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韋少府”譯文及注釋
譯文
西自長安蒼龍門而出,向南而登白鹿原。
想要追尋商山四皓的足跡,心里依然眷戀漢皇的恩德。
遠行至南方水鄉澤國,細心探究道經的奧妙。
洗盡心中塵念欣賞句溪之月,靜心傾聽敬亭山的猿嘯。
在塵世間筑室而居,關閉門窗就沒有世間喧鬧的聲音。
多次屈你高駕前來造訪,贈送我精微奧義之言。
重意氣則交合,尚風雅則道存。
離別之后懷有相思之情,我只有醉心歌酒以解離愁。
注釋
蒼龍門:漢長安未央宮東有蒼龍闕。
白鹿原:亦稱灞上,在長安東南。
商山皓:商山四皓。
向溪:在安徽宣城東五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源出籠叢、天目諸山,東北流二百馀里,合眾流入長江。
清耳:潔其心耳。
敬亭:山名,在宣城。
多:贊美。
枉:屈尊。
微言:精微的言論。
“別韋少府”鑒賞
賞析
李白的“相思”詩隱約存在著某種界限。藝術的相思,其抒情內核呈疊加狀態,由詩人到詩人,由詩到詩,詩味兒漸濃,人生味兒漸淡,甚至可以演化成一種政治相思。古人解之:“此太白被放之后,心不忘君而作?!比绻赃@種眼光去賞詩,“美人如花隔云端”中的“美人”就少了太多綽約風姿,一副高高在上的君王面孔令人生畏。還是將之還原為藝術的相思為好,美人是大眾的美人,相思是普遍的相思。這類相思詩,用美麗的詩歌語言喚醒了潛藏人們心底的“相思”情懷,又何必追問為誰而寫呢?
李白的贈、別、寄、送詩中所出現的大量“相思”,是可以找到表達對象的,在此姑且稱為“人生的相思”。這些酬唱贈答類詩歌,世態人情滲透了詩歌,人生是詩歌的內核。詩人的相思對象不再是虛擬的,而是真實的存在,這從詩歌的標題即可看出,透過《別韋少府》,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詩人的真切人生。
創作背景
詩文作年難以確定,從詩中所寫之“句溪月”、“敬亭猿”看,當是作于宣州。時或在天寶十二、十三載(753—754)間。韋少府,名字不詳,當是宣州某屬縣之縣尉。 ?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的詩(143篇)〕猜你喜歡
別韋少府
西出蒼龍門,南登白鹿原。
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
水國遠行邁,仙經深討論。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閉門無世喧。
多君枉高駕,贈我以微言。
交乃意氣合,道因風雅存。
別離有相思,瑤瑟與金樽。
送客之江寧
春流送客不應賒,南入徐州見柳花。
朱雀橋邊看淮水,烏衣巷里問王家。
千閭萬井無多事,辟戶開門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頭城,江燕雙飛瓦棺寺。
吳士風流甚可親,相逢嘉賞日應新。
從來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卻人。(定卻 一作:味可)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寒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
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邁。
我來夏云初,素節今已屆。
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
微風動涼襟,曉氣清余睡。
緬懷京師友,文酒邈高會。
其間蘇與梅,二子可畏愛。
篇章富縱橫,聲價相磨蓋。
子美氣尤雄,萬竅號一噫。
有時肆顛狂,醉墨灑滂沛。
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
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瀨。
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后輩。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
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
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蘇豪以氣轢,舉世徒驚駭。
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
二子雙鳳凰,百鳥之嘉瑞。
云煙一翱翔,羽翮一摧鎩。
安得相從游,終日鳴噦噦。
問胡苦思之,對酒把新蟹。
病后遇過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于甫也何由羨。
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沉年苦無健。
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
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
惟生哀我未平復,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
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漩。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時得意況深眷。
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