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詞四首·其三
[清代]:王國維
別浦盈盈水又波,憑欄渺渺思如何?
縱教踏破江南種,只恐春來茁更多。
別浦盈盈水又波,憑欄渺渺思如何?
縱教踏破江南種,隻恐春來茁更多。
“紅豆詞四首·其三”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河浦上,看那綠水盈盈輕波蕩漾,憑倚著欄干極目遠(yuǎn)眺,生起怎樣的情懷啊!
就算你把紅豆踩破了,在江南種下,只怕等到來年春天,會萌發(fā)出更多的相思!
注釋
別浦:河流入江海之處。
思:感情,情緒。
縱教:即使。
“紅豆詞四首·其三”鑒賞
賞析
這首詩渲染相思之情難以磨滅。
首二句借用江淹《別賦》的典故:“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表明相思之情,因離別而產(chǎn)生,只要人生有離別,也就會伴隨有相思的感傷。“思如何?”似問實答,答案就是“傷如之何!”那份凄傷,那份悲苦,難以抑制,無法消除。
后二句更從紅豆的喻象下筆,說紅豆本身其實不懂相思,只是人們以之寄寓相思之情而已,因此紅豆的生滅,實與相思的存幻無關(guān)。有紅豆,人們心頭會有相思之情;沒有紅豆,人們心頭照樣會有相思之情。想借消除紅豆滅絕相思,根本不會得手。你就是把相思豆踩破了,它來春照樣會萌發(fā)新芽,這好比你強行壓抑下心頭的相思之情,它反而會更加強烈地重新激蕩在你的心頭。“只恐”語氣上似是推測,其實是確鑿無疑的肯定,詩人用了婉曲的語氣,反而加強了人們的印象。這一首在組詩中,起承上啟下之作用,既回答了第一首詩中紅豆是否懂相思的疑問,又承續(xù)了第二首詩對相思之情刻骨銘心的狀繪,同時為下一首愛賞紅豆的述寫作了鋪墊。
創(chuàng)作背景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三首。此詩作于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該組詩亦以紅豆喻情思,顯系作者出行在外時,撫摸手中的紅豆,憶念贈其相思豆的閨中人而作。蕭艾《王國維詩詞箋校》題解云:“此詩為作者早期作品,非有意仿效前人為之。觀其一往情深,殆詩人憶內(nèi)之作歟?”
清代·王國維的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xiàn)代在文學(xué)、美學(xué)、史學(xué)、哲學(xué)、古文字學(xué)、考古學(xué)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xué)術(shù)巨子,國學(xué)大師。
...〔
? 王國維的詩(60篇)〕
清代:
王國維
別浦盈盈水又波,憑欄渺渺思如何?
縱教踏破江南種,只恐春來茁更多。
別浦盈盈水又波,憑欄渺渺思如何?
縱教踏破江南種,隻恐春來茁更多。
南北朝:
蕭衍
誰言生離久,適意與君別。
衣上芳猶在,握里書未滅。
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jié)。
常恐所思露,瑤華未忍折。
誰言生離久,適意與君別。
衣上芳猶在,握裡書未滅。
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jié)。
常恐所思露,瑤華未忍折。
宋代:
樂婉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yuǎn)。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拚了終難拚。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jié)、來生愿。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yuǎn)。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拚了終難拚。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jié)、來生願。
清代:
納蘭性德
記綰長條欲別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fēng)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翦春旙。不禁辛苦況相關(guān)。
記綰長條欲別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fēng)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翦春旙。不禁辛苦況相關(guān)。
清代:
納蘭性德
斷魂無據(jù),萬水千山何處去?沒個音書,盡日東風(fēng)上綠除。
故園春好,寄語落花須自掃。莫更傷春,同是懨懨多病人。
斷魂無據(jù),萬水千山何處去?沒個音書,盡日東風(fēng)上綠除。
故園春好,寄語落花須自掃。莫更傷春,同是懨懨多病人。
宋代:
晏幾道
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分飛后,淚痕和酒,占了雙羅袖。
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分飛後,淚痕和酒,占了雙羅袖。
南北朝:
蕭繹
蕩子之別十年,倡婦之居自憐。登樓一望,惟見遠(yuǎn)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天與水兮相逼,山與云兮共色。山則蒼蒼入漢,水則涓涓不測。誰復(fù)堪見鳥飛,悲鳴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況乃倡樓蕩婦,對此傷情。于時露萎庭蕙,霜封階砌;坐視帶長,轉(zhuǎn)看腰細(xì)。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羅。日黯黯而將暮,風(fēng)騷騷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遠(yuǎn)如何?鬢飄蓬而漸亂,心懷愁而轉(zhuǎn)嘆。愁索翠眉斂,啼多紅粉漫。已矣哉!秋風(fēng)起兮秋葉飛,春花落兮春日暉。春日遲遲猶可至,客子行行終不歸。
蕩子之別十年,倡婦之居自憐。登樓一望,惟見遠(yuǎn)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天與水兮相逼,山與雲(yún)兮共色。山則蒼蒼入漢,水則涓涓不測。誰複堪見鳥飛,悲鳴隻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況乃倡樓蕩婦,對此傷情。于時露萎庭蕙,霜封階砌;坐視帶長,轉(zhuǎn)看腰細(xì)。重以秋水文波,秋雲(yún)似羅。日黯黯而將暮,風(fēng)騷騷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遠(yuǎn)如何?鬢飄蓬而漸亂,心懷愁而轉(zhuǎn)歎。愁索翠眉斂,啼多紅粉漫。已矣哉!秋風(fēng)起兮秋葉飛,春花落兮春日暉。春日遲遲猶可至,客子行行終不歸。
清代:
納蘭性德
深禁好春誰惜,薄暮瑤階佇立。別院管弦聲,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今夜。寂寂鎖朱門,夢承恩。
深禁好春誰惜,薄暮瑤階佇立。別院管弦聲,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今夜。寂寂鎖朱門,夢承恩。
宋代:
柳永
追悔當(dāng)初孤深愿。經(jīng)年價、兩成幽怨。任越水吳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獨自、慵抬眼。
賞煙花,聽弦管。圖歡笑、轉(zhuǎn)加腸斷。更時展丹青,強拈書信頻頻看。又爭似、親相見。
追悔當(dāng)初孤深願。經(jīng)年價、兩成幽怨。任越水吳山,似屏如障堪遊玩。奈獨自、慵擡眼。
賞煙花,聽弦管。圖歡笑、轉(zhuǎn)加腸斷。更時展丹青,強拈書信頻頻看。又爭似、親相見。
元代:
劉燕哥
故人別我出陽關(guān),無計鎖雕鞍。今古別離難,兀誰畫蛾眉遠(yuǎn)山。
一尊別酒,一聲杜宇,寂寞又春殘。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
故人別我出陽關(guān),無計鎖雕鞍。今古別離難,兀誰畫蛾眉遠(yuǎn)山。
一尊別酒,一聲杜宇,寂寞又春殘。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