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樓題壁”譯文及注釋
譯文
站在西湖的酒樓上,見那泉水飄散在幽冷的山澗深處,勾起了我當年踏春的美好回憶。
而今湖樓的雕漆欄桿已經斑剝朽爛了,何況當年在這里一起賞春的人。
注釋
湖樓:西湖的酒樓。
水落:樹葉掉落。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
盈盈:指少女或少婦的美好風姿。
踏春:春日郊游。孟郊《濟源寒食》:“一日踏春一百回。”
朱欄今已朽,何況倚欄人:這兩句本自蘇軾《法惠寺橫翠閣》詩句:“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
“湖樓題壁”鑒賞
賞析
這首詩的前二句由當前的凄清景色,勾起往日美好記憶。后二句由眼前所見的湖樓朽敗,以景托情,道出詩人此時的心境,表現了世事盛衰,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詩中用典無痕,使小詩寓以哲理,又顯現出一片真情。
作者采取“今一昔—今”的倒敘方法,形成亦實亦虛,首尾呼應,曲折回環的章法特點。起句寫樓上即目所見,景象凄涼索寞,已寓感傷之意。次句啟開一筆,因景懷人,回憶與亡妾在“水落山寒處”踏春樂事。“盈盈”摹寫滿娘當時的姣好儀態,生動傳神,足以喚起讀者的視覺形象。對這么一件平平淡淡的日常小事,作者即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若非兩人恩愛篤厚,焉能如此。一個“記”字,何等情深,仿佛這事就發生在不久以前似的。第三句陡作轉折,直承首句又寫眼前景。作者登臨之樓曾是兩人踏春小憩之所,如今重游故地,形孤影單,滿娘先前憑覽過的紅色扶欄已被歲月風雨銷蝕壞爛。于是末句賭物思人,對長眠地下的亡妾今日那不堪設想的情狀發出了深沉的嘆喟。詩的一、三句寫眼前景物,從實處落筆;二、四句憶往事,懷故人,皆由虛處著墨,造成虛實相間,頓宕開閩,首尾相應,一波三折的奇妙章法,讀來讓人回腸蕩氣。
作者運用對襯、象征和進層等手法,以樂寫哀,倍增其哀。從大的方面說,作者寫滿娘的姣好儀態,寫兩人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正是為了用昔日之樂,對比、反襯今日之哀。就小的方面說,首句寫哀景,次旬寫樂事,兩句間也有對襯作用。三、四句主要用的是象征、襯托和進層手法。“朱欄”與“朱顏”諧音,說“朱欄今已朽”,不言人朽,而此意已在其中,這是象征。以哀景寫哀事,又是襯托。“朱欄”本不易朽,爾今卻已朽,物尤如此,人何以堪。詩意透過一層。后邊接著再用“何況”翻進,句中的蘊涵就更加突出了。
由于章法和手法的絕妙,使得這首小詩別具一種特色;凄婉悲傷之詞,欲言又止,沉痛深至之情,含而不露。首句寫望中之景,“寒”字明顯地融進了作者的主觀感受。當悲從中來,剛剛露了端倪,忽然剎住,轉而去寫先前樂事。第三句景象更加凄慘,幾欲聲淚俱下。末句寫所懷之人,未吐先咽,不忍直言,故借朱欄作象征、襯托,深至沉痛的思念之情,盡于言外傳之。整首詩含蓄委婉,情味雋永,愈讀愈覺意蘊豐厚。
創作背景
清高宗乾隆七年(公元1724年)正月三日,厲鶚愛妾朱滿娘因病去世,當年冬天,厲鶚登上湖畔樓亭,傷心悼念之情油然而生,在湖樓墻壁上題寫了這首五言絕句。
厲鶚簡介
清代·厲鶚的簡介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 厲鶚的詩(9篇)〕猜你喜歡
集賢賓·小樓深巷狂游遍
小樓深巷狂游遍,羅綺成叢。就中堪人屬意,最是蟲蟲。有畫難描雅態,無花可比芳容。幾回飲散良宵永,鴛衾暖、鳳枕香濃。算得人間天上,惟有兩心同。
近來云雨忽西東。誚惱損情悰。縱然偷期暗會,長是匆匆。爭似和鳴偕老,免教斂翠啼紅。眼前時、暫疏歡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個宅院,方信有初終。
念奴嬌·鳳凰山下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含怨吞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
還憶浴罷描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漫道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樹云煙疊。寒燈旅邸,熒熒與誰閑說?
經破薛舉戰地
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
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移鋒驚電起,轉戰長河決。
營碎落星沉,陣卷橫云裂。
一揮氛沴靜,再舉鯨鯢滅。
于茲俯舊原,屬目駐華軒。
沉沙無故跡,減灶有殘痕。
浪霞穿水凈,峰霧抱蓮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
聲聲慢·嘲紅木犀
嘲紅木犀。余兒時嘗入京師禁中凝碧池,因書當時所見。
開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瓏。管弦凝碧池上,記當時、風月愁儂。翠華遠,但江南草木,煙鎖深宮。
只為天姿冷淡,被西風醞釀,徹骨香濃。枉學丹蕉,葉底偷染妖紅。道人取次裝束,是自家、香底家風。又怕是,為凄涼、長在醉中。
水龍吟·再送蓀友南還
人生南北真如夢,但臥金山高處。白波東逝,鳥啼花落,任他日暮。別酒盈觴,一聲將息,送君歸去。便煙波萬頃,半帆殘月,幾回首,相思苦。
可憶柴門深閉,玉繩低、翦燈夜雨。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愁對西軒,荔墻葉暗,黃昏風雨。更那堪幾處,金戈鐵馬,把凄涼助。
青山濕遍·瑤簪墮也
瑤簪墮也,誰知此恨,只在今生。怕說香心易折,又爭堪、燼落殘燈。憶兼旬、病枕慣懵騰。看宵來、一樣懨懨睡,尚猜他、夢去還醒。淚急翻嫌錯莫,魂銷直恐分明。
回首并禽棲處,書幃鏡檻,憐我憐卿。暫別常憂道遠,況凄然、泉路深扃。有銀箋、愁寫瘞花銘。漫商量、身在情長在,縱無身、那便忘情。最苦梅霖夜怨,虛窗遞入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