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提右挈的成語故事
拼音zuǒ tí yòu qiè
基本解釋挈:帶領。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對子女的照顧。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耳陳余列傳》:“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殺王之罪。”
暫未找到成語左提右挈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左提右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左膀右臂 | 凌叔華《古韻》:“據說恭親王把他視為左膀右臂,將來肯定官運亨通。” |
左顧右盼 | 三國 魏 曹植《與吳季重書》:“左顧右盼,謂若無人,豈非吾子壯志哉!” |
顧左右而言他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
虛左以待 |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
相提并論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
左右為難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那太太聽了,自然是左右為難;但事到其間,實在無法。” |
無出其右 | 東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 |
左書右息 | 《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眾,猶左書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書,而左手不能書也。今反用左手書而右手息而不動倒行逆施之譬。” |
提心吊膽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7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愿。” |
左右開弓 |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開弓,一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會。” |
左右手 | 春秋·齊·孫武《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耳提面命 | 《詩經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振領提綱 | 《隋書·文學傳·潘徽》:“總括油素,躬披緗縹,芟蕪刈楚,振領提綱,去其繁雜,撮其指要,勒成一家,名曰《江都集禮》。” |
如左右手 | 《史記·淮陰侯列傳》:“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
提牌執戟 | 元·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他是個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執戟小人哉。” |
右翦左屠 | |
左支右絀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
左支右捂 |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四卷:“今之描詩者,東拉西扯,左支右捂,都從故紙堆來,不從性情流出,是以手代心也。” |
左右袒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 |
左支右調 | 清·孔尚任《桃花扇·投猿》:“一封書信無名號,荒唐語言多虛冒,憑空何處軍糧到。無端左支右調,看他神情,大抵非逃即盜。” |
左歸右歸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老爺似乎也不以為可,但左歸右歸,總歸不出個道理來。” |
左對孺人,右顧稚子 | 清·黃宗羲《劉伯繩先生墓志銘》:“先生既絕交息游,左對孺人,右顧稚子,郁郁無可告語。” |
左輔右弼 | 漢 焦贛《易林 隨之屯》:“左輔右弼,金玉滿柜。” |
支左屈右 | |
左顧右眄 | 宋·洪邁《夷堅丁志·奢侈報》:“信自僦一齋,好絜其衣服,左顧右眄,小不整即呼匠治之。” |
穩操左券 |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
左右圖史 | 《新唐書 楊綰傳》:“[綰]性沉靖,獨處一室,左右圖史,凝塵滿席,澹如也。” |
鉤元提要 | 唐·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