      李珣,在花間詞派中是位很有特色的詞人。以小詞為后主所稱賞。前蜀亡,不仕。詞多感慨之音。這首詞《草堂詩馀別集》著錄時,調(diào)下有題《巫峽》,又注:“一作《感懷》”,含思凄絕,很可能是后期的作品。

      《巫山一段云》,當(dāng)和《巫山女》、《高唐云》一樣,受宋玉《高唐賦》的啟示而詠巫山神女的故事。《教坊記·曲名》已予著錄,足見早在盛唐就已流行于世。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李珣《巫山一段云》詞二首下,注云:“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女冠子》則述道情,《河瀆神》則詠祠廟,大概不失本題之意,爾后漸變,去題遠矣。如此二詞,實唐人本來詞體如此。”這首歌辭緣題發(fā)揮,保留了早期詞的特色。

      起拍“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古廟,指巫山下供奉神女的祠廟。陸游《入蜀記》卷六:“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祝史(道觀主事)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時,有絲竹之音往來峰頂,山猿皆鳴,達旦方漸止。廟后山半有石壇,平曠,傳云夏禹見神女授符書于此。壇上觀十二峰,宛如屏障。”行宮,猶離宮,帝王出京臨幸的宮室。這里指楚靈王所筑細腰宮遺址。《入蜀記》卷六:“早抵巫山縣,……游楚故離宮,俗謂之細腰宮。有一池,亦當(dāng)時宮中燕游之地,今堙沒略盡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山奇麗。”從舟中遠望過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巒,行宮以碧水為枕藉。古廟、行宮、山、水這些景點,一經(jīng)詞人用“依”、“枕”二字加以連綴,便構(gòu)成了一個整體結(jié)構(gòu)。接著,用“水聲山色鎖妝樓”句。把人們的視線吸引到了“妝樓”。妝樓,指細腰宮里宮妃的寢殿,位于山水環(huán)抱之中。以少總多。這里著一“鎖”字,給人以幽閉的印象,由此也就很自然地會聯(lián)想到生活在這個“不得見人的去處”的宮妃孤寂難耐的心境;復(fù)以“往事思悠悠”收束上片,逗人遐想。

      過片緊承上片結(jié)句,以宋玉《高唐賦序》所說神女“居巫山之陽”,“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故事,極寫春秋易節(jié)、時序交替引起宮妃凄楚的內(nèi)心感受。歇拍“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況聞見催人淚下的猿啼呢。以景結(jié)情,語淺情深。詞人借助孤舟行客的感受,發(fā)思古之幽情,而其傷今之意隱然自在不言之中。

      這首詞上片勾畫舟中所見,下片抒寫舟中所感。它以楚王夢見巫山神女為基點,隨意生發(fā)開去。由細腰宮妃而行客,再由行客而推及自己,觸景生情,寄意幽邃,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在現(xiàn)存的李珣詞里,它是一篇構(gòu)思別致的名作。

      李珣簡介

      唐代·李珣的簡介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yù)賓貢。又通醫(y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李珣的詩(17篇)

      猜你喜歡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唐代白居易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水調(diào)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宋代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蘆葉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夢,無語寄歸鴻。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

      蘋洲外,山欲暝,斂眉峰。人間俯仰陳跡,嘆息兩仙翁。不見當(dāng)時楊柳,只是從前煙雨,磨滅幾英雄。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fēng)。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棄疾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shù)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fēng)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fēng)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長命女·春日宴

      五代馮延巳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虎丘記

      明代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自別。未幾而搖手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fā),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fù)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發(fā),響徹云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云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而北為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之謀所以復(fù)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后與江進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識余言否耶?


      北山

      宋代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彥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江南曲四首·其三

      唐代儲光羲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輕舟)


      陸渾山莊

      唐代宋之問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成a人片7777|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