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看歐陽修, 他一個人就超越了司馬相如﹑王褒﹑揚雄和陳子昂。仲也珠徑長一寸,光耀黑夜中如皎潔月光。好詩如同脫逃之兔,下筆之前如同將落之鶻。尋一知音如周郎,言論談吐意氣風發。著文是自己之事,學習道行如探尋玄妙至極的窟洞。死為長白山主,有樓名為書絳。
(熙寧末年,仲純之父在京城東面會見我,說:“我夢到道士拿著委任官職的文憑對我說,上天任命我為長白山主,這是什么征兆?”第二年,仲純之父亡。)
傷心望見潁河,已經伴隨著白鷗遠去。欣喜之余遇三少年,都是難得的賢才。再遠的地方也不難到達,也不要把這些不羈之才遣回。臨別時再三相告,但愿你以笏記下。
注釋
文忠公:指的是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文忠是他的謚號。
四子:指的是蜀中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王褒﹑揚雄﹑陳子昂。
周郎:指的是三國東吳都督周瑜,周郎是美稱。
千里骨:出自典故:燕昭王以千金買千里骨馬。
歷塊蹶:引申指不羈之才。
“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鑒賞
賞析
文忠周郎皆為難得一遇的賢才,東坡以其自比,對其持激賞之意,無論是著文還是作詩,應如若同文忠周郎一般懷有真性情,此二人乃真正的性情中人。蘇軾在《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也有言:“皇天遣出家,臨老乃學道。”從中可見一生執著于道義,正是秉持了此種感情。同樣,“知音如周郎,議論亦英發”常為后人稱道,這個知音即指佳友,也許亦指數朝之后,他之欣賞周瑜“言論英發”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甚或有懷才不遇之感。
蘇軾簡介
宋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的詩(156篇)〕猜你喜歡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跡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徐家父子亦秀絕,字外出力中藏棱。
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吳興太守真好古,購買斷缺揮縑繒。
龜趺入座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
奇蹤散出走吳越,勝事傳說夸友朋。
書來訖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后來視今猶視昔,過眼百年如風燈。
他年劉郎憶賀監,還道同時須服膺。
送薛存義序
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豈惟怠之,又從而盜之。向使傭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盜若貨器,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以今天下多類此,而民莫敢肆其怒與黜罰者,何哉?勢不同也。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義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訟者平,賦者均,老弱無懷詐暴憎。其為不虛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審矣。
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于其往也,故賞以酒肉而重之以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