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悶欲呼天說”譯文及注釋
金縷曲:即“賀新郎”,始見于蘇軾《東坡樂府》。重頭一百十六字,仄韻。又名“乳燕飛”、“金縷衣”、“金縷詞”、“風敲竹”、“金縷歌”、“雪月江山夜”、“貂裘換酒”、“賀新涼”。
蒼蒼:上蒼、蒼天。“磨滅”句:怎忍此狠心,偏加折磨,滅絕人之才性?
咄咄:咄隕怪事。書空:不言而以手在空中作字。此四字短語歷來用以表示極度憤懣。
斷腸詩:此處泛言傷心之詩詞,指自已作品,與朱淑真《斷腸詩詞》無涉。
柳邊風月:指柳永一路詞風。柳永有名句“楊柳岸、晚風裂月”。
銅琶鐵撥:指蘇軾一路詞風語。撥子:彈琵琶用的薄片。
遏:扼止、阻止。
“金縷曲·悶欲呼天說”鑒賞
鑒賞
吳藻是個尚未被人們充分認識的出色的女詞人。在中國婦女文化史上,這是位較早覺醒的女性。女性的覺醒,大抵始自于婚姻問題,但僅止步于此,覺醒尚難有深度。吳藻的女性自覺,可貴的是對人生、對社會、對男女地位之別以及命運遭際的某些通同等問題,都有其初步的朦朧的思考,從而成為這種思索和悟解、覺醒長鏈中值得珍視的一環。這闋《金縷曲》是《花簾詞》中的作品,《花簾詞》編刊于公元1829年(道光九年)春,也即系吳藻三十歲前所作,而此詞編次甚前,乃吳藻二十三歲前后的心聲。上片有兩個要點,一是“問天”,二是女性自省。問天,是對不公世道的抗議。世道之不公,扼殺才性,對男女其實都一樣。然而“豪士氣”難消時,最激烈的形態卻是“咄咄書空”,那么就沒有理由讓女性一定要將“愁”視成“吾家物”,沒完沒了地形諸筆端。這是吳藻對女性弱點的自省。把女性從“愁”中解脫出來,自省也即自強,掙脫的乃是一個軟弱的情結。看似平易的詞語中跳蕩的是顆強毅的心,吳藻是深刻的。下片緊承這自省而來,強化女性自振意識。“英雄兒女”既然“無別”,而且“千秋收場”全皆是淚成血,那么女性紅妝們就不必放不下“柔情”,應和須眉男兒一起去唱“大江東去”。人們都熟悉秋瑾女士《滿江紅》詞中“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之句,而吳藻則在大半個世紀之前已有此覺醒則更可貴。吳藻強烈意識到“柔情”、眼淚改變不了“皆成血”的收場,感動不了“蒼蒼”的。吳藻的能有此震聾發聵之唱,與她介入男性歷來獨主的文化社會有密切關系。而其之所以得能介入社會文化生活,又是因為有袁枚到陳文述這個鼓勵女性文學文化的“性靈”系列的存在,吳藻正是陳文述“靈伯”之女弟子。文學史家們不該輕忽這一事實。 ?
吳藻簡介
清代·吳藻的簡介

吳藻,清(一七九九―一八六二)女。字蘋香,自號玉岑子,仁和(今杭州)。人。幼而好學,長則肆力于詞,又精繪事,嘗寫飲酒讀騷圖。著有香南雪北廬集、花簾書屋詩、花簾詞、讀騷圖曲。
...〔? 吳藻的詩(2篇)〕猜你喜歡
短歌行
周西伯昌,懷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墜。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專征,為仲尼所稱。
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齊桓之功,為霸之道。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念奴嬌·策勛萬里
策勛萬里 ,笑書生骨相,有誰相許?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酒發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風云無便,未容黃鵠輕舉。
何事匹馬塵埃,東西南北,十載猶羈旅?只恐陳登容易笑,負卻故園雞黍。笛里關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佇。吾今未老,不須清淚如雨。
絕命辭
玄云泱郁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
矰若浮猋動則機兮,叢棘棧棧曷可棲兮。
發忠忘身自繞罔兮,冤頸折翼庸得往兮。
涕泣兮萑蘭,心結愲兮傷肝。
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
痛入天兮鳴謼,冤際絕兮誰語?
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
秋風為我唫,浮云為我陰。
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
游曠迥兮反亡期,雄失據兮世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