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索駿的成語故事
拼音àn tú suǒ jùn
基本解釋指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guī)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參
出處語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
暫未找到成語按圖索駿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按圖索駿)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敲詐勒索 | 曲波《林海雪原》:“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為非作歹,敲詐勒索,無惡不作。” |
倒裳索領 | 《鄧析子·無厚篇》:“驅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檻,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 |
意興索然 |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興索然。左右問曰:‘將回宮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仙人島》:“綠云顧父曰:“圣人無字門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聞之,意興索然。” |
圖窮匕見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
唯利是圖 | 晉 葛洪《抱樸子》:“名過其實,由于夸誑,內抱貪濁,惟利是圖。” |
按捺不住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不想遇著許仙……按捺不住,一時冒犯天條。” |
按勞分配 | 鄧小平《關于發(fā)展工業(yè)的幾點意見》:“堅持按勞分配原則。”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 |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婦言是用,此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不假思索 | 宋 黃榦《黃勉齋文籍 復黃會卿》:“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間,此意便在。” |
惟利是圖 |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由于夸誑,內抱貪濁,惟利是圖。” |
圖文并茂 | 王朔《修改后發(fā)表》:“我始終認為貴刊是國內的一流刊物,圖文并茂,趣味高雅,是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三性結合的比較突出的好刊物。” |
離群索居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
奮發(fā)圖強 |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fā)圖強,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
按兵不動 | 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召類》:“趙簡子將襲衛(wèi),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趙簡子按兵而不動。” |
有利可圖 |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圖,可否即允照辦。” |
宏圖大志 | |
勵精圖治 | 《宋史 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
按部就班 | 西晉 陸機《文賦》:“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
發(fā)憤圖強 |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發(fā)憤圖強,徹底革命。” |
按圖索驥 |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
圖謀不軌 | 晉 陳壽《三國志 王彬傳》:“因勃然數敦曰:‘兄抗旌犯順,殺戮忠良。圖謀不軌,禍及門戶。” |
圖窮匕現 | |
按兵不舉 | 元 無名氏《開詔救忠》第三折:“你將那忠臣良將故贓謀,想著你按兵不舉心更毒。”明 無名氏《精忠記 掛冠》:“岳家父子三人盡忠報國殺金人望風而走,豈有按兵不舉之理?” |
不按君臣 | 《水滸傳》第一一一回:“解寶身邊取出不按君臣的藥頭,張人眼慢,放在酒壺里。” |
按轡徐行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絳侯周勃世家》:“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
據圖刎首 | 《文子 上義》:“左手據天下之圖而右手刎其喉,雖愚者不為,身貴于天下也。” |
鉤深索隱 | 《周易·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