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眉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dàn sǎo é méi淡掃蛾眉 | 輕淡地畫眉。指婦女淡雅的化妝。 | 唐·張祜《集靈臺》詩之二:“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
zhí méi lèng yǎn直眉睖眼 | 見“直眉楞眼”。 |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那個直眉睖眼的小子是他們的炮手呵!” |
héng méi shù yǎn橫眉豎眼 | 形容強橫或兇惡的神情。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來了長安一個半月,在我面前,總看見你橫眉豎眼,滿臉的怨氣。” |
méi jié zhī nèi眉睫之內 | 形容近在眼前。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páng méi hè fā龐眉鶴發 | 同“龐眉皓發”。 | 宋·陳合《寶鼎記·壽賈師憲》詞:“盡龐眉鶴發,天上千秋難老。” |
chēn mù shù méi瞋目豎眉 | 瞋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豎起眉毛。形容極其憤怒的樣子。 | 清·袁枚《新齊諧·獅子大王》:“上坐官貌頗溫良,聞土神話即怒,瞋目豎眉厲聲索二青衣。” |
sè fēi méi wǔ色飛眉舞 | 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清·楊復吉《夢闌瑣筆·蔡濤》:“蔡曰:‘步月山塢,忽聞清音,令人色飛眉舞。’” |
páng méi huáng fā龐眉黃發 | 眉斑白,頭發黃。指老人。龐,用同“厖”。 | 《北史·隋紀下·煬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龐眉黃發,更令收敘,務簡秩優。” |
tǔ qì yáng méi吐氣揚眉 | 形容受壓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 明·孫仁孺《東郭記·與之大夫》:“吐氣揚眉,青云激勵,卻憐小友尚窮乏。” |
méi qīng mù lǎng眉清目朗 | 眉:眉毛;清:清新;目:眼睛。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 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真乃是眉清目朗,可怎生流落在村莊深巷。” |
gǒng shǒu dī méi拱手低眉 | 拱手:雙手合抱致敬。形容尊敬順從的樣子。 | 魯迅《“文人相輕”》:“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說或不屑說。” |
méi mù bù qīng眉目不清 | 眉目:條理。事物條理不清或文章沒有條理。 | 《人民日報》1951.6.6:“交代不明,眉目不清,也是常見的缺點。” |
yǎn xiào méi shū眼笑眉舒 | 舒:伸展。眼里流露出歡笑的神情,眉毛舒展。形容非常高興。 | 元·胡祗遹《沉醉東風》曲:“漁得魚心滿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
lì méi dèng yǎn立眉瞪眼 | 倒豎雙眉,圓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樣子。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1章:“她退了兩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槍朝哈叭狗一點:‘你別動!’” |
mù tiāo méi yǔ目挑眉語 | 以眉目挑逗傳情。 | 清·王韜《淞濱瑣話·魏月波》:“彼此目挑眉語,心許已久,苦不得間。” |
diū méi nòng sè丟眉弄色 | 做眉眼 |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我才說道恕生面少拜識,他做多少丟眉弄色。” |
zhāng méi nǔ yǎn張眉努眼 | 揚起眉毛,瞪著眼睛。指善于作態。 |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兩邊作得來,張眉努眼,大驚小怪。” |
méi fēi sè yuè眉飛色悅 | 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臧克家《迎春辭》:“大伙兒聚在一塊把希望敘說,激情滿懷,眉飛色悅,打倒了‘四人幫’,心里多么快活!” |
nòng méi jǐ yǎn弄眉擠眼 | 用眉眼向人示意。有貶意。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學應卯了,因此秦鐘趁此和香憐弄眉擠眼,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后院說梯己話。” |
méi tóu yǎn hòu眉頭眼后 | 指眉眼間的神色。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9卷:“是日那里還有心想看春會?只個個攛哄趙娘子,看他眉頭眼后罷了。” |
zuò méi zuò yǎn做眉做眼 | 擺臉色。 | 沈從文《辰河小船上的水手》:“還有許多婦人提起竹篾織就的圓烘籠烤手,一見到年輕水手就做眉做眼。” |
suān méi cù yǎn酸眉醋眼 | 指人用妒忌的眼光看待。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公眾場合不能酸眉醋眼,張東望西。” |
liǔ méi tī shù柳眉剔豎 | 形容女子發怒時聳眉之狀。 | 《金瓶梅詞話》第五八回:“[潘金蓮]登時柳眉剔豎,星眼圓睜,叫春梅打著燈,把角門閂了,拿來大棍把那狗沒高低只頓打。” |
méi shāo yǎn jiǎo眉梢眼角 | 指面部的細微表情。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若說是無情,如何兩次三番許我會面,又留酒,又肯相陪?若說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見些光景?” |
héng méi lì yǎn橫眉立眼 | 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 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二四章:“白占魁橫眉立眼,兇狠狠地要去趕車。” |
lǎng ruò liè méi朗若列眉 | 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吾必不聽眾口與讒言,吾信汝也,猶列眉也。” |
nù méi zhēng mù怒眉睜目 | 瞪大眼睛,咬緊牙關。形容憤恨之極 | 茅盾《大澤鄉》:“是站著的滿臉通紅怒眉睜目的兩個人。但只是‘兩個’人!” |
méi yǎn gāo dī眉眼高低 |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只是跟著奶奶,我們學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兒,也得見識見識。” |
jiāo méi zhòu yǎn焦眉皺眼 | 見“焦眉愁眼”。 | 沙汀《獸道》:“街上十分冷落,幾個站在門口看街的女人,老遠就焦眉皺眼,隨即退進門檻內面去了。” |
pò zài méi jiān迫在眉尖 | 迫:緊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勢十分緊迫。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8章:“因為他看見他的危險處境迫在眉尖。” |
zhāng méi zhāng yǎn張眉張眼 | 驚惶不安的樣子。 |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燈依舊燃著,正中擺著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著兩三個兵士,顯出一種張眉張眼的驚惶神氣。” |
zǐ zhī méi yǔ紫芝眉宇 | 為稱頌人德行高潔之詞。 | 《新唐書 卓行傳 元德秀》:“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厚少緣飾……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 |
cuán méi kǔ liǎn攢眉苦臉 | 攢:緊皺眉頭。眉頭緊蹙,苦著臉兒。形容面部表情極其愁苦。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1回:“禁不住鄒太爺攢眉苦臉,求他多當兩個,才算當了四百五十錢。” |
cuī méi zhé yāo摧眉折腰 | 低眉彎腰。形容沒有骨氣,巴結奉承。 | 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chóu méi bù zhǎn愁眉不展 | 展:舒展。心里憂愁;雙眉緊鎖;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也作“愁眉緊鎖”。 | 唐 姚鵠《隨州獻李侍御》之二:“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
méi yǎn chuán qíng眉眼傳情 | 以眉毛、眼神傳送情感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則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中心日夜藏之。” |
lèng méi héng yǎn楞眉橫眼 | 形容蠻橫兇惡的樣子。 | 梁斌《紅旗譜》:“一個士兵走過來,楞眉橫眼地說:‘滾開吧!’” |
xū méi jīn guó須眉巾幗 | 須眉:男子;巾幗:女子。稱女子而有丈夫氣概者。 | 柳亞子《長松山房歌》:“放毫誰寫長松圖?須眉巾幗南海何。” |
cí méi shàn yǎn慈眉善眼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同“慈眉善目”。 | 沈從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還有戴小圓帽的中國尼姑,臉凍得紅紅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籃子和小罐子,出賣庵堂中的產品,蜂蜜和雞蛋,酸辣子與豆腐乳。” |
shén méi guǐ yǎn神眉鬼眼 | 形容面部裝出怪模樣。 | 老舍《趙子曰》第九:“不!我趕緊回學校去作成我的《觀劇雜感》呢!再見,赤色的老趙!”周少濂把八卦赗戴上,神眉鬼眼的往外走。” |
xū méi hào rán須眉皓然 | 胡須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 戰國·宋·莊周《莊子·漁父》:“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 |
miàn běi méi nán面北眉南 | 謂臉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處不合,各不照面。 |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折:“既然是你為我來,須回避,且做個面北眉南,你東咱西。” |
xiān méi liàng yǎn鮮眉亮眼 | 猶言眉清目秀。形容容貌漂亮。 | 《快心編三集》第四回:“雖則做個小丑腳色,臉嘴原好,鮮眉亮眼,是個乖巧的人。” |
xū méi jiāo bái須眉交白 | 交:都。胡須和眉毛都白了。 | 《莊子·漁父》:“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發揄袂。” |
páng méi hào fà龐眉皓發 | 龐:雜色;皓:潔白。眉發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唐 王維《賀樂器表》:“圣祀逾崇,遍禮群仙,思祐九服,故得龐眉皓發。” |
mù xiù méi qīng目秀眉清 | 目:眼睛;秀:秀麗;眉:眉毛;清:清新。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更兼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云,指排削玉。” |
yuè méi xīng yǎn月眉星眼 | 像彎月一樣的眉毛,像明星一樣的雙目。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明·無名氏《女真觀》第一折:“你說咱雪肌花貌常清凈,桃腮杏臉行端正,月眉星眼天然性。” |
zéi méi zéi yǎn賊眉賊眼 | 見“賊眉鼠眼”。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回:“正說話間,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燈,右手提一壺茶,走進來賊眉賊眼,將燈放下,又將茶壺放在桌上,兩只賊眼東瞧西看,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走。” |
liǔ méi dào shù柳眉倒豎 | 形容女子發怒時聳眉之狀。 |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那女子不聽猶可,聽了之話,只見她柳眉倒豎,杏眼圓睜;腮邊烘兩朵紅云,面上現一團煞氣。” |
yáng méi shùn mù揚眉眴目 | 橫眉怒目。 |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忽然化出毒龍,口吐煙云,黑天翳日,揚眉眴目,震地雷鳴。” |
jǐ méi nòng yǎn擠眉弄眼 | 弄眼:使眼色。擠眉毛和眨眼睛向別人示意。也作“擠眉溜眼”。 | 元 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擠眉弄眼,俐齒伶牙,攀高接貴,順水推舟。” |
rán méi zhī jí燃眉之急 | 燃眉:火燒眉毛。火燒眉毛那樣地緊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 《文獻通考 市糴二》:“元祐初,溫公入相,諸賢并進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
méi tóu bù shēn眉頭不伸 | 形容憂愁煩悶的樣子。 | |
pò yú méi jié迫于眉睫 | 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急迫。 | 梁啟超《論中國成文法編制之沿革得失》第五章:“于新法典編纂之必要迫于眉睫。” |
méi mù rú huà眉目如畫 | 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為人明須發,眉目如畫。” |
jiāo méi chóu yǎn焦眉愁眼 | 形容憂慮愁苦的表情。 | 艾蕪《山峽中》:“野貓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樣子,一面就摸著她的足,嘆氣。” |
héng méi nù mù橫眉怒目 | 眉毛橫豎;雙目怒睜。形容強、兇狠的神情。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不一時,只聽得院子里許多腳步響,早進來了橫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
méi mù fēn míng眉目分明 |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容貌清楚。形容面容端正清晰。 | 楊朔《泰山極頂》:“萬里長空,云彩絲兒都不見,素常霧騰騰的山頭,顯得眉目分明。” |
méi xià tiān méi眉下添眉 | 在眉毛下面再畫一道眉。比喻多余重復。 | 明·李贄《四書評·大學》:“則第一章釋‘明明德’,第二章釋‘新民’,是本來已釋過了,何必又釋‘本末’?無乃眉下添眉耶?” |
jīng zhào méi wǔ京兆眉嫵 | 用以稱女子眉樣美好。 | 漢京兆尹張敞為婦畫眉甚美,長安中傳“張京兆眉嫵”。 |
méi tóu yǎn nǎo眉頭眼腦 | 指眉眼間的神色。 | 宋·周紫芝《感皇恩》詞:“思量也勝,看個眉頭眼腦。” |
yáng méi dǐ zhǎng揚眉抵掌 | 抵掌:雙掌合在一起。揚起眉毛,雙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悅、珍惜的神態。 | 《梁書·任昉傳》:“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
méi fēi mù wǔ眉飛目舞 | 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許地山《黃昏后》:“這老人家在燈光之下說得眉飛目舞。” |
méi yǔ mù xiào眉語目笑 | 指以眉目傳情。 | 清 袁于令《雙鶯傳》第七折:“今朝何幸聚多嬌,偏稱是粒面烏紗年少,記歌娘子,與周郎眉語目笑。” |
guān méi shuō yǎn觀眉說眼 | 指看人家臉色。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62回:“這丫頭繡春,我教你大娘尋家兒人家,你出身去罷,省的觀眉說眼在這屋里,教人罵沒主子的奴才。” |
yáng méi fèn rán揚眉奮髯 | 髯:頰旁的胡須。眉毛揚起,髯須舞動。神情激動興奮的樣子。 |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徐禧無學術而口辯,揚眉奮髯,足以動人主意。” |
qín shǒu é méi螓首蛾眉 |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詩經 衛風 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ān méi dài yǎn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láng yǎn shǔ méi狼眼鼠眉 | 形容人相貌兇惡。 | |
áng shǒu shēn méi昂首伸眉 | 伸:揚。抬頭揚眉。形容意氣昂揚的樣子。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耶!” |
yáng méi tǔ qì揚眉吐氣 | 揚眉:揚起眉頭;吐氣:吐出怨氣、悶氣。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得意的神情。 |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méi méi méi yǎn沒眉沒眼 | 眉目不清,形容一塌糊涂的樣子。也指沒有臉面。 |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上面是扳鰲抓角的橋亭,已經多年沒有修理,金碧彩畫全著塵土糊得沒眉沒眼。” |
kāi méi zhǎn yǎn開眉展眼 | 高興愉快的樣子。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若是有識我們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夠受用得一日,便死了開眉展眼。” |
méi qīng mù xiù眉清目秀 | 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麗而不俗氣。形容容貌清俊秀麗。 | 元 李直夫《合同文學》第一折:“有個孩兒喚做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孩兒也。” |
méi yáng mù zhǎn眉揚目展 | 展:伸張。形容神采飛揚,精神振奮。 | 清·李漁《閑情偶寄·賓白》:“同一話也,以尖新出之,則令人眉揚目展,有如聞所未聞。” |
xǐ méi xiào liǎn喜眉笑臉 | 指人十分高興。 |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42回:“村里的人,聽說把抓去的人救回來了,一個個喜眉笑臉,跑來村口迎接。” |
huò pò méi jié禍迫眉睫 | 猶言禍在旦夕。 | 梁啟超《羅蘭夫人傳》:“至是內外之形勢益急,禍迫眉睫。” |
lèi yǎn chóu méi淚眼愁眉 | 帶淚的眼,發愁的眉。形容極為痛苦哀傷的樣子。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留戀你,別無意,見據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
yú méi ròu yǎn愚眉肉眼 | 謂凡俗的眼光。 |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道童云:‘魯子敬,你愚眉肉眼,不識貧道。’”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洗不凈愚眉肉眼。” |
xǐ méi shuā mù洗眉刷目 | 比喻清晰明白。 |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新舊五代史》:“此考雖簡略,然提綱挈領,洗眉刷目。” |
méi gāo yǎn dī眉高眼低 | 臉上的表情。泛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或辨貌觀色的本領。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9回:“在趙琮夫妻兩個,不要說看了別人許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邊,也受多少兩般三樣的怠慢。” |
héng méi lěng mù橫眉冷目 | 憤怒、輕蔑的樣子。同“橫眉冷眼”。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三章:“現在他又橫眉冷目地喝了一聲‘走’,更把個張溫嚇沒了真魂。” |
hào shǒu páng méi皓首龐眉 | 皓:白的樣子;龐:雜色。頭發和眉毛花白。 | 清·黃宗羲《<輪庵禪師語錄>序》:“余皓首龐眉,叨叨于過去之間,感慨系之,無乃為輪庵之所笑乎?” |
jiāo méi kǔ liǎn焦眉苦臉 |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 沙汀《困獸記》:“‘為了這一點事,你還不知道,我說了好幾籮筐話啊!’田疇焦眉苦臉的說了。” |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 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個主意。 |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韓厥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趙氏孤兒,怎生是好?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
pū méi shàn yǎn鋪眉苫眼 | 裝模作樣。 | 元 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一個個鋪眉苫眼,妝些像態。” |
dī méi xià shǒu低眉下首 | 低:低下;下:低;首:頭。低著眉垂下頭。形容順良,順從。 | 柔石《為奴隸的母親》:“叫我物色相當的女人;年紀約三十歲左右,養過兩三個兒子,人要沉默老實,又肯做事,還要對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 |
nù mù zhēng méi怒目睜眉 | 瞪大眼睛,咬緊牙關。形容憤恨之極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但見趙云怒目睜眉,只待廝殺。” |
qǔ méi fēng jiá曲眉豐頰 | 曲:彎曲。豐:豐滿。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形容相貌美麗富態。 | 唐·韓愈《送李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 |
shāo méi zhī jí燒眉之急 | 比喻非常迫切。 | 《水滸傳》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燒眉之急。我馬也不要,從人也不帶一個,連夜自趕回家。” |
jiǎ méi sān dào假眉三道 | 方言。裝模作樣。 | 趙樹理《登記》:“分明是按老封建規矩辦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 |
liǔ méi xīng yǎn柳眉星眼 | 形容女子細長的眉和明亮的眼睛。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杏臉桃腮,醞釀出十分春色;柳眉星眼,妝點就一段精神。” |
chóu méi lèi yǎn愁眉淚眼 | 皺著眉頭,掉下眼淚。形容愁苦悲傷的樣子。 | 元 方伯成《端正好 憶別》套曲:“我痛著迷不似今番,愁眉淚眼。恨別離最易,恨見應難。” |
jīn guó xū méi巾幗須眉 |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 | 清 曾樸《孽海花》第14回:“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 |
páng méi bái fà龐眉白發 | 龐:通“尨”,雜色。眉毛頭發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漢 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李善注引《漢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 |
pú sà dī méi菩薩低眉 | 象菩薩那樣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 宋 龐元英《談藪》:“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xié jiān dī méi脅肩低眉 | 縮著肩膀,低著眉頭。形容在人面前卑下的神情。 | 晉 葛洪《抱樸子 逸民》:“雖器不益于旦夕之用,才不周于立朝之俊,不亦愈于脅肩低眉,諂媚權右。” |
yáng méi shùn mù揚眉瞬目 | ①猶橫眉怒目。②一舉眉,一轉眼。形容時間極短。③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行如奔電,驟如飛旋,揚眉瞬目,恐動四邊。” |
méi mù chuán qíng眉目傳情 | 用眉眼的活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情意。常用來形容用眼色表示愛情。參見“眉來眼去”。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 |
lóng méi bào jǐng龍眉豹頸 | 形容勇士的長相。 | 《北齊書·高昂傳》:“幼稚時,便有壯氣。長而菽讜,膽力過人,龍眉豹頸,姿體雄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