訶佛詆巫的成語故事
拼音hē fó dǐ wū
基本解釋“訶”同“呵”。猶言訶佛罵祖。巫,巫師。
出處宋·朱熹《祭魏元履國錄文》:“兄實高明,卒監此心,顧托警勵,瑯瑯其音。訶佛詆巫,考禮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暫未找到成語訶佛詆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訶佛詆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時著了慌。” |
小巫見大巫 | 先秦 莊周《莊子》:“小巫見大巫,拔茅而棄?!?/td> |
臨時抱佛腳 | 唐 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
阿彌陀佛 | 元 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張壽友曰:\'阿彌陀佛,這個是誰?\'卜兒云:\'這便是媳婦兒。\'” |
借花獻佛 | 元 蕭德祥《殺狗勸夫》:“既然哥哥有酒,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 |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 明 李贄《與梅衡湘書》:“‘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聲之有響,必然不相離者?!?/td> |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td> |
巫云楚雨 | 清·孔尚任《桃花扇·題畫》:“地北天南蓬轉,巫云楚雨絲牽。” |
立地成佛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td> |
佛頭著糞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為什么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頭上放?’” |
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鞲靼敌Γ涞檬芰速I東西吃?!?/td> |
佛眼佛心 | 孫梨《白洋淀紀事·光榮》:“你還是佛眼佛心,把人全當成好人。” |
另楚寒巫 | 明 陳汝元《金蓮記 偕計》:“孤帷冷簟,難辭白發于北堂;另楚寒巫,更撇紅顏于別闥?!?/td> |
佛心蛇口 | |
佛性禪心 | 《水滸傳》第四五回:“那眾僧都在法壇上看見了這婦人,自不覺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時間愚迷了佛性禪心,拴不定心猿意馬?!?/td> |
即心是佛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七卷:“初參大寂,問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師即大悟?!?/td>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長齋繡佛 |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td> |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td> |
不看佛面看金面 | 王統照《銀龍集·站長》:“我如果是個連長,或是個把書記官,不看佛面看金面,還有這場事?” |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 魯迅《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卻還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十個字形容當今學術界大部分的狀況。” |
泥多佛大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天童曇華禪師》:“十五日已前,水長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
皈依佛法 | 李脃人《暴風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進門,就皈依佛法了。” |
送佛送到西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姐姐原是為救安公子而來,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td> |
訶佛罵祖 | 元 許謙《與趙伯器書》:“不然,則梯接凌虛,而遽為此訶佛罵祖耳。” |
送佛送到西天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姐姐原是為救安公子而來,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td> |
不看僧面看佛面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td> |
見性成佛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五:“久參泐潭,潭因問:‘禪師西來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子作么生會?’師曰:‘某甲不會?!?/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