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千萬恨
[唐代]: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夢江南·千萬恨”譯文及注釋
譯文
恨意千萬如絲如縷,飄散到了遙遠的天邊。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綠水清風中,鮮花獨自搖落。花兒零落中,不知不覺的明月早已經斜入碧云外。
注釋
①恨:離恨。
②天涯: 天邊。指思念的人在遙遠的地方。
③搖曳:猶言搖蕩、動蕩。
“夢江南·千萬恨”鑒賞
賞析
這首詞以意境取勝,通過描寫思婦在孤單的月光下獨自思念的情景,表現了其內心的悲戚和哀傷。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萬”直貫下句“極”字,并點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說“恨”而有“千萬”,足見恨之多與無窮,而且顯得反復、零亂,大有不勝枚舉之概。雖有千頭萬緒之恨,但恨到極點的事只有一樁,即遠在天涯的那個人久不歸來。這是對全詞的主旨作正面描寫。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三、四兩句,初讀起來很是平淡,仔細玩味卻覺得是妙手天成。這兩句是從側面闡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萬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當然的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于“有恨無人知”。“恨”是一種無形的心理情緒,是難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詞人卻善于借景將它烘托出來:像風掠過水面時蕩起的陣陣漣漪,像花兒隨風落去時的繽紛繚亂,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搖曳時的飄忽迷離,這樣一來,抽象的“恨”就變得形象、可感了,使人們能夠清晰地體驗到它的紛亂、動蕩的狀態,也增強了詞的審美價值。
“搖曳碧云斜。”夜對山月,晝惜落花,在晝夜交替的黃昏,搖曳是程度不怎么明顯的動蕩,是輕輕移斜了角度的晃動。此句看似單純寫景,卻狀出了凝望暮色與碧云的女主人的百無聊賴之態,說明一天的光陰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不著“恨”字而“恨極”之意已和盤托出。
創作背景
溫庭筠有兩首《夢江南》小令,《草堂詩余別集》在此調下有題“閨怨”。閨怨題材在唐宋詞中已經被寫得很爛了,經常看到的或寫外形的憔悴,或寫心情的苦楚,而這一首卻不同,溫庭筠主要是寫感受和印象。
?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 溫庭筠的詩(34篇)〕
唐代: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元代:
徐再思
玉華寒,冰壺凍。云間玉兔,水面蒼龍。酒一樽,琴三弄。喚起凌波仙人夢,倚闌干滿面天風。樓臺遠近,乾坤表里,江漢西東。
玉華寒,冰壺凍。雲間玉兔,水面蒼龍。酒一樽,琴三弄。喚起淩波仙人夢,倚闌幹滿面天風。樓臺遠近,乾坤表裡,江漢西東。
明代:
歸莊
半壁橫江矗起,一舟載雨孤行。憑空怒浪兼天涌,不盡六朝聲。
隔岸荒云遠斷,繞磯小樹微明。舊時燕子還飛否?今古不勝情。
半壁橫江矗起,一舟載雨孤行。憑空怒浪兼天湧,不盡六朝聲。
隔岸荒雲遠斷,繞磯小樹微明。舊時燕子還飛否?今古不勝情。
近現代:
毛澤東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元代:
劉時中
花木相思樹,禽鳥折枝圖。水底雙雙比目魚,岸上鴛鴦戶,一步步金廂翠鋪。世間好處,休沒尋思,典賣了西湖。
花木相思樹,禽鳥折枝圖。水底雙雙比目魚,岸上鴛鴦戶,一步步金廂翠鋪。世間好處,休沒尋思,典賣了西湖。
元代:
馬致遠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清淚 一作:情淚)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裡,是離人幾行清淚。(清淚 一作:情淚)
唐代:
杜甫
已從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虛籟 一作:靈籟)
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虛籟 一作:靈籟)
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元代:
白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宋代:
蘇軾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顔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宋代:
柳永
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閑岸草、切切蛩吟如織。
為憶芳容別后,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繡閣深沉,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楚峽云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空目斷、遠峰凝碧。
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閑岸草、切切蛩吟如織。
為憶芳容別後,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繡閣深沉,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楚峽雲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空目斷、遠峰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