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嚴義密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措詞嚴謹,道理周密。
出處《剪燈馀話·幔亭遇仙錄》:“宋朝諸儒所述,皆明白正大,詞嚴義密,無馀蘊。”
基礎信息
拼音cí yán yì mì
注音ㄘˊ 一ㄢˊ 一ˋ ㄇ一ˋ
繁體詞嚴義密
感情詞嚴義密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作文或說話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詞嚴義密的意思解釋、詞嚴義密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大義滅親 | 為了維護正義;對犯了罪的親屬不包庇;使之受到應得的懲處。 |
天經地義 |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本位主義 |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嚴陣以待 |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曉以大義 |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唯物主義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慮周藻密 | 藻:辭藻,措辭。密:縝密。思路嚴謹,措詞縝密。考慮周到,辭采細密。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現實主義 |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
詞窮理屈 | 指理由虧屈,無話可說。 |
事以密成 | 事情因為嚴密謹慎而成功。 |
義斷恩絕 | 義:情誼。恩:恩情。情義、恩情一概斷絕。 |
唯心主義 | 物質世界是意識、精神的產物,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哲學觀點。 |
詞不達意 | 達:表達。語言或文辭不能確切地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辭不達意”。 |
義山恩海 | 恩義像海一樣深,像山一樣高。 |
辭嚴意正 | 同“辭嚴義正”。 |
緊鑼密鼓 | 鑼鼓點敲得很密。比喻公開活動前的緊張的輿論準備。 |
冰雪嚴寒 | 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