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謝靈運的詩 > 登永嘉綠嶂山

      登永嘉綠嶂山

      [南北朝]:謝靈運

      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

      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

      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

      澗委水屢迷,林迥巖逾密。

      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

      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蠱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

      頤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登永嘉綠嶂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準備好食物拿起手杖,蜿蜒曲折的爬上風景清幽之地。

      沿著小路向溪流的源頭越走越遠,到了上岸的地方沿溪而游的興致還十分濃厚。

      水波微微動蕩的樣子凝結成孤寒的姿色,竹子經霜愈見青翠光潤。

      澗水彎曲故屢屢不辨水流的去向,叢林深遠巖石也越來越密。

      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斑駁駁令人懷疑可能已是夜晚,再向東看,巖壁上隱現出昏黃的月色,又使他懷疑是夕陽正在沉落。

      從早到晚,一會兒就過去了,山巖和林木的最隱蔽幽深之處都已經完全熟悉了。

      雖然身在仕途,但卻不為所累,在永嘉太守任上游玩其樂無窮,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亂則吉。

      我自己經常安然地步行,都難以與綿邈的高尚相匹敵。

      頤阿之間本來相差很遠,但在老子看來,卻并沒有多少區別。

      恬靜和智慧既然已經有了,涵養本性就是從此處變現出來的。

      注釋

      綠嶂山:在永嘉城北,一名青嶂山,上有大湖。

      裹糧:準備好食物。

      仗輕策:拿起輕便的手杖。

      懷遲:猶逶迤,迂回曲折貌。

      幽室:石室,山洞。此指風景清幽之地。

      行源:溯流而上,向溪流的源頭前進。

      徑:小路。

      距陸:到上岸處。

      情未畢:意謂沿溪而游的興致還十分濃厚。

      澹瀲(dànliàn):水波微微動蕩的樣子。

      結:凝結。

      團欒(luán):猶檀欒。竹秀美貌,這里指代竹。

      潤霜質:謂竹性耐寒,經霜愈見青翠光潤。

      澗(jiàn)委:澗水彎曲。

      水屢迷:謂因為澗流彎曲,故屢屢不辨水流的去向。

      林迥(jiǒng):叢林深遠。

      眷(juàn):眷顧,細細觀看。

      顧:回顧,回頭看。

      奄昏曙(shǔ):謂從早到晚,一會兒就過去了。

      蔽翳(bì yì):指山巖和林木的最隱蔽幽深之處。

      周悉:完全熟悉。

      蠱(gǔ)上:指《易經·蠱卦》上九。句用《易·蠱》“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意,意謂雖然身在仕途,但卻不為所累。

      履二:指《易經·履卦》九二。此句用《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之意,說明在永嘉太守任上優游的樂趣。

      貞吉:謂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亂則吉。

      幽人:指隱者,詩人自稱。

      坦步:安然地步行。

      頤(yí)阿:應諾與呵責,指善良與罪惡。或謂頤阿即伊我,你我之間,借指不事王侯的隱士和凡夫俗子。

      何端:有何區別。這句意謂頤阿之間本來相差很遠,但在老子看來,卻并沒有多少區別。

      寄抱一:將思想感情寄托于玄理。抱一,道家謂專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

      恬如:恬靜和智慧。

      繕(shàn)性:即涵養本性之意。以上二句概括《莊子·繕性》篇的主要思想,說明自己已經得到本性的自然,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登永嘉綠嶂山”鑒賞

      創作背景

      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降職外放永嘉任太守。詩人在郡不理政務,恣情遨游山水。每游一處,必有詩篇記勝。本詩即是詩人游覽綠嶂山所作。 ?

      鑒賞

      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謝靈運被降職外放永嘉任太守。詩人在郡不理政務,恣情遨游山水。每游一處,必有詩篇記勝。這首詩即是其一。據《讀史方輿紀要》說:“(永嘉)西北二十里有青嶂山,上有大湖,澄波浩渺,一名七峰山。”此青嶂山,似即綠嶂山。

      謝靈運的山水詩多采取紀游的寫法。其章法結構,大抵是先紀游,繼寫景,最后興情悟理。此詩即采取這種井然的推展次序。起首二句,寫他出發前的準備和啟程情況。詩人攜帶足夠的干糧,拄著輕便的手杖,興致勃勃地啟程了。他沿著逶迤起伏的山路徐行而上,要攀登那風景清幽奇險的高峰。“懷遲”,與威夷、逶隨、逶迤等詞通。“幽室”,風景清幽之處,指綠嶂山。靈運是一位旅行家、冒險家。他所選擇的風景,不是那些尋常易見的田園或低丘淺流,他對山水的欣賞,不像陶淵明那樣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眺望為滿足。他總是以高山深谷為目標,欲求人所未見的幽景奇觀。這兩句的“裹糧”和“杖策”,就表明了這次旅游路程之遙遠險阻,也流露出詩人尋幽探勝的極大熱忱。靈運詩這種在開篇記游時即表現出的欣喜向往之情,往往能使人一開卷就引起感情的共鳴。次二句,寫他溯流而上,向溪澗的源頭前進;到了上岸處,興致仍然十分濃厚。這是全詩的第一個層次,即紀游。輕快靈動的詩句,已引領讀者步入佳境。

      以下八句,即依照游歷次序,描繪途次的風景。詩人循溪畔步游,但見溪邊水波澹澹,并在山灣處匯集,凝成了一個澄碧的深潭。潭上煙霧彌漫,使他感覺凜然生寒。環視溪潭岸上,修竹環合,搖曳風中,雖經秋霜之凍,愈見得青翠光潤,蔥郁可人,顯出堅貞的品質。“團欒”亦作“檀欒”,形容竹的形貌之詞。“寒姿”指水,“霜質”謂竹。詩人沿著溪潭繼續游賞,遙看澗流彎彎曲曲,像蛇一樣蜿蜒而去,使他難以辨明流水的去向。舉目望去,山林伸向遠方,那山巖也隨著林子延伸,越到遠處,看起來巖層越密。詩人置身在這無邊無際的深碧蒼翠之中,已經不知道是白天還是晚上。他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斑駁駁,令人懷疑可能已是夜晚,明月初升了。再向東看,巖壁上隱現出昏黃的月色,又使他懷疑是夕陽正在沉落。靈運寫山水景色,最擅長實景實寫,細膩刻畫。正如王夫之所評:“取景則于擊目經心,絲分縷合之際,貌固有而言之不虛”(《古詩評選》卷五)。這六句,從視覺、觸覺、感覺、錯覺多方面著筆,準確地表現出深山大壑中密林幽澗的氣象,又利用淺深、明暗、遠近的對比,顯示了山水的繁復、曲折,陰暗、清冷,造成一種幽深、神秘、變幻莫測的境界。如此神秘幽異的原始山林景色,是前人所未見到也未寫過的。靈運寫山水,為了達到“情必極貌以寫物”的目標,便力求“辭必窮力而追新”,以新的語言詞眼表達新奇的意象。這幾句中的“委”與“迥”,“屢迷”與“逾密”,狀景異常精細逼真。“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一聯,在上下句之中造設“澹瀲”、“團欒”兩個疊韻詞對偶,造成聽覺上整齊鏗鏘的韻律感;而“結”與“潤”兩個動詞,分置于句中第三字的中間位置,構成“句中眼”,更使景物呈現出活潑的生氣與清新的韻致,顯出詩人的匠心巧思。“踐夕”二句,總攬一筆,說自己在深山中只顧賞玩幽景,忘卻了時間的推移,不覺中,已從早上游到了黃昏。而巖林最幽深最隱蔽的地方,也都游歷到了,以上是第二層次,詩人以其麗情密藻鋪敘景物,形成了全篇最精采的部分。

      “蠱上”以下八句,是第三層次,即興情悟理。這一部分寫得較為枯燥,下面略作解釋。“蠱上”,謂蠱卦上九。《周易·蠱》說:“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履二”,謂履卦九二。《周易·履》說:“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貴”、“美”都是主張、贊賞之意。“幽人”和“高尚”兩句緊承上兩句,進而抒發情懷,說凡隱逸之人,都是心懷坦蕩,安行無礙,這種高尚之風,高遠之趣,真是舉世無雙的了。讀者不難發現,靈運這里已是以“幽人”自居了。“頤阿”,應答之聲;“何端”,即何由。這一句意思說:我身心都沉浸在闃無人跡的山林之中,再也無由聽到謦欬之聲了。“寂寞”句,同樣出于《老子》:“圣人抱一為天下式”、“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一”是道或大全的意思,抱一就是守道。這句說:我只能在寂寞中把思想感情寄托于老莊玄理,安性守道。結尾一聯,上句的“如”字,應作“知”。《莊子·繕性篇》說:“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生而無以知為也,謂之以知養恬。知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其大意是說,知識是有害的,要追求“大道”,就必須恬靜無為,任其自然,摒棄知識。而摒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恬靜無為養育了這個“知”,而這個“知”又反過來養育了恬靜無為。二者“交相養”、相互促成,人性中就產生了“和理”(指至為純粹平和的精神境界)。這個方法,就是“繕性”。繕是“治”的意思,治性,亦即養性之意。靈運在這里說,在此自然的環抱中,他感到自己已經達到了“恬知交相養”的境界,從此可以去講究養生之道了。

      這首詩雖然多了一個語言晦澀乏味的“玄言尾巴”,但它不僅模山范水方面極為生動、清新,而且對于游歷的過程、時間,地點、心情,都交待得明白清晰,表現出一種登涉之趣。因此,讀者讀這首詩,仍然會在不知不覺中跟隨著詩人攀巖泛流,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從而獲得與大自然交感會通的審美上的愉悅。

      謝靈運簡介

      南北朝·謝靈運的簡介

      謝靈運

      謝靈運(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賦》,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謝靈運還兼通史學,工于書法,翻譯佛經,曾奉詔撰《晉書》。《隋書·經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集》等14種。

      ...〔? 謝靈運的詩(26篇)

      猜你喜歡

      潤州聽暮角

      唐代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邊聲怨思長。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

      五代李珣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復醉,云水。此時方識自由身。

      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經年不見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送劉昱

      唐代李頎

      八月寒葦花,秋江浪頭白。

      北風吹五兩,誰是潯陽客。

      鸕鶿山頭微雨晴,揚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試聽沙邊有雁聲。


      夜泊錢塘

      明代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

      樹里孤燈雨,風前一雁秋。

      離心迸落葉,鄉夢入寒流。

      酒市那從問,微吟寄短愁。


      點絳唇·閑倚胡床

      宋代蘇軾

      閑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別乘一來,有唱應須和。還知么。自從添個。風月平分破。


      游斜川

      魏晉陶淵明

      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

      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

      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

      弱湍馳文紡,閑谷矯鳴鷗。

      迥澤散游目,緬然睇曾丘。

      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

      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阮郎歸·女貞花白草迷離

      清代王國維

      女貞花白草迷離,江南梅雨時。陰陰簾幙萬家垂。穿簾雙燕飛。

      朱閣外,碧窗西。行人一舸歸。清溪轉處柳陰低。當窗人畫眉。?


      旅寓安南

      唐代杜審言

      交趾殊風候,寒遲暖復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

      積雨生昏霧,輕霜下震雷。

      故鄉逾萬里,客思倍從來。


      繡嶺宮詞

      唐代李洞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盡飄香玉。

      繡嶺宮前鶴發翁,猶唱開元太平曲。


      摸魚兒·詠蟲

      清代況周頤

      古墻陰、夕陽西下,亂蟲蕭颯如雨。西風身世前因在,盡意哀吟何苦。誰念汝。向月滿花香,底用凄涼語。清商細譜。奈金井空寒,紅樓自遠,不入玉箏柱。

      閑庭院,清絕卻無塵土,料量長共秋住。也知玉砌雕欄好,無奈心期先誤。愁謾訴。祇落葉空階,未是消魂處。寒催堠鼓。料馬邑龍堆,黃沙白草,聽汝更酸楚。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级视频|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