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月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rì yuè wú guāng日月無光 | 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極其黑暗。 |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登涉》:“所謂白日陸沉,日月無光,人鬼不能見也。” |
fēng qíng yuè yì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回:“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情月意。” |
rì líng yuè tì日陵月替 | 謂逐漸衰落、弛退。 | 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徵曰:‘觀自古帝王,在于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
yún jiē yuè dì云階月地 | 以云為階,以月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 唐·杜牧《七夕》詩:“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
rì yuè tiào wán日月跳丸 | 跳丸:跳滾的彈丸。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 唐·韓愈《秋懷》詩:“憂愁費晷景,日月如跳丸。” |
yuè méi cān héng月沒參橫 | 見“月落參橫”。 |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饑不及餐。” |
rì zī yuè yì日滋月益 | 見“日益月滋”。 | 宋·司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則用力百倍矣。” |
yuè yè huā zhāo月夜花朝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rì zhōng bì yí,yuè mǎn bì kuī日中必移,月滿必虧 |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 西漢·司馬遷《史記·日者列傳》:“日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
rì yuè chóng guāng日月重光 | 重光:重放光芒。太陽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經過一番動亂后出現新的清明局面。 | 《尚書·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國魏·繆襲《魏鼓吹曲》:“日月為重光。” |
xī niú wàng yuè犀牛望月 |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yuè míng rú shuǐ月明如水 |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樣。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 |
rì shěng yuè kè日省月課 | 見“日省月試”。 | 《魏書·李彪傳》:“陛下幼蒙鞠誨,圣敬之躋,及儲宮誕育,復親撫誥,日省月課,實勞神慮。” |
èr fēn míng yuè二分明月 | 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 唐 徐凝《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
rì yuè rú liú日月如流 | 時光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4回:“今留齊七載,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見,安能成其大事哉?” |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 |
cháng é bēn yuè嫦娥奔月 | 嫦娥:月宮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 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 |
huā chén yuè xī花辰月夕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清 王韜《淞濱瑣話 藥娘》:“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 |
rì yuè rù huái日月入懷 | 舊稱生貴子的吉兆。形容心胸開闊。也比喻光彩奪目。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 |
dài yuè pī xīng帶月披星 |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則合帶月披星,誰著你停眠整宿?” |
fēi rì fēi yuè非日非月 | 非:不論;月:月夜。不論白晝或黑夜。形容不分晝夜。 | 戰國·趙·荀況《荀子·賦篇》:“非日非月,為天下明。” |
rì yuè jīng tiān日月經天 | 太陽月亮每天都經過天空。比喻歷久不衰;永恒不變;也比喻事情明顯;有目共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
hóu zǐ jiù yuè猴子救月 | 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 《法苑珠林·愚贛篇·雜癡部》:“連獼猴重,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 |
huāng shí bào yuè荒時暴月 | 荒:五谷不收;暴:兇。指荒年或青黃不接的時候。 |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 |
yíng fēng dài yuè迎風待月 | 指男女秘密約會。 | 唐 元稹《鶯鶯傳》:“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
bīng hú qiū yuè冰壺秋月 |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潔。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樣潔凈。 | 宋 蘇軾《贈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
rì jiàn yuè rǎn日漸月染 | 濡:浸潤。染:熏染。天長日久地漸漸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逐漸的變化。同“日濡月染”。 | 宋 程珌《丙子輪對札子》:“招之得其地矣,又當各分其屯,無雜官軍,蓋一與之染,則日漸月染,盡成棄甲之人,不幸有警,則彼此相持,莫肯先進;一有微功,則彼此交集,反戈自戕,豈暇向敵哉。” |
zhēng róng suì yuè崢嶸歲月 | 崢嶸:山勢高峻的樣子;引申為不平常;特別。形容不平凡的歲月。 | 宋 廖行之《沁園春 和蘇宣教韻》詞:“崢嶸歲月,分陰可惜,一日三秋。”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眾星拱月 | 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同“眾星攢月”。 | 徐遲《搜盡奇峰打草稿》:“而在那個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則綴有一顆大紅寶石。在它的周圍又加眾星拱月,環繞著好些較小的紅寶石。” |
bīn jiàn rì yuè賓餞日月 | 迎送。多指歲月流逝。賓,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別。 | 語出《書 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 |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 《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
xuán ruò rì yuè懸若日月 | 宛如太陽和月亮一樣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 宋·王讜《唐語林·文學》:“李氏絕筆之本,懸若日月焉,方之五臣,猶虎狗、鳳雞耳!” |
yìng yuè dú shū映月讀書 | 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 《南史 江泌傳》:“泌少貧,晝日斫屧為業,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墮地則更登。” |
huá xīng qiū yuè華星秋月 | 如秋月那樣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樣閃閃發光。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出色。 | |
niú zhǔ fàn yuè牛渚泛月 | 牛渚:地名,在安徽當涂縣;泛月:月夜劃船游玩。比喻才士相逢,以文會友。 | 《晉書·袁宏傳》:“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宏在舫中諷詠,聲既清會,辭又藻拔,遂駐聽久之。” |
jǐng dǐ lāo yuè寒底撈月 | 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元·無名氏《馬陵道》:“我若今日見你呵,將你活剁做兩三截,你要活時恰似井底撈明月。” |
yuè quē huā cán月缺花殘 | 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殘。 | 唐 溫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傷歌姬》詩:“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終圓。” |
huā zhāo yuè xī花朝月夕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zhōng guàn rì yuè忠貫日月 | 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 | 《新唐書 郭子儀傳贊》:“子儀自朔方提孤軍,轉戰逐北,誼不還顧……雖唐命方永,亦有忠貫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
shuǐ zhōng lāo yuè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 |
xiào ào fēng yuè笑傲風月 | 猶言吟風弄月。形容心情悠閑自在。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 |
nián shēn yuè jiǔ年深月久 | 見“年深歲久”。 |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那曉得花園門年深月久,苦不甚牢,早被外邊一伙人踢開了一扇。” |
xiá zī yuè yùn霞姿月韻 | 比喻俊美清雅的儀態和風度。 | |
míng bìng rì yuè明并日月 | 明:光明,明亮。光輝燦爛與日月同輝。 | 西漢·戴圣《禮記·經解》:“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 |
fēng yuè zǐ dì風月子弟 | 沉湎于風月場的人。 | |
yuè yùn zhǔ fēng月暈主風 | 暈:日光或月光通過云層時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圍的光圈。月亮周圍出現暈圈,則是有風的預兆。 | 《田家五行·雜占論月》:“月暈主風,何方有闕,即此方風來。” |
zhuō fēng bǔ yuè捉風捕月 | 見“捉影捕風”。 | 清·鈕琇《觚剩續編·律例》:“自風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風捕月,自詡五言之城。” |
fēng yún yuè lù風云月露 | 指綺麗浮靡,吟風弄月的詩文。 | 漢魏 劉楨《隋書 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 |
shuǐ dǐ lāo yuè水底撈月 | 同“水中撈月”。 | 明·王守仁《傳習錄》下卷:“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無聲,卻如水底撈月。” |
xīng qián yuè xià星前月下 | 指月夜良宵。亦作“月下星前”。 | 元·呂止庵《風入松》套曲:“常歡喜星前月下,休等閑間面北眉南。” |
suì yuè bù jú歲月不居 | 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 漢 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
fēng huā xuě yuè風花雪月 | 泛指四時景色。原指封建文學里描寫自然景物四種對象。后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詩文。也比喻風流場中男女間戀愛的風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 宋 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
yuè zhuì huā shé月墜花折 | 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 清·洪昇《長生殿·補恨》:“誓世世生生休拋撇,不提防慘凄凄月墜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斷生絕。” |
xiǎo fēng cán yuè曉風殘月 | 拂曉時的清風;殘余的月影。指天明時的景色。形容冷落清涼的意境。也形容歌妓的清唱。殘月:天將亮時的月亮。 | 宋 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cháo fēng nòng yuè嘲風弄月 | 嘲:嘲笑;弄:玩賞;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
chēng tíng liè yuè撐霆裂月 | 形容聲氣驚人。 | 唐·司空圖《與王駕評詩》:“吾適又自編《一鳴集》,且云撐霆裂月,劫作者之肝脾,亦當吾言之無怍也。” |
rì yì yuè xīn日異月新 | 見“日新月異”。 |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巾履》:“近年以來,殊詭制,日異月新。” |
yuè míng fēng qīng月明風清 | 清:清澈。輕風清涼,月光皎潔。形容夜景優美宜人。 | 孫犁《蘆花蕩》:“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
rì duàn yuè liàn日鍛月煉 | 謂長期下苦功磨練,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為之,輒不能盡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間,詩尤然。世乃有日鍛月煉之說,此所以用功者雖多,而名家者終少也。” |
tián yuè sāng shí田月桑時 | 泛指農忙季節。 | 南朝齊·蕭子良《諫射雉啟》:“且田月向登,桑時告至。” |
zhǐ tán fēng yuè止談風月 | 止:只,僅。只談風、月等景物。隱指莫談國事。 | 《南史·徐勉傳》:“今昔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 |
yǒng yuè cháo huā詠月嘲花 | 指創作詩歌。花和月經常作為詩人歌詠的對象,故稱。 |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一年年覺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詠月嘲花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
yuè yuē xīng qī月約星期 | 期:約定。在星月之夜約會。指男女幽會。 | 元·喬吉《行香子·題情》:“海誓山盟,白玉連環。月約星期,泥金小簡。” |
huā cán yuè quē花殘月缺 | 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兩相離異。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則這今晚開筵,正是中秋令節。只合低唱淺斟,莫待他花殘月缺。” |
pī xīng dài yuè披星帶月 | 頂著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歸或夜行。 | 唐·呂巖《七言絕句》:“擊劍夜深歸甚處,披星帶月折麒麟。” |
fēng tián yuè lǎng風恬月朗 | 恬:平靜,安適;朗:明亮。風靜月明。形容夜色寧靜幽美。比喻清白高潔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爾夜風恬月朗。” |
hé qīng yuè luò河傾月落 | 表示夜將盡。 | 元·陳樵《月放過賦》:“河傾月落,馀歡未歇。” |
jī yuè yǒu chéng期月有成 | 期:一整個周期;期月:一整月。一整月就會有成就。形容治理國家或辦某項事情見效迅速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
qióng suì lěi yuè窮歲累月 | 窮:盡。指經過很長的時間。形容連續不斷,時間長久。 | 清·黃宗羲《前鄉進士澤望黃君壙志》:“及穿剝三藏,窮歲累月,稍稍出而觀今之宗師者,發露其敗闕。” |
shuǐ yuè jìng huā水月鏡花 | 水中月,鏡中花。比喻虛幻景象。 |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 |
wǎng fèi rì yuè枉費日月 | 枉:白白地。費:浪費。日、月:時間、光陰。白白地浪費時光。 | 宋·朱熹《管下縣相視約束》:“不惟重擾災傷人戶,亦恐枉費日月,不能了辦。” |
nián zāi yuè huì年災月晦 | 晦:倒霉。人在一定時刻將遭受的某種災難。 |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誰料那趕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災月晦,忽然生起饞獠病來。” |
fāng nián huá yuè芳年華月 | 芳年:妙齡。指美好的年華。 | 南朝·宋·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芳年有華月,佳人無還期。” |
dài yuè xī xiāng待月西廂 | 謂情人私相約會。 | 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
yuè bì huā xiū月閉花羞 | 閉:躲避;羞:害臊。閉月形容貂禪,羞花形容楊玉環。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 元·施惠《幽閨記·少不知愁》:“芳容魚沉雁落,美貌月閉花羞;肌骨天然自好,不搽脂粉風流。” |
zhǐ tán fēng yuè只談風月 | 只談風、月等景物。隱指莫談國事。 | 清·張岱《游山小啟》:“喜作閑人,酒席間只談風月。” |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百星不如一月 | 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 《淮南子·說林訓》:“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開,不如一戶之明。” |
xū yán suì yuè虛延歲月 | 虛:空,白白地;延:拖延。白白地拖延時間。 |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我有秘書,便守事之,庶有異聞,而虛延歲月,妨資棄力,卒無所成。” |
yuè méi xīng yǎn月眉星眼 | 像彎月一樣的眉毛,像明星一樣的雙目。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明·無名氏《女真觀》第一折:“你說咱雪肌花貌常清凈,桃腮杏臉行端正,月眉星眼天然性。” |
rì chéng yuè kè日程月課 |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序課試。形容因循守舊,無所創新。 | 清·莫友芝《〈巢經堂詩鈔〉序》:“[子尹]不肯以詩人自居。當其興到,頃刻千言;無所感觸,或經時不作一字,又脫稿不自收拾,子弟鈔存十之三四而已。而其盤盤之氣,熊熊之光,瀏漓頓挫,不主故常,以視近世日程月課,楦釀篇牘,自張風雅者,其貴賤何如也?” |
huā hǎo yuè yuán花好月圓 | 花兒是美的;月亮是圓的。比喻美好團聚。多用做新婚賀詞。 | 宋 晁端禮《行香子 別恨》詞:“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
yuè xián bàn guī月銜半規 | 銜:含;規:圓形。指農歷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公孫九娘》:“生至戶外,不見朱,翹首西望,月銜半規,昏黃中猶認舊徑,見南向一第,朱坐門石上。” |
yuè zhí nián zāi月值年災 | 謂時運不濟而遭災禍。 |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問甚么撞著喪們,管甚么逢著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災,拼死在鶯花寨。” 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早是抱閑怨時乖運蹇,又添這害相思月值年災。 |
yuè yùn ér fēng月暈而風 | 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刮風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 宋 蘇洵《辨奸論》:“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
xīng yuè jiǎo jié星月皎潔 | 皎潔:明亮潔白。星星和月亮明亮潔白。 | 宋·歐陽修《秋聲賦》:“星月皎潔,明河在天。” |
míng yuè rù huái明月入懷 | 比喻人心胸開朗。 | 南朝 宋 鮑照《代淮南王》詩:“朱城九門門九閨,愿逐明月入君懷。” |
suì yuè zhēng róng歲月崢嶸 |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突出。比喻不平凡,超越尋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亦作“崢嶸歲月”。 | 宋·王珪《謝賜生日禮物表》:“歲月崢嶸,而屢更精力勤勞。” |
rì yuè jīng tiān,jiāng hé xíng dì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 太陽和月亮每天經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偉大。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
qiū yuè hán jiāng秋月寒江 | 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純明凈。 | 宋 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
sōng fēng shuǐ yuè松風水月 | 松濤清風,流水明月。形容景色優美或人才俊朗。 | 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叔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豈能方其朗潤。” |
rì yuè qí chú日月其除 | 日月流逝。謂光陰不待人。 | 《詩經·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
qióng nián lǚ yuè窮年屢月 | 累:接連。形容經歷的時間長久。 | 郭沫若《今昔集·論古代文學》:“這個斗爭非常劇烈,從甲骨文上可以看到窮年屢月的大戰。” |
mù rì yù yuè沐日浴月 | 謂受日月光華的潤澤。傳說禹登南岳,獲金簡玉字之書,有文曰:“祝融司方發其英,沐日浴月百寶生。” | 傳說禹登南岳,獲金簡玉字之書,有文曰:“祝融司方發其英,沐日浴月百寶生。”《花月痕》第四九回:“,妖氣盡豁,脫履人間,天高地闊。” |
yún róng yuè mào云容月貌 | 比喻淡雅、飄逸的容貌。 | 明·梁辰魚《香遍滿·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尋常淡妝難畫描。出落風神年尚小,一團都是俏。” |
yún chuāng yuè zhàng云窗月帳 | 猶言云窗月戶。 | 明·高啟《夜聞吳女誦經》詩:“云窗月帳散花多,閑讀金經夜若何!” |
rì yuè yú mài日月逾邁 | 見“日月逾邁”。 | 《尚書·秦誓》:“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 |
yún chuāng yuè hù云窗月戶 | 指華美幽靜的居處。 | 宋·向子諲《清平樂·奉酬韓叔夏》詞:“薄情風雨,斷送花何許。一夜清香無覓處。卻返云窗月戶。” |
hōng yún tuō yuè烘云托月 | 烘;渲染;托:襯托 。原指作畫時渲染云彩來襯托月亮。比喻不從正面描繪;而從側面點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嘆批:“而先寫張生者,所謂畫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
lòu yuè cái yún鏤月裁云 | 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藝極精巧。 | 唐 李義府《堂堂詞》:“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
hōng yún zhì yuè烘云讬月 | 見“烘云托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