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出處唐 徐凝《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例子十里畫圖新閬苑,二分明月舊揚州。(清 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
基礎信息
拼音èr fēn míng yuè
注音ㄦˋ ㄈㄣ ㄇ一ㄥˊ ㄩㄝˋ
感情二分明月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表示美好的風光。
謎語揚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二分明月的意思解釋、二分明月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不作,二不休 | 要么不做,做了就索興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興做到底。 |
一不做,二不休 |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興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興做到底。 |
一了千明 | 了:明白。最關鍵的地方明白了,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 |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來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槃”。指死去活來。 |
一佛出世,二佛涅盤 |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盤。指死去活來。 |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死去活來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過來又死去。 |
一分一厘 | 分、厘:金錢單位,1元=10角,1角=10分,1=10厘。形容很少的數量。 |
一分一毫 | 形容很少的數量。 |
一分為二 |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 付出一份勞力就得一分收益。 |
一則一,二則二 | 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
一臺二妙 | 臺:古代官署名。同一官署中有名氣的兩個人。 |
一客不煩二主 | 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
一客不犯二主 | 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
一家無二 | 謂一家之人沒有兩樣。 |
一山不藏二虎 |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
一差二悮 | 同“一差二誤”。 |
一差二誤 | 指意外的差錯和失誤。 |
一差二錯 | 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一心無二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種事情,沒有雜念。 |
一推六二五 | 原是珠算斤兩法口訣。比喻推卸干凈 |
一日三月 | 《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焙笠浴耙蝗杖隆毙稳輰θ怂寄钜笄?。 |
一是一,二是二 | 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 |
一晦一明 | 一暗一明。常指晝夜循環。 |
一來二去 | 指一回又一回,經過一段時間。表示逐漸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