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白石蓮花寄楚公”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以白石連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蓮花自在佛前。將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蓮花既不雕鐫應(yīng)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蓮。
在清霜寒露降滿苔蘚的夜里,經(jīng)常夢到他這位老朋友。
龍宮與雁塔一樣的極高。
以舍利弗為代表的阿羅漢,不會最上乘義,停留在小乘極果,不以成佛為最究竟之目標(biāo),直到法華會上, 方才回小向大,發(fā)愿成佛。
注釋
白石蓮花:指用白石鑿成的蓮花狀佛前燈臺。
楚公:未詳。詩作于居?xùn)|川幕期間。程夢星謂此詩乃兩絕句,誤合為一律。馮浩注道源曰:《續(xù)高僧傳》:楚南,閩人也。武宗廢教,深竄山谷。大中時出,隨黃檗山禪師。昭宗聞其道化,賜鹿及衣五事,卒年七十。程夢星曰:古人稱僧,如晉之竺法深稱深公,宋之惠遠(yuǎn)稱遠(yuǎn)公,唐之齊已稱已公。率舉下一字,不聞上一字。此非楚南。徐曰:武宗廢教在會昌六年,去昭宗龍紀(jì)初四十五年,楚南年止七十,計(jì)義山時南年尚少,而詩云西山老病僧,其非楚南可知。馮浩曰:二說皆精核。《新唐書·藝文志》明言楚南昭宗大順中人也。源師所注釋子多誤,是不可解。
共:馮浩注:共,即供。
六時:馮浩注《魏書·釋老志》:六時禮拜。愚按:佛教分一晝夜為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后夜。《阿彌陀傳》: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
龍宮:朱注《法華經(jīng)》: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花,從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馮日:佛家每謂經(jīng)典為法海藏,譬如大海,是眾寶藏也,亦日龍藏。《佛說法海經(jīng)》:大海之中,神龍所居。諸龍妙德難量,造天宮,品物之類,無不仰之,吾僧法亦復(fù)如是。《纂靈記》:華嚴(yán)大經(jīng),龍宮有三本,佛滅度后六百年,有龍樹菩薩入龍宮,誦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流傳天竺,即今所傳華嚴(yán)經(jīng)也。庾信碑文:龍藏之所不盡。
諸天:道源注:佛書有三界諸天,自欲界以上皆日諸天,佛經(jīng)謂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雁塔:《大唐西域記》:有比丘經(jīng)行,忽見群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若得此雁,可充飲食。”一雁退飛,投身自殞。佛謂比邱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瘞而立塔。西安市有大雁塔、小雁塔。大雁塔在慈恩寺,唐高宗時建。小雁塔在薦福寺,唐中宗時建。
雁塔:道源注《西域記》:昔有比丘見群雁飛翔,思日:若得此雁,可充飲食,忽有一雁投下自殞。佛謂比丘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瘞而立塔。
謾:馮浩曰:漫通。鹙子:指舍利弗。道源注舍利弗,此云鹙子,連母為名。以其取涅架一日之價,故不知有上乘,亦非真阿羅漢。佛為授記,乃知真是佛子,得佛法分。馮浩注:《因果經(jīng)》:舍利弗者,于智慧中最為第一。世尊為舍利弗廣說四諦,即得阿羅漢果。《法華經(jīng)音釋》:舍利弗,此云鶩子,連母為名。其母名舍利,眼如鹙鷺,身形美好,弗即子也。
⑨真羅漢:馮浩注《四十二章經(jīng)》:阿羅漢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修行本起經(jīng)》:得一心者,萬邪滅矣,謂之羅漢。羅漢者,真人也。會:領(lǐng)會,理解。
不會:不懂。牛車上乘:朱注《法華經(jīng)》:長者以牛車、羊車、鹿車立門外,引諸子出離火宅。《釋迦成道記》注: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俱以運(yùn)載為義。前二乘,方便施設(shè),惟大白牛車是實(shí)引重致遠(yuǎn),不遺一物。《傳燈錄》:若頓悟自心即佛,依此而修者是上乘禪。馮浩注《妙法蓮華經(jīng)》:長者諸子于火宅中戀著戲處,無求出意。長者設(shè)方便,言羊車、鹿車、牛車在門外,可以游戲,隨汝所欲,皆當(dāng)與汝。諸子爭出火宅,白父,愿時賜與。爾時長者各賜一大車珍奇雜寶而莊嚴(yán)之,駕以白牛。我財(cái)物無極,不應(yīng)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shù)無量。佛告舍利弗,如來亦復(fù)如是。于三界火宅為說三乘,聲聞乘如求羊車,辟支佛乘如求鹿車,佛乘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如求牛車。如來說三乘引導(dǎo)眾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脫之。《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修六度。愚按:上引注文中之火宅,乃佛家比喻煩惱之俗界。言人有情愛糾纏,如居火炕之中,故名。上乘:佛家廣大圓通之要道。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鑒賞
賞析
詩文中流露出感傷頹廢的情調(diào)、縹渺虛無的色彩。他自己曾在《樊南乙集·序》中說:“三年以來,喪失家道。開居忽忽不樂,始克I意事佛,方愿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這首詩就是他這種思想的具體反映。“楚公”其人,歷來無確考。現(xiàn)此詩中之意。可能是一位老衲。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詩一開頭,便切題描寫寺院中的石燈臺。“白石蓮花”即石燈臺。《道源》一書注日:“番白石為蓮花臺,捧燈佛前。“共”是“供”的通假字。“六時”一詞《大唐西域記》一書中有所說明:“六時合成一日一夜。”佛經(jīng)中所謂“六時”等于如今的二十四小時。寺院中放置著白石鑿成的蓮花燈臺,它整天整夜都在佛前捧著燈火,為佛家不可缺少之物。
接下兩句:“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因見院中秋色而憶念西山老僧。前一句寫秋色:深秋時節(jié),木葉盡脫,連那院中碧綠的苔蘚也逃不掉寒秋的淫威,在重生的霜露之下,顯出衰敗之態(tài)。目睹眼前凄涼的秋景,詩人不由得想起南山那位體衰多病的老僧,此時他的情況怎樣呢?于是詩人便引經(jīng)據(jù)典,設(shè)想僧人所處的佛家圣地的情況:“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法華經(jīng)》上說舍利佛文殊師“乘千葉蓮花從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出(水面),住在虛空之中”。此處之“天”與我們?nèi)缃袼f的天不同。按佛經(jīng)所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為四天,此處之“天”指佛家所處的清凈光明的勝境。“雁塔”一詞出自《大唐西域記》,此書中載:有佛比丘在路上行走,忽然發(fā)現(xiàn)群雁飛翔.于是開玩笑說:“今天眾和尚飯不夠吃。”一只大雁向后退著飛,投身自殺。佛家感動,便建一塔,把雁葬在下面。在詩人的想象中,佛境不僅廣大無邊,而且清靜光明。詩人用這樣的筆法,把南山老僧所處之境描繪得如此之好。同時,此聯(lián)也是借大海和雁塔暗暗點(diǎn)出佛家教義之“博大精深”。
最后兩句:“漫夸騖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這是對“楚公”的贊語。此處“騖子”指舍利弗。舍利弗名字與母親名相連。其母名為舍利,眼如鹙鷺,身形特剮好看。“羅漢”本意是修行得道的圣者。《四十二章經(jīng)》中說阿羅漢能飛行變化。隨愿久住,而其所居之處,天地為之感動。言其道法之高深。這里是在說舍利弗為修行得道之圣。“不會”即不理解。“牛車”、“上乘”都是佛家語。按佛書《妙法蓮花經(jīng)》中所說:“如來佛曾為眾僧說三乘,三乘即聲聞乘,辟支佛乘和佛乘,聲聞乘如求羊車,辟支佛乘如求鹿車,都不如佛乘,因?yàn)榉鸪恕嫣烊耍让撘磺小缜笈\嚒!币虼恕芭\嚒睘榉鸺掖蟪艘布丛娭兴f的“上乘”,其根本意思是指佛家圓通廣大的要道。
詩人在這最后兩句中首先稱贊舍利弗是“真羅漢”,即修行得道的長者,但他還沒有理解佛家的“上乘”即那圓通廣大的要道,言外之意便是“楚公”才真正懂得了佛家的“上乘”之法,即佛家要道。
這首詩在思想性上無足可取,只是玄而又玄的禪家之語。不過在用典上還有些特色。不見牽強(qiáng)與堆砌之痕,比較自然。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詩人大中年間在東川時的作品。這一時期,李商隱失去了愛妻王氏,正處于極度的痛苦之中。同時又懷念故鄉(xiāng),歸思難收,加上體衰多病,因此情緒特別低落,內(nèi)心充滿悲愁,思想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作者此詩又奉佛,給他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帶來了不少消極影響。 ?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dú)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的詩(63篇)〕猜你喜歡
鄰里相送至方山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甌越。
解纜及流潮,懷舊不能發(fā)。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
積疴謝生慮,寡欲罕所闕。
資此永幽棲,豈伊年歲別。
各勉日新志,音塵慰寂蔑。
贈羊長史·并序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圣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
豈忘游心目?關(guān)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
聞君當(dāng)先邁,負(fù)疴不獲俱。
路若經(jīng)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綺與甪,精爽今何如?
紫芝誰復(fù)采?深谷久應(yīng)蕪。
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
清謠結(jié)心曲,人乖運(yùn)見疏。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送客之江寧
春流送客不應(yīng)賒,南入徐州見柳花。
朱雀橋邊看淮水,烏衣巷里問王家。
千閭?cè)f井無多事,辟戶開門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頭城,江燕雙飛瓦棺寺。
吳士風(fēng)流甚可親,相逢嘉賞日應(yīng)新。
從來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卻人。(定卻 一作: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