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顏婢睞的成語故事
拼音nú yán bì lài
基本解釋形容低聲下氣,諂媚奉承的嘴臉。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交際》:“以岳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顏婢睞者為曉解當世。”
暫未找到成語奴顏婢睞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奴顏婢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喜笑顏開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又行了兩日,方到常山,徑入府中,拜謁顏太守。故人相見,喜笑顏開。” |
強顏歡笑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女》:“‘汝狡兔三窟,何歸為?’柴俯不對。女肘之,柴始強顏為笑。” |
紅顏薄命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總則我紅顏薄命。” |
顏骨柳筋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 |
皓首蒼顏 | 明·無名氏《午時牌》第一折:“相當初太公垂釣,伊尹耕鋤,垂釣的皓首蒼顏安社稷,耕鋤的盡心竭力定寰區。” |
駐顏有術 | |
鶴發童顏 | 唐 田穎《玉山堂詩文集 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
和顏悅色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漢 鄭玄注:“言和顏悅色為難也。” |
笑逐顏開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母親方才轉憂為喜,笑逐顏開道:\'虧得兒子崢嶸有日,奮發有時。” |
厚顏無恥 |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薛荔蒙恥。” |
奴顏婢膝 | 唐 陸龜蒙《江湖散人歌》:“奴顏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為狂癡。” |
守財奴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五回:“擱不住這班人都做了守財奴,年年只有入款,他卻死摟著不放出來,不要把天下的錢,都輦到他家么。” |
華發蒼顏 | 宋·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 |
五顏六色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顏六色,其形不一。” |
顏丹鬢綠 | 清·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云母鐘,我能令公顏丹鬢綠而與年少爭光風。” |
明眸善睞 |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
綠鬢紅顏 | 清 洪楝園《后南柯 檀謀》:“霎時綠鬢紅顏都成孤寡,并不勞挨門搜括。” |
顏精柳骨 | 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曼卿之筆,顏精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 |
靦顏人世 | 《晉書·郗鑒傳》:“豈可偷生屈節,靦顏天壤邪!” |
婢膝奴顏 | 清 鈕琇《觚剩續編 簡公雪冤》:“他日僥幸立朝,則婢膝奴顏,汝必安為之矣。” |
朱顏粉面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八義記·駙馬賞燈>》:“金鼎熱風腦龍肝,花燭映朱顏粉面。” |
柳骨顏筋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的堪為字史,當為款識,有柳骨顏筋,張旭張顛,羲之獻之。” |
奴顏媚骨 | 耿可貴《孫中山與宋慶齡》第七場:“蓮妹,請去傳我的話:宋慶齡不愿見到奴顏媚骨之徒。” |
朱顏綠發 | 宋·沈遘《送句諶通判穎川》詩:“朱顏綠發出塵土,長纓高蓋生清風。”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時,但見:朱顏綠發,皓齒明眸。” |
靦顏事敵 | |
耕當問奴 | 《宋書·沈慶之傳》:“治國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 |
愁顏不展 | 明·沈采《千金記·省女》:“奈我丈夫每日只是攻文習武,衣食艱苦,頗覺失望,以此愁顏不展。” |
白發蒼顏 | 宋 洪邁《容齋五筆 白蘇詩紀年歲》:“白發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